一,问刘十九昨晚有晚自习,回家的时候已经十点过了。
刚打开门,就听见卧室孩子的声音:“爸爸!”放下东西,到天天的床前。
“今天我们讲什么呢?”“我们讲白居易的一首诗好吗?”“白居易是大诗人!”“是啊!不过今天我们讲的不是你以前听过的《草》,我们讲《问刘十九》好吗?”“好!”我靠在天天身边,开始讲:“白居易是唐代大诗人,可是后来他被小人陷害,被贬官了,贬到江州当司马。
”“江州是什么?”天天是每一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是一个地方。
”“司马呢?”“是一个小官。
”“哦。
”“江州很小,很穷,人也很少,但是人们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因此,白居易在江州也交了不少朋友,有一个叫刘十九。
”“有一天,和现在一样,是很冷的冬天,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古人就喜欢喝酒。
”天天很老练地作出了总结。
“是的,”我笑着说,“不过古代的酒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
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
”天天从医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
”我又笑了。
“但是一个人喝酒很寂寞,应该请一个朋友来喝啊,请谁呢?”“请刘十九!”天天替古人作出了选择。
“对!于是,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请他来喝酒,白居易是诗人,于是他的信也用诗来写。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刚酿出来的酒啊,上面浮着绿色小蚂蚁一样的泡沫,真好看,红泥做成的小火炉让人好温暖。
天晚了,马上要下雪了,白居易问朋友,能够来喝一杯吗?”“无是什么意思?”“‘能饮一杯无’就是‘能不能来喝一杯’的意思,无就相当于‘好不好’。
”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进行了评论:“诗人写信都用诗写,真好玩。
”“后来呢?”我愣了一下,诗里面没有写后来怎样,但是为了满足天天的好奇心,只好杜撰了:“后来啊,刘十九看到白居易的这首诗,心里十分高兴,马上就出门到了白居易的家里,两个人一起聊天,喝酒,这时候啊,天上也下雪了,两个人很高兴,然后就完了。
”二,游子吟天天上床之后,就等着爸爸来讲诗的故事。
我坐到床头,靠在他身边:“今天我们讲一首关于妈妈的诗好吗?”“好!什么诗呢?”“《游子吟》。
”“好啊!什么叫游子呢?”“游子啊,就是古代那些因为读书或者工作还有当官离开了家的人啊。
”“那么‘吟’呢?”“‘吟’是一种诗歌的名字,等天天长大了,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的。
”“这首诗是唐朝一个诗人叫孟郊的写的。
孟郊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读书很刻苦。
他长大了之后,就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考试。
”“考上了吗?”“没有,他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上。
那时候啊,他的生活很苦,但是还是坚持读书。
后来终于考上了。
”黑暗里,我听见天天轻轻舒了口气。
“后来啊,他就到一个叫溧县的地方当县尉。
”“县尉是什么?”“是古代的一个官。
”“哦。
”“当了官之后,孟郊终于挣钱了,于是就想把妈妈接来一起住。
在路上的时候啊,孟郊就想,为了把自己养大,妈妈吃了多少苦啊,现在一定要让妈妈过好日子了!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游子吟》。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要离开家的时候,妈妈在灯下给他缝衣服,线缝得很密。
”“为什么呢?”天天对针线很不熟悉。
“这样啊,孩子穿的衣服就很结实啊。
以前还有一个风俗,说给孩子的衣服缝得密一点,孩子就能早点回来。
”“哦。
”“所以孟郊的妈妈也很想他能早点回来啊。
‘意’就是心里,‘恐’就是害怕。
所以妈妈很害怕他回来得太晚了。
”“寸草心是什么?”天天的思维已经跳到了下一句。
“‘寸草’就是小草,这里孟郊的意思是,我现在对母亲好,但是我的心只能跟小草的心相比。
怎么能够报答春晖一样的母爱呢?”“那春晖是什么呢?”天天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看,春天来了,阳光灿烂,花儿也开了,树叶也绿了,这些都是阳光的功劳是吗?”“嗯,是。
”“春晖啊,就是春天的阳光。
所以小草即使报答阳光,你说能够报答得了吗?”“报答不了。
”实力悬殊的道理天天还是懂得的。
“所以啊,孟郊的意思是说,妈妈的爱太伟大了,自己永远也不能报答啊!”三,观沧海与学生学习诗词害怕长篇的相反,天天希望每天晚上讲的诗歌都很长。
这倒不见得是他好学,只是希望诗歌长一点,睡觉的时间就可以晚一点。
因此那天当我又靠在他身边的时候,天天首先提出了要求:“爸爸,今天讲一首长一点的诗好吗?”“好吧,那我们就讲曹操的《观沧海》吧!”“就是打赤壁之战的那个曹操吗?”“是啊,不过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没打赤壁之战呢。
”“沧海是什么意思?”“就是大海啊,观就是看的意思。
”“长吗?”“比较长,爸爸给你背。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完了之后,天天满意地点了点头:“嗯,还比较长,给我讲诗的故事吧。
”“好。
有一年啊,曹操跟敌人打仗……”“打赢了没有?”天天的问题总是直指结果。
“打赢了。
结束之后,曹操想休息一下,于是登上了那里的一座山,这座山叫碣石山,正好对着大海。
曹操登上高山,远望过去,好浩大美丽的大海啊!大海无边无际,波光闪闪,海上有很多岛屿,露出水面,就像是小山一样,所以叫‘山岛竦峙’。
”“哦。
”天天表示明白了。
“在岸边,在岛上,都生长着很多很多的树,所以叫‘树木丛生’,树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小草,所以就是‘百草丰茂’。
”“真美丽!”天天似乎入神了。
“这时候正是秋天,秋风吹起来了,很大的海浪从海上涌起来,好壮观啊!”“大海很大吗?”天天问,他还没见过海呢。
“当然啊!很大很大,无边无际。
站在大海上,太阳和月亮都像是从海里升起的,星星也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来的似的。
”“呵呵好夸张哦!”天天笑了:“太阳和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不是从海里升起来的……”天天准备给爸爸普及科学常识。
“是啊,因为大海太大了,所以这里曹操都有错觉了啊。
而且天天你看,曹操在海边看得久吗?”天天思索了一下:“久。
”“为什么呢?”“因为他从有太阳的时候看到有月亮的时候,从白天看到晚上了。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好像是诗词鉴赏题的原题。
看到这么美的风景,曹操高兴极了,于是他说:“我真是太幸运了啊!我要用诗来把这些写下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以啊,曹操就写了这首《观沧海》。
”“好了,讲完了,该睡觉了臭小子。
”天天把被子往上拉了一点,问我:“爸爸,你见过大海吗?”“见过。
”“以后你也带我去看大海好吗?”“好的,爸爸带天天一起去看大海。
”四,虞美人平时给天天讲的大多是诗,这天晚上,天天要睡觉的时候,居然我一时想不起哪首诗比较熟悉了,于是决定给天天讲词:“天天,今天爸爸给你讲《虞美人》好吗?”“虞美人是什么?”“《虞美人》是一首词的名字,”我又觉得不妥,改口说,“是一首词的词牌。
”天天大概还没有反应过来词牌是什么意思,于是继续问:“为什么叫虞美人呢?”“你还记得爸爸给你讲过的项羽的故事吗?项羽被包围的时候,他的虞姬很难过,为他舞剑,唱歌,后来自杀了?”“嗯,想起来了,她为什么自杀呢?”“因为不想受辱啊。
”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久,于是说:“好了,爸爸还是给你背词好吗?”“好的。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作者是李煜,以前爸爸没给你讲过。
从前啊,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南唐,李煜就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他很会写诗写词,喜欢喝酒,但是不喜欢治理国家,所以国家很穷很弱。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天天希望能给古人一锤定音。
“他是一个很好的词人,但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哦。
”天天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这时候啊,北方出现了一个国家,叫宋。
”“就是宋朝!”天天插嘴说。
“是啊。
宋朝很强大,于是就派兵攻打南唐,南唐就被打败了,李煜也被俘虏了,带到了北方。
”“这时候,李煜才后悔,自己以前怎么不好好治理国家呢?所以他写了很多词,都是怀念以前的国家的,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一首。
”“哦。
”天天似乎明白了。
“春天开花了,秋天的月亮升起来了,一年又是一年,可是李煜被关着,觉得日子过得很慢很慢。
所以他说: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呢?‘何时了’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他难过呢?因为他现在被关着,想起了很多很多以前的往事,数也数不清啊!”“春天来了,他住的小楼昨晚又感觉到东风吹了起来,于是李煜又想到了自己的国家,他十分难过,不堪回首啊!”“什么是‘不堪回首’?”“就是不愿意回头去想以前的事情,因为太难过了啊。
”“李煜想到他以前的皇宫,以前的国家,皇宫的栏杆啊,台阶啊,都和以前一样,还在那里,可是皇宫的主人却不是自己了。
‘朱颜’原来指女子,这里就是指李煜自己。
”“哦。
”天天回答。
不过我估计天天这时候对这种香草美人写法多半是似懂非懂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思是,我问问自己,能有多少忧愁呢?忧愁太多了,就像是这长长的江水,永远流动,永远也流不完啊!你说他的愁多不多?”“嗯,很多!”天天使劲点了点头,表示对李煜的观点的无限认同。
五,夏日绝句要六岁的孩子乖乖睡觉大概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天天更是如此。
这天他上床之后,还没有一点睡意。
我说:“爸爸今天讲一首天天的诗好吗?”“我的诗?”天天很惊奇。
“是啊,你不是叫夏天吗?今天我们就讲一首夏天的诗,叫《夏日绝句》。
”“哈哈哈哈!我就是说嘛,哪里是我的诗啊!”天天知道上当了,但是很开心。
“什么叫绝句呢?”天天的问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绝句是一种诗歌的形式,一般只有四句。
比如杜甫有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天天很熟悉,应该是他以前看碟子看到的。
“是啊,这就是绝句。
今天讲的《夏日绝句》是一个女诗人写的,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爸爸给你背一下好吗?”“好!”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嗯,好,给我讲讲诗的故事吧。
”没有故事的诗,天天是不感兴趣的,只是傻小子未必知道,没有故事的诗,根本是不存在的。
“有一年啊,李清照来到了乌江边上,有人对她说:这里是以前项羽自刎的地方。
李清照听了十分感动……”“项羽为什么自刎?”天天打断了我的讲述。
“你忘了爸爸给你讲过的《垓下歌》吗?我笑着说。
项羽和刘邦打仗,在垓下被包围了。
到了晚上,他的营地四周都响起了楚地的歌声。
”“四面楚歌!”天天插言说。
“是啊!项羽说:难道我们的家乡都被敌人占领了吗?于是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
于是他和一百多个骑兵冲出重围,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向他问路,老人讨厌项羽的残暴,于是故意给他指错路,结果项羽再也逃不掉了,最后手下的人都战死了,他也被围在乌江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