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第三章
⑷.DDU:(Delivered Duty Unpaid) 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卖方在指定目的地,将未卸离到达的运输工 具上的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交货。 卖方需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不办理关税等 进口时就交付的官费。 卖方还有运输义务,需承担货物运至目的地 的费用与风险。但无保险义务。 特点: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⑸.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即卖方需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即完税交货。 特点: 与EXW卖方责任最小相对,DDP是卖方责 任最大的一个价格术语。
EXW的特点: ①.卖方的责任最小; ②.需买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一个价格术语; ③.适用于任何方式的运输。 ⒉F 组: ⑴.FCA (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 指卖方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付给买方指定 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并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则履 行完其交货义务。 风险划分: 指定交货地点,清点完毕后风险转移 给买方。 卖方: 没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特点:
特点:仅限于陆地边境的各种运输方式。 卖方无保险义务。 ⑵.DES:(Delivered Ex Ship) 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 在船上清点、交付,风险即转移给买方; 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特点: 适用于经由海运、内河运输或多式联运且在 目的港船上交货时。 ⑶.DEQ:(Delivered Ex Quay) 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 卸货清点完毕后风险转移给买方; 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特点: 适用于海运、内河运输或多式联运且在目的 港码头卸货时。
⑵. FAS: ( Free along―side Ship) 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 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给买方,且办 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义务。 卖方:没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特点: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⑶.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指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 卖方:①货物越过船舷,风险转移给买方; ②办理货物的出口清关手续; ③没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买方: ①货物越过船舷后,由买方承担一切费用以 及货物灭失或损害的风险; ②由买方自行负责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 输货物的合同。 特点: ①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②是船上交货,出口人把货物运到港口后, 还要负责把货物装上船; ③如果当事人各方无意越过船舷交货,则应 选用FCA术语。
贸易制度:包括贸易法、买卖(公约本身)、贸易 术语、运输、支付等。 贸易管制:包括金融、税收、投资、海商法、民事 诉讼与商事仲裁。
⒈调整范围:
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 主要部分(是贸易制度部分) 合同法律制度占主要部分
但随着国家对贸易管制的加强,贸易管理制度规范的 比重和增长都呈上升趋势。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和统一突出 表现在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发展和统一方面。
案例分析: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A与美国某贸易公司B 签订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A为卖方,B为买 方,合同标的是某种农产品,价值200万美元。 以CIF纽约条件签订合同,由C承运公司运输。 问:(1) A公司与B公司谁与C公司签订运输 合同?为什么? (2)“CIF纽约”表述的内容是 什么? (3)本合同有没有保险义务? 如果有,投保人应当是谁? 为什么?
共分为E、F、C、D四组:(共13个) 运 E F C 输 CFR EXW FCA 义 务 FAS CIF 划 FOB CPT 分 线 CIP
无 有
D DAF DES DEQ DDU DDP
卖方的义务从左向右不断增大
从双方义务的角度来理解贸易术语的要点: ⑴.交货地点; ⑵.风险划分; ⑶.进出口清关手续; ⑷.运输义务; ⑸.保险义务。
④有运输义务,即卖方需自费签定运输合同,将货 物运至指定目的港,并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 的运费和费用。但在交货后,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 任何额外费用由买方承担。 ⑤无保险义务。 特点: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⑵.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特点:卖方必须对货物办理在运输途中的海运保险, 即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 但:CIF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 我国规定的是:平安险! 即基本险。 其他内容全部同于CFR。 也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贸易法概述
一.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概念、调整范围和体系: ㈠.概念:
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 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 的总和。包括国际公约、国际商业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 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与规定。
㈡.调整范围与体系:
⑷.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特点:①是与CIF对应的,适用于其他各种运输 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②卖方向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交货; ③货交第一承运人时风险转移; 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⑤支付运费; ⑥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 同样,是最低险别,即平安险。
公约使用排除法,列举了不适用于公约的货物买卖: ①买卖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商品; ②经由拍卖的商品; ③买卖船舶、船只、气垫船和飞机; 问题:飞机的零部件或船舶的附属设施是否适用公约? ④买卖电力; ⑤买卖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
⑥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买卖的商品。
⑷.公约不适用于提供服务和提供劳务的合同。并 且如果购货方供应制造或生产货物绝大部分重要 材料,该合同也不适用。但如何判断大多数或绝 大部分,公约没有明确规定。 问题:如果出口人的绝大部分义务是供货,但附带有 提供服务,比如负责试调安装,则合同是否适用 公约? 如果出口方主要是提供服务,是否适用公约? 判断是否适用CISG公约,可以看出口方的绝大 多数义务是什么!
⑶.CPT:(Carriage Paid To …) 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指卖方向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交货,而且还必 须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货交承运人后,风险及额外费用由买方承担。 特点: ①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②有运输义务,没有保险义务。 ③CPT是对应CFR的。 CPT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等。 (风险何时转移?) (货交第一承运人时风险转移给买方)
⑸.就买卖合同而言,公约仅适用合同的成立和买 卖双方的权利义务。 而不涉及: ①合同的效力,或任何条款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
②合同对所有权的影响。公约与“合同对所售
货物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关系,但公约 要求卖方承担权利担保的义务。 ③货物对人身造成的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
⒊凡公约未涉及的问题,可依照双方业已同意的 惯例或依据合同适用的国内法予以解决。 ⒋公约必须以明示的方式排除适用,如不想适用 公约,则需明确指出,否则公约将其缔约国自 动适用。 ㈢.关于合同的形式及有关保留制度: ⒈《公约》第11条规定:“买卖合同无须以书面 订立或书面证明,在形式方面也不受任何其他 条件的限制。买卖合同可以用包括人证在内的 任何方法证明。” 我国《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 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则:我国在核准加入该公约时,对第11条作出了 保留。
b.管得过窄。仅从营业所在地来讲,其它情况下将 会如何? 如:主要营业所在地(main business place), 通常是内国法上的规定。 处理原则:当同时存在几个营业所在地时,与合同 的履行(performance of requirement) 有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营业地。 ⑶.由此可见,公约只调整国际货物销售/买卖合同。 所谓货物,各国法律规定各不相同, 通常是指有形动产,包括尚待生产 与制造的货物。
⒈E组: EXW [ Ex(port) Works ] 工厂交货
A(卖方): ①.在工厂交付货物; ②.货物清点完毕,交付单据,风险转移; ③.不负责任何清关手续; ④.无运输义务; ⑤.无保险义务。 B(买方): ①.自备运输工具将货物运至预期的目的地; ②.承担卖方交货后的风险和费用; ③.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易法律规范都应包 括:商事规范和管理规范! 国际货物贸易法:包含商事规范和管理规范。 国际技术/服务贸易:主要是管理规范的现状。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CISG (The UN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International Sales of Goods) ㈠.订立:1980年3月,该公约草案在由62个国家代表参
C组价格术语的特点: ①也是装运合同。即卖方均是在装货的时候完成 交货义务; ②主要运费已付。即卖方需办理运输,支付运费; 因此,在其价格构成里面,包含运费。 ⒋ D组: 属到货合同,即卖方负责把货物运至约定的 地点或目的地。卖方必须承担货物运至目的地之 前的全部风险和费用。 ⑴.DAF:(Delivered At Frontier) 边境交货(指定地点) 指当卖方在边境的指定地点和交货点,在毗邻 国家海关边界前,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 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处臵,办妥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但尚未办理进口清关手续时,即完成交货。
①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如海运集装箱运输和滚装运输;也 可用于空运、铁路运输等。是一个适用最广泛的价格术语。 ②装货义务是否包括装货。2000通则作了补充:如果双方约 定的交货地点就在出口人的所在地,那么出口人必须负责 装货;如果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是在出口方所在地的其他 地点,则出口方就不负责装货。
加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正式通过,因此又称《维也纳公 约》。我国于1981年9月在公约上签字。 1988年1月1日 生效。 ㈡.公约的适用范围:分为四个部分共101条
1—12条,公约的适用范围和总则 13—24条,合同的成立 25—88条,与货物买卖相关的法律 89—101条,技术性条款及最后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