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

第十章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与当事人和解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说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第三节法院调解书的制作和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第一节法院调解概说⏹一、法院调解的概念法院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二、法院调解的特征⏹法院调解具有适用的广泛性⏹(1)从适用的法院看,各级各类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

⏹(2)从适用的程序看,除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和法院依执行程序执行的案件外,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以适用法院调解。

⏹(3)从适用的审理阶段看,开庭审理前可以进行调解,开庭审理后、判决作出之前也可以进行调解。

⏹(4)从适用的案件看,凡属于民事权益争议性质、具备调解可能的案件,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都可以进行调解。

⏹(5)根据最高法院《简易程序若干规定》,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和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等民事案件,除了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以外,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6)不适宜调解的民事案件⏹(一)必须采取罚款、追缴制裁措施的确认合同无效的案件。

⏹(二)必须给予经济制裁的有严重违法活动的经济纠纷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A.公示催告程序⏹B.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C.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引起的再审程序D.执行程序⏹【答案】AD 【详解】本题考查的为调解程序的适用范围。

对于选项A.公示催告程序,属于特别程序,不存在对方当事人,不存在调解的问题;选项D.执行程序,由于审判已经结束,法院已作出有效的裁判或调解书,在执行不存在诉讼意义上的调解,因为那是法院的一种审判行为,只有当事人的自行和解2,法院调解具有自愿性这是法院调解与法院判决的重要区别之一。

不论是调解程序的启动和进行,还是调解协议的达成,均应当本着双方当事人的自愿,法院不得强迫。

3,法院调解体现了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和法院行使审判权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法院调解中特别是在调解成功的案件中,需要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主张,才能达成协议,结束诉讼程序。

⏹可以说,没有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就没有法院调解制度。

⏹另一方面,法院调解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调解的过程也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过程。

⏹(1)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在调解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起着指挥、组织和监督的作用,要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和引导,以保证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

⏹(2)同时,经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经法院确认,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

⏹(3)调解协议一经生效,就具有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诉讼中和解的区别⏹法院调解与诉讼外调解的区别⏹性质不同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体现,是审判组织对案件进行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司法性质。

诉讼外调解的主持者是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行政机关的官员或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所进行的调解活动不具有司法性质。

2.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不同法院调解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诉讼外调解以仲裁法、行政法规、人民调解法规为依据。

同时两者在程序上要求不完全一样,诉讼外调解比较灵活,不像法院调解那样规范、严格。

3.效力不同⏹经过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并由当事人签收或者签名后,无论是制作调解书还是只记入调解笔录的,都与生效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包括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

⏹同时,当事人签收调解书,或者在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诉讼即告结束。

⏹诉讼外调解,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外,其他机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而形成的调解书没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或者一定的见证作用,当事人反悔或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调解与诉讼中和解的区别诉讼中和解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行协商,就双方争议的问题达成协议,从而终结诉讼程序的制度。

二者间的联系⏹诉讼中和解与法院调解都发生在民事诉讼过程中,都以达成协议的方式解决纠纷,并在一定的情况下,诉讼中和解可以转化为法院调解。

⏹如当事人通过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后,为保证和解协议得到顺利履行,共同请求法院以调解书的形式确认他们的和解协议,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可以将和解协议的内容制作成调解书。

二者间的区别⏹性质不同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调解活动本身就是法院对案件的一种审理活动。

诉讼中和解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自行处分。

2.参加的主体不同参加法院调解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和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而且要由审判人员主持参加诉讼中和解的主体只有双方当事人。

3.效力不同(1)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

(2)诉讼中和解却不能作为法院的结案方式,不能直接终结诉讼程序,通常都是由原告方申请撤诉或者转换为法院调解来终结诉讼程序。

同时,诉讼中和解达成的协议只能依靠当事人自愿履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四、法院调解的意义⏹有利于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彻底解决民事纠纷,增强团结,维护社会安定。

⏹可以减少诉讼程序,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

⏹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

第二节法院调解的原则和程序⏹一、法院调解的原则⏹(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进行调解工作和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以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为前提,不能强迫。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在程序上的自愿。

即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要双方当事人自愿。

⏹《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

⏹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第92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坚持不愿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2.在实体上的自愿。

即是否达成调解协议和达成什么样的调解协议必须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能强迫。

”⏹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自由处分的体现,是当事人之间民主协商的结果,必须充分反映当事人的意愿。

审判人员可以根据法律政策对当事人进行引导,向当事人提出调解的建议,但是,不能将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强加给当事人。

⏹(二)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合法原则要求:⏹第一,调解活动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第二,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不得违背国家政策、法律的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共利益。

⏹在理解合法原则时,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正确处理自愿与合法的关系。

调解必须当事人自愿,但当事人自愿的,不等于都合法。

⏹第二,对调解协议合法性的要求与判决合法性的要求程度不同。

⏹法院调解不仅仅是法院运用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同时,也是法院行使审判权和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合。

当事人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民事权利自由处分。

⏹二、法院调解的程序⏹(一)调解的开始开始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二是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

⏹(二)调解的进行⏹1.主持:法院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

⏹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由独任审判员主持。

⏹2.调解辅助人:根据案情的需要,调解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当事人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参加,被邀请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当事人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积极协助法院进行调解。

⏹这种做法有利于对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顺利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3.法院调解时,双方当事人都应出庭,原则上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调解。

⏹但必要时也可以分别对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

⏹4.当事人不能出庭而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调解的,必须有当事人的特别授权。

⏹5.对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

⏹6.离婚案件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当出具书面意见。

民诉解释⏹93、人民法院调解案件时,当事人不能出庭的,经其特别授权,可由其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可由委托代理人签名。

⏹离婚案件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当出具书面意见。

⏹7.在一般情况下,涉及精神病人的离婚案件,除了有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同对方协商外,对于是否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应当采用判决方式确认。

⏹法定代理人与对方达成协议要求发给判决书的,可以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

⏹8.地点:调解可以在法庭上进行,也可以到当事人所在地进行⏹调解开始后,审判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

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双方当事人阐明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当事人就具体的争议事项进行协商。

在协商过程中,审判人员可以提出建议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但是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建议方案。

当事人双方或者单方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

调解协议通常是在调解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应当将调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或者经特别授权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者法定诉讼代理人签名⏹(三)调解的结束⏹调解的结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一是因调解不成,未达成调解协议而结束。

⏹对于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

对于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内容又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协议,人民法院应当认可。

⏹调解协议依法成立后,对于应当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对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调解协议,由书记员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a.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b.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c.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d.赡养费给付的案件。

⏹经审查,发现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有悖于公序良俗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对于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不被人民法院认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束调解程序,恢复审判,及时作出裁判,而不能久调不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