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会议室设计规范

视频会议室设计规范

应急指挥中心设计规范
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5032-2005
1.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a)会议电视系统主要由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MCU、
视频切换矩阵、音频切换设备、视频采集、音频采集设备组成。

b)会场内应配置一台会议终端,可备用一台。

c)MCU支持会议召集和主席控制,支持WEB界面控制或软件
远程控制方式。

d)音视频切换设备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i.视频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视频的切换,不得劣化视频信号
质量。

ii.音频切换设备应能实现对多路音频的控制,不得劣化音频信号质量。

e)视频、音频采集设备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i.会场内应配备带云台的受控摄像机。

保证从各个角度摄取
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ii.会场应根据用户要求参与发言的人数确定话筒的配置数量,话筒也不宜设置过多,其数量不要超过10个较好。

iii.由多个摄像机组成的会场,应采用无缝切换设备对2组以上画面进预处理。

iv.声音系统建议使用调音台进行控制,每一路声音信号电平按规定进行调整,保证全系统有较好的声音效果。

多路麦
克采用混音器集中处理后,统一将声音信号送入调声台。

v.会场扩声扬声器的布置应使会议室得到均匀的声场,且能防止声音回授,应在调音台与功放之间加设反馈声抑制器。

vi.声音信号输入功放之前,采用均衡器和压限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

f)网络传输信道
i.会议电视传输信道应采用专用信道。

2.视频会议系统设备选型要求
a)视频会议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i.应急指挥中心内任意电脑信号可输出至会场任意显示终
端。

ii.大屏幕系统应可同时显示4组以上高清、标清视频信号。

iii.视频会议系统可连接至省公司、局机关本部及以下具备视频会议条件的单位。

并可将任一单位的视频图像显示至会
场任意显示终端。

b)设备选型规定
i.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T H.320标准。

ii.符合TZ-20——95《64~1920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的规定。

iii.符合YD/T847——1996《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等效ITU-T H.221:1993)的规定。

iv.符合UD/T846——1996《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与指示
信号》(等效ITU-T H.230:1993)的规定。

v.符合YD/T848——1996《使用2M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系统》(等效ITU-T H.242:1993)的规
定。

vi.符合2Mbit/s以上更高速率码流传送的相关规定。

3.视频质量定性评定
a)图像质量:远端图像近似VCD图像质量。

b)图像清晰度:送至本端的固定物体的图像应清晰可辨。

c)图像连续性:送至本端的运动图像连续性应良好,无严重拖尾
现象。

d)图像色调及色饱和度:本端观察至的图像与被摄实体对照,色
调及色饱和度应良好。

4.音频质量定性评定
a)回声抑制:主观评定由本地和对方传输造成的回声量值,系统
应无明显回声。

b)唇音同步:动作和声音无明显时间间隔。

c)声音质量:主观评定系统音质,应清晰可辨、自然圆润。

5.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
a)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根据参加会议的总人数确定,可按每人
均2.2平方米计算。

b)控制室:一般应设置不小于30平方米的单独房间。

如果设备
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

c)机房:必要时可设置不小于20平方米的单独房间。

如果设备
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

d)机房、控制室与会议室应尽量相邻,机房与控制室间隔分开。

e)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i.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
角之外,扬声器宜分散布置。

ii.监视器或大屏幕的布置,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

iii.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保证设备维护方便。

iv.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不应小于1500mm×700mm,主席台还应适当加宽至1500
mm×900mm
f)电源和接地
i.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会场的电源应采用不间断电
源供电,应急指挥中心应配置发电车用电源接口,以备在
发生大面积停电时,应急指挥中心的正常使用。

ii.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防止零线不平衡电流对会议电视产
生严重的干扰影响。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
地体时,不应大于4Ω,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宜大于1
Ω。

保护地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mV。

iii.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

信号地、机壳地、电源
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应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接至
接地体。

接地系统应满足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
雷接地规范》的要求。

g)会场内照明要求
i.光源应采用色温为3200lx的三基色灯。

ii.主席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800lx;一般区域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 lx。

iii.各种照度应均匀可调,保证会议室按各种功能要求调节灯光。

h)控制室、机房照明要求:
i.光源宜采用日光灯。

ii.机架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

iii.座席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

i)环境要求
i.温度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60%~80%。

ii.室内新鲜空气换气量每人每小时不应小于18立方米。

iii.室内空调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米每秒。

iv.会场内、机房、控制室的消防应采用通信设备适用的灭火器,并满足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