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水作业安全专项方法

临水作业安全专项方法

临水作业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营口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域工程涉及海上作业、近岸陆上作业、水下安装作业、船舶作业等多项临水高危险作业分项,为保证本工程在工期范围内能够安全顺利交付使用,特制定本方案。

二.安全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创优标准,允许偏差小于规范要求。

轻伤事故为0,重伤事故为0,死亡事故为3.1海域。

3.2、4.14.21年平均最高气温14.1℃年平均最低气温7.4℃年平均气温10.6℃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出现在2002年8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2.5℃(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441.6mm年最大降水量769.0mm年最小降水量273.3mm一日最大降水量145.0mm3、雾:该区年平均雾日为7.4天,轻雾平均为1.9天,能见度≤1km的大雾为5.4天。

4、风:NE 向,0.55%。

全年≥65、水文(1(2根据1990~1994年观测资料统计:常波向为SW向,频率为13.18%,次常波向为NNE向,频率为9.79%,强浪向为NNE向,该向H1/10>1.0m出现频率为1.44%,H1/10>1.5m出现频率为0.20%,全年H1/10>1.0m出现频率为4.24%,H1/10>1.5m出现频率为0.49%。

(3)海冰冰期:本海区从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海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海冰出现,年平均实际结冰日数为99天,其中1月~2月份为盛冰期。

盛冰期间沿岸固定范围在1300m左右,固定冰厚度平均约为56cm,最大100cm,最大堆集高度7.2m,最大宽度1870m。

根据1980~1990年资料统计:浮冰的冰厚一般在5~30cm之间,大于30cm的出现日数很少,浮冰量≥8级平均每年出现27天,最多出现56.5天,密集度≥8级平均每年出现70.6天,最多出现95天。

当浮冰量≥8级,密集度≥8级,且有灰白冰和白冰出现时,在无破冰船的情况下,船舶通航受阻。

上述情况年平均出现19天。

4.3 工程地质6.16.1.16.1.26.1.36.1.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作业人员接受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

6.2劳动保护6.2.1从业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和用具。

6.2.2在施工现场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牌、围挡等。

6.2.3每季度对水下作业和船上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6.3消防措施6.3.1保障施工现场的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6.3.2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配备完好有效地消防器材。

6.3.3施工现场建立义务消防队,营口珍珠湾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域工程全体作业人员为义务消防队员。

6.3.4在禁火区需明火作业时,必须提前审批。

施工船舶的消防严格执行《船舶消防管理和检6.46.5滑动、裂6.6施工用电6.6.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相关规定。

6.6.2施工岸电通往水上的线路,应用绝缘物架设,导线长度应留有余量,不得挤压或拉拽电缆线。

6.6.3水上和潮湿地带的电缆线,必须绝缘良好并具有防水功能。

电缆线的接头,必须进行防水处理。

6.6.4水上施工使用岸电时,其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应符合三相五线制的规定,并应设置专用配电箱。

6.6.5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6.6.66.6.76.6.8源。

6.76.7.26.7.3有效。

6.7.4具。

6.7.5施工现场的坑、洞、沟、漏斗及升降口等处,应设置有效防护设施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7.6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标志、警示牌等,不准擅自拆除或移动。

确需拆移的,应经过施工负责人同意。

6.7.7陆上作业时,遇有能见度不良无法看清场地、雷雨或风力大于等于6级的天气,应停止作业。

当风力大于等于8级时,应对设备采取防风加固措施。

6.7.8水上作业遇有超过船舶作业性能的工况条件或无法看清场地的能见度不良天气,应停止作业。

水上作业的工况条件虽未超过施工船舶的作业性能,但难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亦应停止作业。

6.7.9进入下列水上场所,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1)在无护栏或1.0m以下低舷墙的船甲板上;(2(3(4(5(6(76.7.10(1(2(3(4(5(6)被吊物捆绑处的棱角无衬垫,边缘锋利的物件无防护措施;(7)被吊物埋在地下或位于水下情况不明;(8)夜间工作场地无照明设施或能见度不良,无法看清场地和被吊物;(9)越钩或斜拉;(10)陆上风力大于等于6级、水上工况条件超过船舶作业性能。

6.8 测量作业测量作业前,应了解作业区域内的地势环境、施工水域的水文和气象等条件,分析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外海的施工测量平台应稳固可靠,作业时应派交通船守护。

使用磁力仪、浅层剖面仪、声纳等水下测量设备作业,应按规定在测量船的明显处设置号灯或号型。

收放尾灯电缆时,应停车并关闭电源。

6.9 电焊、气焊施工6.9.1焊接作业除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外,尚应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采取防止触电、高处6.9.26.9.3行吊运。

6.9.46.9.56.9.66.9.76.9.8电焊机应安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

露天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防雨、防潮的装置。

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

6.9.9电焊机外壳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接地线不得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他金属物体搭接形成焊接回路。

6.9.10陆地使用交流电焊机除应在开关箱内装设一次侧漏电保护器以外,二次侧亦应安装防触电保护器。

6.9.11承压状态下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或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进行焊接和切割。

使用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槽桶、管道、舱室等,动火前必须进行清洗,并经测爆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或切割,必要时应采取惰性气体置换措施。

容器内部喷涂的油漆、塑料等应预先予以清除。

6.9.12吊运氧气瓶或乙炔瓶必须使用装具。

严禁使用钢绳、铁链直接捆绑或使用电磁吸盘等进行吊运。

触电保护器。

6.9.20承压状态下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或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进行焊接和切割。

使用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槽桶、管道、舱室等,动火前必须进行清洗,并经测爆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或切割,必要时应采取惰性气体置换措施。

容器内部喷涂的油漆、塑料等应预先予以清除。

6.9.21容器内焊接作业必须设置通风、绝缘、照明装置,并设专人监护。

金属容器内照明设备的电压不得超过12v。

6.9.22气瓶、阀门、焊炬、胶管等,均不得沾污油脂,不得使用油污手套操作。

6.9.23压力表、安全阀、橡胶软管和回火保护器等,均应定期进行校验或试验,标识应清晰。

6.9.24在高处从事电焊、气割作业时,作业区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有专人巡视。

6.9.25潮湿地带焊接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体上。

雨天必须停止露天电焊作业。

6.10.8两台起重设备起吊同一重物时,必须制定专项起吊方案。

起吊前必须根据重物位置等合理布置吊点。

吊运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两台起重设备的动作必须协调。

各起重设备的实际起重量,严禁超过其额定起重能力的80%,且钩绳必须处于垂直状态。

6.10.9陆用起重机在驳船上作业时,起重机、吊臂及吊钩必须设置封固装置。

6.10.10水下吊装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构件入水后,应服从潜水人员的指挥。

指挥信号不明,不得移船或动钩。

(2)构件的升降、回转速度应缓慢,不得砸、碰水下构件或船舶锚缆。

(3)水下构件吊装完毕,应待潜水员解开吊具、避至安全水域、发出指令后方可起升吊钩或移船。

(4)起重吊装作业时,起重机吊臂、吊具、辅具、钢丝绳和重物等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5)陆用或船用机械设备所使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符合设备规格书或说明书的规定。

(6.倍,且不应小于6.11定。

(JGJ1306.11.4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6.11.5高处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均应预先撤除或进行固定。

所存物料应堆放平稳,作业工具应装入随身工具袋,拆卸的物料不得向下抛掷。

6.11.6高处作业不宜进行上下交叉作业。

必须进行上下交叉作业时,应搭设安全防护棚或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6.11.7高处作业应设置爬梯,作业人员不得沿立杆或栏杆攀登。

6.11.8雨雪天气应采取防滑措施,风力大于等于6级或雷雨天气时,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6.11.9人行塔梯应根据施工需要和工况条件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塔梯在高度方向应每隔4~6m设一平台,踏步高度不宜大于30cm,踏步梯应设置防滑设施和安全防护。

(2)人行塔梯顶部和各阶平台应满铺防滑面板,四周应设置安全防护。

(3)人行塔梯安放时,地基应稳固,四脚应垫平,并应用脚底螺栓等进行封固。

塔梯安放在驳(4)(1)(2)(3)带》((1)体上。

(2)安全带的安全绳不得打结使用,亦不得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

(3)安全带的各部件不得随意更换或拆掉。

需要换新安全绳时,其规格及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规定,并应加设绳套。

(4)安全带应经常检查,发现下列情况应作报废处理:①织带磨损、灼伤、酸碱腐蚀;②织带出现明显变硬、发脆的老化现象;③金属部件磨损出现明显缺陷以及受到冲击后发生明显变形。

安全网、安全带应由专人检查、发放和保管,并应存放在干燥、避风、避光、无化学品污染和尖锐物的仓库或专用场所。

6.12 水上抛石施工6.12.1载。

或人员。

6.12.9开体或开底驳抛石应控制船位和抛石速度。

在软土地基上抛石时,施工顺序、抛填速率和间隔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

6.13土工布铺设施工6.13.1土工布铺设中的吊机、船机、电器等设备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发生事故。

6.13.2土工布存放及施工现场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6.13.3潜水作业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6.13.4土工布铺设时要有专人指挥,船上和水下要协调配合。

6.13.5袋装碎石抛填应有潜水员指挥,按潜水员指定位置进行抛填。

6.13.6水上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穿软底鞋或防滑鞋,严禁穿拖鞋,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船期间饮酒。

严禁游泳,严禁自行捞取漂流物或失物,严禁抛掷工具。

严禁从事本职工作以外的作业。

6.14()的有关规定。

6.14.4潜水员使用下水电气设备、装备、装具和水下设施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16636)和《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操作规程》(GB17869)的有关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