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012北京卷)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 (2)简述途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3)比较图10(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8分)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为例分析)
思路归纳整理:
天气气候因素: 地形因素:
自然原因
水文因素:
人为 原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
主要表现 水系因素: 围湖造田
5、洪涝灾害的防御 上游——修建水库 ①工程措施: 中游——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大堤; 建立分洪区(蓄洪、泄洪区); 河流 的裁弯取直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②生物措施:上中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 ③技术措施: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气象的监测和 预报,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④非工程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调整农业结构,有计划退耕还林、还湖; 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拟定应急撤离 计划与方案;实行防洪保险等。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 一、洪涝
1、概念: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 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 一、洪涝
1、概念: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 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2、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思考1:读图说出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课堂反馈】 1、读“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处时, A ) 分别是( A 、 4、5月,6月,7、8月 B 、5、6月,7月,8、9月 C、3、4月,5、6月,7、8月 D、 10月,8、9月,7、8月 (2)2007年7月我国淮河流域连续普降大到暴雨, 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其主要原因是( ) D A 南方来的气流水汽含量少,而北方来的气流水 汽含量多 B 冬季风较弱,雨带提前北上,并在淮河流域停 留时间长 C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频繁,多台风雨 D 锋面雨带在淮河流域滞留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二、干旱 1、概念: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2、我国干旱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3、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思路归纳: 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造成的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我国不同地区水土资源匹配不平衡 人为原因
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 一、洪涝
1、概念: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或因长期降雨,积 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 灾害。 2、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思考2: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与我国降水量的 空间分布有何联系?
知识链接: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我国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 知识链接:①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配特征是什么?
5、干旱的防御 归纳整理:
பைடு நூலகம்
①工程措施: 兴修水利工程
②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 ③非工程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耕作制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等。
▲课堂小结: 1、洪涝与干旱是我国影响范围广、发生频次高,损 失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洪涝与干旱的时空分布 特点及成因与我国的季风气候中的降水量的时空 变化密切相关。分析时需从西太平洋副高与锋面 雨带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思考、联系与突破。 2、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注意从整体的、综合的角 度去思考。基本思路为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 方面分析。 3、气象灾害的防御一般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及技术措施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尽量 做到全面细致的分析。
夏秋多,冬春少
②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一般移动规律: 4—5月雨带集中在 华南沿海地区 6月中旬—7月初雨带集中在 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地区) 出现阴雨绵绵的梅雨 7—8月雨带集中在 华北、东北地区
9月雨带迅速南撤
结论:我国洪涝灾害的时间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从南到北多发生在春、夏、秋季,以夏季最多。 4、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2、下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 图”回答(双选) (1)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CD) A 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B 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长 C 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 D 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2)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 AC 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 雨带位于d时, 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 雨带位于f时, 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D 雨带位于g时, 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干旱 (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
4、我国干旱的区域分布差异
①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地区发生干旱主要集 读图思考4: 中在什么季节?
②请分析上述地区发生干旱灾害的原因。
归纳整理: ①华北、东北地区——以春旱为主 自然原因: 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气温回升,蒸发加强;多大风天气 人为原因 : 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②长江流域地区——以伏旱为主 自然原因: 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 少,蒸发强,出现高温干燥的伏旱天气 人为原因 :农业用水增加(正值水稻生长需水量大的季节) 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水电高峰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一 )
淳安县威坪中学
方德祥
• 【考纲要求】 以某种气象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 危害并提出适应的措施。
【考情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其防 御往往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结合社会、生活与 环境中出现的灾害热点现象,利用天气系统和气 候因子分析气象气候灾害的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 往往成为高考试题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复习时要 结合大气环流和各种气候特点,了解气象气候灾 害产生的机制、发生的时间、影响和分布的主要 区域、产生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