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1.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映又会增强。
这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兴奋D.抑制2.幼儿期言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A.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独白言语D.连贯言语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主要表现在()A.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B.持续的自发的使用一些词C.儿童理解的言语大量增加D.说出词和理解词4.根据华生的观点,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情绪是( )A.怕B.怒C.悲D.爱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1岁—2岁—3岁—6岁6.5岁左右的儿童已能够借助一些小木棍进行简单的算术了,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摆脱小木棍进行口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凌乱到成体系C.从被动到主动D.从具体到抽象7.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岁~4岁岁~5岁岁~6岁岁~8岁8、情绪紧张和长期不愉快的儿童,其健康水平也会下降,甚至生理发育延滞,这说明()。
A.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B.遗传因素对生理成熟的影响C.环境和教育对生理成熟的影响D.儿童心理发展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9.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A.是被动的过程B.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C.过程非常缓慢D.成熟较晚1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C.华生D.施太伦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12.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13.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14.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叙述的正确的有A.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B.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C.遗传物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D.对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15.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有A.哭B.笑C.恐惧D.依恋16.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A.纵向研究B.分析研究C.差异研究D.横断研究17.幼儿的观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A.目的性B.持续性C..概括性D.观察方法的完善18、从心理物理学角度看,颜色视觉与颜色的哪几种特性有关A.明度B.色调C.饱和度D.对比度19.下面哪些是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A.觉醒状态B.习惯化C.心率变化D.瞳孔扩大E.吸吮抑制20、幼儿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A.想象的内容很逼真B.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象的主题不稳定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E.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1.儿童最初的想象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A.简单的相似联想B.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C.没有情节的组合D.想象出现了有意性E.想象出现了逻辑性22.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C.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二:简答:1.结合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答: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儿童最初掌握词时,往往对词的意义理解不确切,其有两个特点:(1)笼统。
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常常是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
(2)非常具体。
幼小儿童对词的理解把词的含义理解的过宽或过窄。
3-5岁儿童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
这是由于前两个原因所导致的。
但是幼儿对具体名词的理解基本上难以达到确切的概念水平。
针对儿童这种特点,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教孩子掌握词汇,这是最重要而幼小的途径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1)、从出生到1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1岁到3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3岁以后,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4.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第一:帮助幼儿明确的目的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即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并且用意志努力去保持注意,第二,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三:案例分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
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
她边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讲解故事情节,边演示活动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假如你旁听了这节课,请用感知觉规律对这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2010年《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3.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4.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_/J、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5.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内进展最快。
A-31天天~分钟7.()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
"6岁~5岁"4岁"3岁岁至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单词句B.电报句C.简单句D.复合句9.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的。
A.完全未分化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D.基本分化10.在想像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例如,大班幼儿苏立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
这是一种()。
A.经验性想像B.情景性想像C.愿望性想像D.拟人化想像11.儿童语言最初是()。
A.对话式的B.独自式的C.连贯式的D.创造性的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13.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14.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A.胆汁质的儿童B.多血质的儿童C.粘液质的儿童D.抑郁质的儿童15.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
A.反射的建立B.无条件反射的消退C.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D.儿童能够抬头16.()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知D.移情17.着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18.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19.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B.回忆C.客体永久性D.习惯化20.“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C.“超常”的表现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1.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
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3.幼儿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_____和_____联系起来。
4.注意的分散与注意的转移是不同的概念,_____是被动的,是由那些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引起的。
5.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两种。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_____和_____。
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8.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
9.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2.延迟模仿3.客体永久性4.意志5.性别角色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简述儿童意志行动发展与动作发展的关系。
4.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请论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试述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的不同观点、内容及代表人物,并发表白己的意见。
六、案例分析(共14分)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
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
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常儿童。
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
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
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2)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的影响作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定向性注意在新生儿期出现,婴儿期较明显,这是本能的无条件反射。
.幼儿的这种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是无意注意。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进展很快,在20分钟内最快。
.学前晚期(5~6岁)的个体初具雏形。
.单词句是1~l岁半婴儿使用的主要句型。
.他发现儿童在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完全未分化。
.这是表达了小孩的愿望。
.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