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税收执法资格考试题库588题[含参考答
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抵扣范围不同,增值税通常可分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三种。
我国自2009年起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2.税法的特征包括税法的经济性.税法的政策性.税法的技术性。
3.我国税收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萌芽期,第二阶段是发展期,第三阶段是嬗变期,第四阶段是过渡期,第五阶段是成熟期。
4.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5.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主体特定性.内容无偿性.权利义务法定性
6.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
7.资源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规定矿产品或者生产盐(以下简称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8.税率有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固定)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9.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10.我国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大类
11.税收征收管理的主体是各级税务机关。
12.烟叶税是取代原烟叶特产农业税。
13.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废止《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内外资企业
统一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14.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
15.我省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16.征税对象(征税客体)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
17.避税一旦出现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国内避税就变成了(国际避税)。
18.税务行政处罚最主要的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9.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20.(税务行政处罚主体)对相对人违反税收征管秩序行为所实施的处罚,我们称之为税务行政处罚。
21.税收主体税种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古老的简单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二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三是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四是以所得税和间接税并重的税收制度。
22.税收征纳形式体现为力役实物货币等。
23.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3,5)年。
24.国际避税是跨国纳税人用合法的手段,在(税收法规)的许可范围内,通过(个人或法人)或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团体或资金跨越税境的流动或非流动,达到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的目的。
25.法治与税收有着天然.本质和密切的联系。
26.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27.税收生态效率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
有学者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