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一个面是一个简单的面(无岛) •一个面的连通性(面内任两点从 一点可在面的内部走向另一点)
• 拓扑变换 第二章•(空间橡数皮据变的表换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4、拓扑元素
Ø点:孤立点、线的端点、面的首尾点、链的连接点
Ø线:两结点之间的有序弧段,包括链、弧段和线段 Ø面:若干弧段组成的多边形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2.1 空间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是数据组织的形式。是适合于计算机 存储、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逻辑结构。
• 空间数据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 关系的抽象描述。
• 地理数据库中采用空间数据结构来数字化表达地 理空间信息。
• 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 和管理
2020/12/10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内容概览
• 第一节 空间数据的表达
• 第二节 空间数据模型
• 第三节 空间数据管理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内容概览
• 第一节 空间数据的表达
–2.1.1 空间数据基本特征 –2.1.2 地理实体描述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立体状实体用于描述三维空间 中的现象与物体,它具有长度、 宽度及高度等属性。 •立体状实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 空间特征: •1)体积,如工程开控和填充的 土方量。 •2)每个二维平面的面积。 •3)周长 •4)厚度 •5)高度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抽象成地理实体的空间现象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2.1.2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 •2、线状实体
•1)实体长度: •从起点到终点的总长 •2)弯曲度: •用于表示像道路拐弯时弯曲的程 度。 •3)方向性: •如:水流方向,上游—下游, • 公路,单、双向之分。 •线状实体包括:线段,边界、链、 弧段、网络等。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拓扑邻接:N1/N2 ,N1/N3 ,N1/N4 ;P1/P3 ;P2/P3
•拓扑关联:N1/е1、е3 、е6 ;P1/е1、е5 、е6
•拓扑包含:P3与P4
•е
1
•P 1•е
•N2 5
•P
2
•е
2
•N1
•P
•е
•е 3 •N5 3
•N6 4
•е
•е
•P 7
4
4
•N3
•1)实体点:用来代表一个实体。
•2)注记点:用于定位注记。 •3)内点:用于负载多边 形的属性,存在于多边形 内。 •4)角点、节点Vertex: •表示线段和弧段上的连接点。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线实体
•有长度,但无宽度和高度 •用来描述线状实体,通常在网络分析中使用较多 •度量实体距离
•城市道路网分布
Ø 2)有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利用拓扑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实 际问题。如某县的邻接县,--面面相邻问题。又如供水管网 系统中某段水管破裂找关闭它的阀门,就需要查询该线(管 道)与哪些点(阀门)关联。
Ø 3)根据拓扑关系可重建地理实体。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本节问题
• 1、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 2、地理实体(空间实体)的分类?试举例
Ø 是明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GIS中,用来描述并确定 空间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及属性,并可实现相关的查询和检索。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 空间关系
–2、对拓扑关系的理解 Ø指图形保持连续状态 下变形,但图形关系 不变的性质。 Ø将橡皮任意拉伸,压 缩,但不能扭转或折 叠。
• 拓扑变换 •(橡皮变换)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3、拓扑属性和非拓扑属性
•拓扑属性
•非拓扑属性
•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个弧段是一个简单的弧段 (自身不相交)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内部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外部
•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 •弧段的长度 •一个区域的周长 •一个区域的面积
•位置、形状、 尺寸 、
•识别码(名称) 实体的角色、功 能、行为、实体 的衍生信息
•时间
•测量方法、编 码方法、空间参 考系等
•空间特征:地 理位置和空间关 系
•属性特征—名 称、等级、类别 等
•时间特征
•3、数据类型
•几何数据(空间 数据、图形数据)
•关系数据—实体 间的邻接、关联 包含等相互关系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面实体
•具有长和宽的目标 •通常用来表示自然或人工的封闭多边形 •一般分为连续面和不连续面
•中国土地利用分布图(不连续面)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2.1.2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 •3、面状实体
•面状实体有如下特征: •1)面积范围 2)周长 •3)独立性或与其它地物相邻 •如中国及其周边国家 •4)内岛屿或锯齿状外形: •如岛屿的海岸线封闭所围成的区域。 •5)重叠性与非重叠性: • 如学校的分区,菜市场的服务范围等都有 可能出现交叉重叠现象,而一个城市的各 个城区一般说来不会出现重叠。
•学校
•菜场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在研究两个以上的空间实体时,空间关系是其 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空间关系是地理实体之间由实体的几何特性 (位置、形状)所决定的关系。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实际是研究实体间的拓 扑关系。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1、拓扑关系的定义
Ø Topology一词来自希腊文,它的原意是“形状的研究”。拓扑学是 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 —拓扑属性。
Ø 地理实体不仅具有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空间特征,而且不同实 体间还存在邻接、关联、包含等空间相互关系特征,由于描述这种 关系时不需要考虑空间坐标和距离因素,所以又称为拓扑关系。
维度 空间 实体
地理现象
0 点 城镇、居民地、交通枢纽、车站、码头、工 厂、学校、医院、商场、写字楼、机关、火 山口、山峰、景点、基地等
1 线 河流、海岸、铁路、公路、地下管网、行政 边界等
2 面 土壤、耕地、森林、草原、沙漠、行政区域、 绿地、操场等
3 体 云、水体、矿体、高层建筑等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2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
–5、实体类型组合 Ø(2)面——面组合
– 1、包含:岛,某省的湖泊分 布。
– 2、 相交:重叠,学校服务 范围与菜场服务范围重叠区。
– 3、 相邻:计算相邻边界性 质和长度,公共连接边界。
– 4、分离:计算距离。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拓扑元素
•点:
•弧: •面:
•起点
•弧段 3
•弧段
•中间点
•终点
•弧段 2
•弧段 1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5、拓扑关系分类
Ø拓扑邻接: 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Ø拓扑关联: 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Ø拓扑包含: 同类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点—点
•点—线
•点—面
•住宅
•海岸线
•肺癌病例
•学校
•码头
•区域
•分布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空间关系的应用
•线—点
•线—线
•线—面
•镇 •乘车线路 •这条线路过镇上吗?
•河流 •小路
•小路穿过河流吗?
•河流在区域内吗?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4、数据结构
•矢量、栅格、 TIN(专用于地 表或特殊造型) • •
•属性数据—各种 属性特征和时间
•RDBMS属性表---采用MIS较成 熟
•元数据
•空间元数 据
•
•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2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
–在地理空间世界中,空间对象一般按地形维数 进行归类划分,地理现象被抽象为点、线、面、 体。抽象后的地理现象称为地理实体(空间实 体)。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点—点
•邻接
•点—线
•点—面
•线—线
•线—面
•面—面
•相交
•相离 •包含 •重合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3 地理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6、研究拓扑关系的意义 对于数据处理和GIS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Ø 1)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比几 何关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
2.2.1 空间数据结构
•X
•i
•xn yn
•xi yi
•x1 y1
•x2 y2
•Y
•栅格数据结构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 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 地将点、线、面地理实体表现得 精确无误
第二章空间数据的表达和管理
2.2.2 栅格数据模型
2.1 空间数据的表达
• 2.1.2 地理实体(空间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