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第五章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第五章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
1. 简述产业民主与员工参与的概念、意义(重点)基本形式(形态)
概念:在一个企业或产业中,劳资双方代表通过某一程序和机制,共同协调处理企业内劳动关系的一种制度;
意义:促进劳动关系稳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基本形式:获得信息,劳资协商,共决权,自我管理。

2. 企业有哪些经营指标
生产经营指标,资产管理指标,负债指标,盈利指标。

3. 如何编写公开的信息(什么信息需要公开)(重点)和选择公开的载体
通过文件或表格的形式,确定本单位需要向职工公开的信息范围与公开的内容,即确定什么可以公开和公开什么;就编辑某项公开的信息,予以公示。

(主要围绕重大决策,日常经营管理、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领导干部廉政建设。

)载体:职代会,会议通报,厂务公开栏,公司闭路电视和内部信息网络。

4. 什么是劳资沟通,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掌握),有哪些类型(选择)
劳资沟通指组织的管理者与员工所进行的各种信息交流活动。

因素:沟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沟通者态度,沟通者对人个利益的追求,沟通者之间的信任程序,沟通时间地点的选择,组织内部机构设置,组织内部沟通氛围。

类型:(按渠道)正式与非正式、(按形式)单向与双向、(按方式)语言与非语言,(按级别)下行,上行,平行。

5. 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设计(要点)
问卷设计步骤:探索性工作,设计问题初稿,试用和修改,问题设计具体方法,答案的设计与要求
访谈提纲设计:结构式访谈(标准化访问),无结构式访谈(非标准化访问)。

【按交流方式:直接访问(面对面)和间接访问(电话访谈);按人数: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


6. 合理化建议的征集与处理有哪些方法(要点)
设立建议箱
课题招标揭榜
领导征询法
专题大奖赛
专题献策会和专题答辩。

7. 劳资协商的概念和目标(要点)
概念:为区别于集体协商而提出的,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外,由用人单位的工会、职工代表或劳动者个人为一方,与用人单位的雇主代表,就涉及劳动者集体或个人的合法的或法律未加以规定的权益事项和程序规范,以及工会组织自身的权利义务进行商谈的行为。

目标:依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和事项,采取“先民主、后集中”与定期、不定期的协商方式,使用人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战略、规章制度、劳动标准的制定与修改能够建立在劳资协商和职工参与的基础之上,使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修订、解除和终止能够反映个人的意愿和要求,使劳资协商的机制能够建立和渗透到用人单位任何层次和领域的决策过程中去。

8. 中国对劳资协商作了那些哪些法律政策规定?????
1)劳动标准条件规范部分。

主要有以下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与休假、保险待遇与福利、职业培训、劳动安全与卫生等、
2)一般性规定。

规定劳动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

包括职工录用规则,劳动合同的变更、续
订规则,辞职、辞退规则等。

3)其他规定。

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的补充条款。

9. 简述中国工会的基本制度???【我国工会具体有哪些权利(重点)】
①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②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的权利。

③帮助、知道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

④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因签订合同争议提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⑤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⑥交涉和协商的权利。

⑦监督和调查的权利。

⑧参与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

10. 如何收集整理劳资协商议题意见及相关资料(重点)
1)收集整理有关劳资协商议题的意见和建议(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会以及文献
资料分析、社会实践等方法)
1)收集劳资协商议题涉及的相关资料(包括用人单位的外部信息资料和内部信息资料)
2)收集相关资料的主要方法
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向有关部门及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咨询;对有关当事人进行访谈;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等。

(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时,劳动关系协调员影应特别注意:)(重点)
第一,在收集的职工意见和建议应围绕着工行的劳动关系议题,在议题内容上,应发挥劳资协商对集体合同和个人劳动合同的拾遗补缺作用,注重完善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第二,应特别注意职工权益因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各种不满情绪,及时将此类问题纳入劳资协商,避免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发生,防患于未然。

第三,对职工意见和建议中反映出的某些问题做进一步实地调查
11. 如何安排召开劳资协商会议(组织劳资协商会议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协商会议事前信息的收集及组织筹办人员的选择
2)明确协商会议的目的与必要性
3)与会者的选择,具体操作上有两个原则,一是劳资双方的代表,二是能够因参加会议而得到好处的人。

4)会议日程的安排要秉承全面、具体、轻松、紧凑的要求。

5)协商会议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及早动手,二是全面考虑,三是订出落实的会议时间表。

12. 为什么说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管理和员工参与的基本形式?(重点!)
1)职工代表大会具有广泛的代表和充分的民主性
2)职工代表大会是有法定权利的组织。

(法律依据:宪法、基本法、行政法规)
3)职工代表大会有完整的组织体系
13. 职工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核心问题,职代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如何更好地行使好职权,对协调劳动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1)听取和讨论本公司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除外)的报
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事先提出
意见和建议。

3)审议决定本公司提出的公益金使用方案。

4)评议、监督本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向有关方面提出奖惩的建议。

5)依法选举和更换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

6)其他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决定的事项。

14. 简述收集职代会议题的程序、途径和方法
程序:征求职工代表和职工群众意见,了解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与领导进行协商,提请党委讨论形成议题的初步意见;进行讨论,征求意见;提出大会议题建议,并由预备会议通过。

途径方法:通过网络向职工群众收集议题;向职工代表征集议题;通过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收集议题。

15. 职工代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基本条件:按照法律规定享受政治权利的企业职工,均可当选为职工代表。

2)只要职工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固定的劳动关系,就拥有了当选为职工代表的资格。

3)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两年或几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

16. 简述职工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和主要程序(了解)
1)会前准备。

(提前正式通知职工代表与会。


2)会议开始。

(核实人数,开幕词)
3)行政负责人做工作报告。

4)由行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做专题议案的报告。

5)工会主席及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小组负责人作报告。

6)职工代表分团、组讨论。

7)归纳依意见。

8)大会发言。

9)选举。

17. 如何安排召开职代会(了解)
1)会议筹备
2)发布会议通知
3)印发会议材
4)会场管理
5)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形成与修改(表决方法:鼓掌、举手、投票)
18. 简述监督职代会决议落实的方法与途径(掌握)
1)发布落实决议通知
2)通过职工代表落实职代会决议
3)对决议目标进行分解,以行政会议的方式进行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