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医疗及医疗物联网概述

智慧医疗及医疗物联网概述


人员定位及监控
在医院,人员定位包括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定位和追踪, 将腕式RFID标签佩戴于医护 人员和病人手腕上,就可以对 他们的位置进行持续的定位和追踪,同时也可以和门禁的 控制功能相结合,确保只有经过许可的人员才可以进入医 院的某些关键区域。在国内,除了少数信息化水平较高的 医院试点应用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人员定位系统外,其他中 小医院尚未应用,随着新型医疗模式的出现,与物联网技 术相关的无线定位系统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将具备更加广泛 的应用前景
2)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传输至医院数据中心,医务人员利用数据提 供远程医 疗服务,能够提高服务效率,缓解医院排队问题,并减少交通成本。 3)数据集中存放管理,实现数据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从而能够对大量医疗数 据进行 分析和挖掘,有助于解决关键病历和疑难杂症。
4)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对亚健康人群、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快速、稳 定的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降低发病风险,间接减少对稀缺医疗资源
医疗物联网平台——智能婴儿管理系统
智能婴儿管理系统,实时定位管理防止婴儿被盗、错抱。 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对婴儿进行 实时定位,当婴儿处于未授权区域或配带的智能腕带遭人破 坏时,控制中心将会发出报警信息,有效防止婴儿被盗。
疗供由云医知服智 的,云强疗识务慧
智 慧
循这端大物发模医 环三服的联现式疗 。个务大网和,是
医疗互联网
Medical Internet of things
简介
医疗物联网分成三方面: 1、“物”就是对象,就是医生、病人、机械等。 2、“网”就是流程,医疗物联网 的 概念,并不是说看得见
的物理的网络就有物理的网络不行,这个网络必须是基于 标准的流程。物联网的概念必须提升到一个流程。 3、“联”就是信息交互,物联网标准的定义对象是可感知 的,可互动的,可控制的。
远程动态血压监护系统,让你随时随地监护你的血压状况。 展台负责人介绍,该系统由动态血压监测仪、E+医终端、 医生工作站、控制中心四部分组成,是依托无线远程健康 监护平台的信息采集与传输,对患者在某一时间的血压进 行自动采集与发送保存,如果患者血压值超过预先设定值 时,系统将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短信等报警提示,这对高 血压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典型的应用场景[2]。假设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中,一名孕 妇需要 进行12次产检,那么在整个怀孕过程中,该孕妇至少需要从家到医院往 返12次。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接触 仪器来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快生产的 时候去医院产检,其他时候都可以在家中自主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由 医生做出检查报告。
远程无线健康监护平台——远程动态血压监护系统
远程无线健康体检管理系统,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工作人 员介绍,利用该系统可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对影响个人 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和干预,并定期进行干预效果 评价与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影响个人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 该系统适用于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医院、会所等单位,为 企业员工、客户、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管理。目前,该 系统已在部分医院进行试点应用,未来将逐步向大范围推广 应用。
从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到,智慧医疗模式具有节省看病时间,节省医疗 资源的优 点,一般而言,智慧医疗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一 些优点:
1)利用多种传感器设备和适合家庭使用的医疗仪器,自动的或自助的采集各 类人体生 命体征数据,在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同时,能够更频繁的获取更丰富 的数据。
医 疗
阶与数完远主一
段轻据成程要种
周便处,服分以
而的理知务为患
复智能识。三者
始能力发其个数
,医进现中阶据
形疗行主,段为
成终,要数:中
了端远依据数心
智共程靠获据的
慧同服医取获医
医提务疗由取疗

智慧医疗的形成
智慧医疗是物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医疗形态,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物联 网的发展,物联 网的基本思想出现于20实际90年代末,其概念最初来 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提出的 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即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 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物联网广 泛用于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环境监测,远程医疗等领域。 智慧医疗就是物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产物。1994年,世界电信发展 会议就提出利用信息通信服务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2005年, 世界卫生大会认为数字医疗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并强调成 员国积极进行数字医疗的规划。2007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发展中 国家执行数字医疗的指南和原则。2008年,IBM进一步提出了“智慧 地球”的概念,随后设想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实现医疗信 息的互联共享,同时认为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整合医疗平台、电子健康档 案系统。
医疗物联网的核心理念
智慧医疗的核心内容包括: (1)医疗对象的智能感知; (2)医疗流程的标准化处置; (3)通过互联互通技术,实现医疗对象和医疗流程的融合,
从而实现医疗对象、医疗流程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达 到提高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目标。
身份确认
病人身份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身份进 行核对,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 于正确的病人的过程。病人 身份的准确辨认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RFID标签具 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支持 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 长期跟踪管理,写着特点促进RFID技术在解决医院就诊过 程中患者身份识别的问题上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医院采用 RFID医疗卡,病人就诊时,将信息印刷在医疗卡上,病人 随身携带,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院只需用二维条码扫 描器扫描医疗卡上的标签信息,病人所有的病历和入院登 记等信息在不到1s的时间内就能进入计算机中,节省了许 多时间。
医疗物联网平台 开启医疗新智慧
2011年11月16-21日为期六天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 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 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本届高交会的热点。国内领先的医疗 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们携带产品盛装亮相,吸引大量的国 内外嘉宾驻足参观、咨询。
远程动态血压监护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