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个别学生辅导
题记:导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人格影响人格的崇高的事业——罗杰斯
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与发展的潜,但是有时会遇到障碍,辅导学生则是帮助学生学会克服这种障碍。
使其获得良好的的成长与发展的方法。
一般的来说,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或替其做出某种决定。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预防为主,强调适时引导
一些班主任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才进行个别辅导,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我有问题你才会关注我的不良感受,给顺利进行辅导并取得效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班主任应做好事先预防工作,同感哦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周围伙伴的交流,一些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等,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端倪,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作为班主任应改“一本正经”、“盛气凌人”的面孔,在平时就放下架子与学生广交朋友,无条件接纳每一位学生,并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感染学生。
这样当学生需要的时候,在困惑的关头,班主任就能及时加以引导。
通过运用“心理换位,尊重理解”、“温暖动情,爱的奉献”、“自我宣泄,疏导调试”“肢体语言,言语暗示”这些被学生认可和欢迎的辅导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真挚的情意和轻松的氛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归因分析与客观评价,从而取得个别辅导的良好效果。
2.少批评、不指责,对学生以礼相待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需要班主任的批评教育,使其能迅速的改正。
但批评教育不等于指责、责骂。
一般来说,对学生一些错误,应该把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建立在对学生的真诚、友善、尊重和同情的基础之上,把批评的目标定位在以后的改进个发展上,而不是责怪学生的过错,追究过去的错误,甚至讽刺挖苦学生。
否则,这样做不仅对教育学僧无济于事,而且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影响师生关系。
3.切忌急于求成,耐心理智的对待当事人
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切忌急于求成,有时让学生能够冷静一下,在进行辅导效果会更佳。
如解决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对立冲突或矛盾激发等——,班主任就应该采取冷处理的原则。
对立冲突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或者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冲突的双方常常会情绪冲动、言语偏激。
此时班主任可以让事件的双方离开当时的环境,请他们在椅子上坐一会儿,让他们自己先熄熄”火“,尝试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着手进行一些客观的调查,在基本了解事实真相后,再去处理。
当场处理的话,一方面当事人情绪还处于激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不容易客观的面对事实;另一方面,如果事发时班主任不在场的话,也就不了解情况,不便于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误判,无意中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魏书生说过”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
”
4.避免说教、命令口气,常用支持、商量语气与当事人交流
个别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辅导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和开发当事人内在积极力量。
进行个别辅导时,班主任千万不要把自己作为中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懂,当事人只要执照要求、指令去做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避免说教性的、命令式的口气,如“我告诉你应该这样做才对”、“你听我说”等,多支持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你这个想法蛮特别的,请继续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不知道你对我的意见怎么看”等。
5.切忌先入为主和肆意猜测,要从当时人的角度分析问题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及时掌握当事人的有关情,耐心、细心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不是先入为主,急于作出判断,给当事人贴个标签,或者肆意猜测,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
班主任在进行个别辅导时必须克服一定的思维定式,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真正了解当事人的想法,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6.因人而异,开拓各种渠道,是辅导更加及时有效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气质特点,因而对同一个刺激他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反应。
如果个别辅导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学生身心健康的伤害。
作为班主任在对不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要注意方法,以提高个别辅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