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绿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小鼠细胞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 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蛋白质分子 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结构特点: 具有流动性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三、细胞膜的功能
四、细胞膜的功能
• 细胞膜有6大功能:
1. 分室作用 把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隔 离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 对稳定,如PH、电位、离子 强度、物质种类及含量等。
把细胞内部分成许多微小 的区域,形成具有特殊内部环 境和功能的细胞器,细胞的生 命活动才能按室分工,有条不 紊的进行。
.人细胞
膜的出现是生 命起源过程中至关 重要的阶段。
细胞膜保障了 细胞内部环境的相 对稳定。
原始海洋景观
细胞膜的特性:
一、膜中各种组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在: (1) 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脂质双层组成的不对称性。脂 类双层的外层往往含有较多的磷脂酰胆碱(也称为卵磷 脂),内层含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较 多。 在脂类双层的不同区域所含有的脂类种类不完全相同, 脂类两个单分子层中所含有的脂类的数量也不相同。 (2) 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3) 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在质膜上主要分布在膜的外侧。
荧光标记 的蛋白质
诱导 融合
40分钟后
鼠细胞
1970年,Frye和Edidin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分泌物
(控制的相对性) 有害物质、病毒、病菌 流感病毒入侵细胞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2.生化反应和能量转换的场所
细胞膜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为细胞的生化反应和能量转换提供了场 所。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都在膜上进行的,如膜酶的催化反应、光合 作用的能量吸收和转换,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反应等。
主 要 成 大约占40% 分
大约占2%—10%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着重要作用。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类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分子
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资料4:1970年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人细胞
红色荧光 染料标记 的膜蛋白
杂交细胞
37 ℃ 细胞融合 40min
细胞膜的流动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① 脂肪酸种类的影响,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 较多,流动性大,含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较多, 流动性变小。 ② 蛋白质含量大流动性变小 ③ 胆固醇含量高,流动性变小。 ④ 缺少Ca2+,流动性变大 ⑤ 外界的温度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固态 液晶态 --------液态 流动性变小 流动性变大
(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 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物质质量不一样)
离心、过滤
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资料1:1895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 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 类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易溶于脂类的物质, 也不容易穿过膜。
资料2: 1897年,Crig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 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类中的溶解度有关。
真 核 细 胞 的 内 部 结 构
膜性结构: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线粒体、核膜、溶酶体和过氧化 氢体。
核糖体、中心体、微管、微丝、 核仁、染色质等。
非膜性结构: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原理:
吸水胀破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红细胞稀释液
2、步骤: (1)选材 (2)制作临时装片:
盖盖玻片,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度角 观察红细胞的形态(低倍镜
分析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磷脂分子
亲水性头部
疏水性尾部
单个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
A B
空气 水
C
资料3: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 单层分子, 发现其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结论: 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磷 脂 分 子
电镜下观察细胞膜有“暗-亮-暗”结构图像
猜想: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其它物质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 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 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结论:细胞膜的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细 胞 膜 蛋白质 的 成 分 糖类
脂质(磷脂最丰富) 大约占50%
高倍镜)
(3)观察 在盖玻片一侧滴蒸馏水,在另一侧 (在载物台上进行) (持续观察细胞变化) 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
光学显微镜下的照片
人正常红细胞的光镜照片
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正常的红细胞 圆涨的红细胞 涨破的红细胞
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
思考:
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 还需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细菌细胞壁成分 也是纤维素和果 胶吗?
不是, 成分为 肽聚糖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讨论: 请选出符合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细胞,
并说明理由。
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壁
细胞核
高等植物细胞 细菌
• 胞吞
• 胞吐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பைடு நூலகம்
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 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细 胞 膜 的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功 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证 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决定
细 胞 膜 的 结 构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支持和保护
二、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物膜处于液晶 状态,即半液体和半固体状态。液晶态既具有固体的一定 形状,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上的脂类和蛋白都可以移 动。 (1) 膜蛋白的移动,膜蛋白可在膜上侧向移动,由于分子量 较大,移动很慢,又由于膜蛋白受膜外在蛋白和细胞质的 细胞骨架的影响,运动的区域有限。 (2) 膜脂的流动,大多数膜脂可在膜上自由的移动,而且 移动速度很快,但与蛋白接触的界面脂不能自由移动。 (3) 板块运动(板块模型),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聚集在 一个区域,运动时与周围所吸附的脂类物质一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