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淡水小龙虾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
淡水小龙虾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
火爆的餐饮需求带动价格快速上涨,2015年小龙虾批 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45.86元/公斤、连续5年涨幅超过 10%,一盘油闷大虾由2010年的不到50元涨到了现在的 158元,单只45克以上的小龙虾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卖到28元一只。
(2)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10年的发展,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800万亩,产量约 72万吨。2015年湖北养殖面积达406万亩,产量43.3万吨, 占全国总产60%,养殖产值156.8亿元,综合产值603.1亿元 。
湖北潜江市:“水稻+小龙虾”模式;
浙江嘉善:“水稻+塘鳢鱼”模式。 天津和杭州: “水稻+泥鳅”模式。 由于黄鳝苗种来源困难,它在稻田种养技术中仅 作为混养种类。
“蟹稻共生”——“盘山模式” “稻虾连作”(包括稻虾共生)—“潜江模式” 小龙虾与水稻共生
水稻收割后,饲养小龙虾(“虾稻连作”)
鳖稻轮作——浙江德清,一年养鳖,一年种稻
“水稻+小龙虾+油菜”共生
深水稻——芦苇稻 [芦苇稻]长得比人都高
渔稻种植对塘体水质的净化作用大
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特别是每节形成发达 的水生根。
普通稻茎
芦苇稻茎
芦苇稻根 普通稻根
芦苇稻的主要特点
1、株型高大,适合在0.2-1.5米左右的养殖池塘 种植。
2、茎杆粗壮,比普通水稻茎粗1~3倍,杆皮壁厚且 硬,不必烤田,不会倒伏。
虾连作”面积达1.5万亩。2006年养殖达5万亩,仅“稻虾连作”、“稻虾轮作”、 “稻虾共生”三种模式养虾面积就达3万亩。
▪ 2006年,我国小龙虾产量扩大到10万吨。
▪ 2008年,30万吨。 ▪ 江苏盐城2009年养殖面积达10万亩。 ▪ 2015年中国年产约72万吨,是世界其他国家总产的3倍,其中湖北年产43.3万吨。
截止到2015年,全国养殖面积约800万亩,产量约72 万吨;湖北养殖面积406万亩,产量43.3万吨,占全国的60% 以上;加工出口2万吨,占全国的65%以上。
(1)、餐饮业持续火爆,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近年来,全国掀起“油焖大虾”、“蒜蓉虾”、“清 蒸小龙虾”、“麻辣小龙虾”、“十三香龙虾”等餐饮 消费的热潮。2015年湖北省经营小龙虾的餐馆超过1.5万 家,年消耗小龙虾24.7万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 地还要火爆。
3、叶片大而长,生物产量大,根系发达,特别是每 节形成发达的水生根,高效吸收N/P肥,净化水质的能 力强。
4、抗性好,体现在抗倒伏、抗病、抗虫。
危害水稻的害虫(二化螟、三化螟等鳞 翅目一般从水稻基部侵入,稻飞虱以吸食稻 秆的汁液,深水种植后发生的条件没有了; 而稻纵卷叶名随时可能成为盘中餐。
淡水小龙虾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
主要内容
一、 淡水龙虾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 淡水龙虾产业存在的问题 三、 淡水龙虾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四、 淡水龙虾产业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
第2页
概况
全世界现已查明的淡水螯虾有650多个种和亚种,分属螯虾科 (Astacidae)、蝲蛄科(Cambaridae)和南螯虾科(Parastacidae)。小龙
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是淡
水螯虾家族中的一个中小型种类,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养殖最多的淡水螯虾。
(一)、淡水小龙虾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4页
世界上较有名的淡水螯虾:
塔斯马尼亚螯虾 3.6公斤
麦龙螯虾 2.7公斤
红螯螯虾 0.65公斤
狭螯螯虾 0.6公斤
宽大太平螯虾 0.65公斤
养殖小龙虾使得广大养殖户获得实实在在的良好效益, 各级政府纷纷将小龙虾养殖作为精准扶贫的项目。2016年9 月1日农业部在湖北潜江召开全国“稻田养虾、稻田综合种 养”现场会,我国小龙虾的养殖又呈现一个迅猛发展的势头 。
稻田种养新技术种养模式
▪ 按“ 水稻 + n ”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模式:
1、“稻蟹共生”——“盘山模式”; 2、“稻虾连作”——“潜江模式”; 3、“池塘种稻”
池塘种稻,按养殖对象不同,可分为:
1、“虾池种稻”——高邮永琪农业发展公司,水稻面积占 60%
2、“蟹池种稻”——崇明蟹种池种稻,水 3、“鳖池种稻”——上海沐雨生态农业公
稻占蟹种池面积20~60%
司,水稻种植面积占60%左右
南方稻田种养技术发展情况
过去认为南方搞稻田种养技术,有几个难点: 1、两熟制或三熟制,搞水产养殖很困难; 2、种水稻,要烤田,与养鱼矛盾很大; 3、对外来侵袭性水稻病害,如稻飞虱等无法解决。 4、稻田施农药,直接影响鱼、虾、蟹的生存。 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1)、虾池种稻——以高邮小龙虾池为代表; (2)、蟹池种稻——以崇明蟹种池为代表; (3)、鳖池种稻——以上海沐雨公司为代表; 4、“鳖稻轮作”——以德清为代表。
目前南方稻田种养技术搞得较好的有:
浙江余杭:“水稻+青虾”模式; 上海崇明:“水稻+河蟹”模式; 杭州西湖区:“水稻+罗氏沼虾”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亚比螯虾 0.3公斤
叉肢螯虾 0.12公斤
克氏原螯虾 0.15公斤
(一)、淡水小龙虾养殖现状与前景
1、概况
▪ 克氏原螯虾(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
▪ 原产北美洲。1920年日本作为牛蛙饵料引进。日本则是小龙虾从美国到中国的中转
站。1920年,日本人在神奈川县镰仓市兴办起牛蛙养殖基地。1927年,为了给牛蛙 提供饵料,从夏威夷带了20只小龙虾回到日本。
因此 世界小龙虾产业界有 “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的美誉。
2、国内养殖发展现状
国内系统研究始于80年代,湖北是最早进入研究的省份 ,目前,中科院、科技部、农业部都将小龙虾作为一个主推 品种和研究对象,长江中下游各省包括山东、四川、福建都 在研究。全国34个省级区域,除西藏、青海、澳门、香港外 ,有30个区域都在养殖小龙虾。
▪ 二战期间1929年,从日本传入中国。中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养小龙虾,1974年汉口
养殖场从南京引进小龙虾试养。
▪ 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不到美国的1/5,但全国5万吨的小龙虾产量排名世界第二
(当年的第一产量国无疑是美国)。
▪ 前几年,湖北省潜江市开展了“稻虾连作”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荆门市从2005年开始在池塘、稻田、沼泽地等水体养殖小龙虾,面积3万亩, “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