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洪渠工程** 公司2015年3月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施工部署............................................................. -..3 ...-.第三章资源供应计划............................................................. -..5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控制图............................................................. -..7 ...-第五章施工方案............................................................. -..8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2. .0. -第七章进度保证措施........................................................... -...2. .6.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2. .8. -第九章文明施工措施与环境保护措施......................... -...3.1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2)招标文件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相关规范。
二工程规模排洪渠长286 米,道路面积2365m2 。
三工程特点本工程主要连接立交内排水箱涵,共连接五座箱涵,分为4 段排洪渠,排洪渠长度不一。
其中渠道三处于浜塘范围,设计采用了抛石换填,其余段落土质较好。
渠道一至渠道四高程至上而下,枯水时期水流较低,目前立交已经通车,建成的雨水管道均已接入箱涵,施工期间将按实际情况采取围堰或降水措施。
四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合同工期为150 日历天。
计划开工4月1 日,计划竣工9月1 日。
五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本工程呈南向北走向,工程南端接朋山岭立交辅道F2 过水箱涵,桩号PK0+084.85 ,坐标X=2762864.299 ,,Y=508333.355 ,向北过辅道5、主线桥、SW 匝道、东西大道主线与辅道F4 过水箱涵相接,终点桩号PK0+480.02 ,Y=508582.622 ,包涵箱涵及U 形段全长约395.2m ,其中与道路相交的过水箱涵已建成。
六参建单位建设单位:** 公司设计单位:** 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 质量安全监督站第二章施工部署项目组织机构设置1砌筑班组路面班组二施工总体部署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项目工期150日历天,计划开工3月20天,我司将于3月15 日前组织主要人员、机械设备进场,3月20日前主要施工材料进场,并同时做好相关材料送检工作。
本工程共四个渠段,拟进场2个砌筑施工班组,1个路面施工班组,采取流水作业,分两个施工断面并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面投入到施工之中,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三章资源供应计划三主要材料进场数量及时间计划表第四章施工总平面控制图/?///sL=0LR=130. 7506=RR=2041 R=6=6LR=1I<5 =) R余冃)■=立LS»,s=4'第五章主要分项施工技术措施一土方开挖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确定开挖顺序一分段分层均匀开挖一排降水一清底一验槽一垫层2 施工方法(1)开挖前,充分了解地质、地下水等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2)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及安全技术交底。
(3)严格按照已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实施,施工过程中安质人员必须进行监控。
(4)施工的机械设备(挖掘机)必须在检定期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开挖沟槽边需设置警示标志。
(6)沟槽边0.5m 以内区域严禁堆放,堆放的土方高度不得超过1.0m 。
(7 )沟槽边内严禁停放车辆、设备、起重机械等设备。
(8 )对人工作业所用的操作工具应随时检查,确保木柄结实、连接牢靠。
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二钢筋混凝土基础(一)钢筋施工1、钢筋进场使用要求: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进场报验,在监理的监督下进行抽样检验,按规定抽取试样做物理及化学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2、底板钢筋绑扎:1 )底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对钢筋原材料检查其出厂质量证明单、型号、规格、级别是否与图纸及材料是否相符。
进行外观检查和物理试验——按照钢筋放样图下料——在垫层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按照钢筋位置线绑扎底板钢筋。
2)钢筋加工:钢筋加工之前技术负责人详细核查钢筋料表的正确性,其中插筋的长度以及底板钢筋的搭接位置及接头错开距离要在技术交底之中做出明确的交待。
符合要求以后,工人方可下料。
钢筋下完料以后,技术人员按照钢筋料表,检查加工好的钢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以后,方可运到基槽内。
3)测量控制:钢筋绑扎之前,要将底板上位置弹出。
报请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绑扎底板钢筋。
4)钢筋绑扎:A 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
B受拉区域内,1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应做弯钩,U、川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绑丝扎牢。
每个搭接接头至少有三道绑丝。
D 各受力钢筋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 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
其中,梁、板、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
E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一致,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4 )钢筋加工的各道工序,都应建立质量交接制度。
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检验,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5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确保降水效果,日夜排水以免影响施工。
(二)基础混凝土施工1 、混凝土浇筑控制要点(1 )混凝土在浇筑前必须检查模板尺寸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稳固、钢筋、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是否正确。
(2)混凝土从泵车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施工规范规定。
(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预防下雨,现场准备塑料簿膜布,防止雨水过多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柱采用插入式震动棒,有梁板采用插入式震动棒和平板附着式震动器。
振捣时应注意振捣时间、振点布置、插入深度和插拔速度等。
(5)混凝土浇注后,为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控制标高及表面平整度,在混凝土初凝前派专人用刮尺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实。
混凝土终凝后,在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水,本工程基础施工时为冬季施工,需外加草袋以保温。
(6 )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 ,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应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7)混凝土振捣时要掌握好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严禁“少振”、“过振”、“漏振”,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拔,振捣时间15〜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2 混凝土养护(1)已浇筑完的混凝土,按规范制作150 X150的试件。
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 昼夜,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2)在强度未达到1.2N/mm2 以前不得在上面踩踏及安装砌筑。
3 模板拆除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士棱角破坏。
三砌筑挡土墙1 砌筑石料浆砌条石所用石料部分为场内旧条石,其余为外购条石。
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岩石,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砌筑面石应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砌筑砂浆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号、和易性,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min ,一次拌为应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 ,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5%,水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1%。
2、浆砌条石砌筑浆砌条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宜为3〜5cm ,当气候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
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筑,不得有空缝。
在铺筑砂浆之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化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
3 浆砌条石施工浆砌体采用人工铺筑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 ,在浆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
浆砌条石应做到:(1) 条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
(2) 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
(3) 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6〜8mm 。
(4) 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 。
(5) 条石砌体应采用同皮内丁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时,丁砌条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6)砌筑挡墙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
(7)浆砌条石挡墙每隔15m 设一变形缝,缝宽2cm ,缝间用沥青杉板填塞。
变形缝从挡墙基础至墙顶应垂直,两面应平整,采用沥青杉板沿墙内、顶、外三边设置。
(8)石料强度为MU40 ,水泥砂浆强度为M10 ,挡墙外露面应粗打一遍并采用1:2 水泥砂浆勾平缝,缝宽2cm ,勾缝须待填土基本稳定后再行施工。
四、防汛通道路面1 施工放样(1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放样工作,直线每段20 米一桩,曲线段每4 米一桩(与模板长度同)。
同时要设胀缝,缩缝,锥坡转折点等中心桩,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边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