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带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铜带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带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铜带技术领域。

该一种铜带,包括长度为800M 以下的铜带条,所述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所述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

本技术使用时,将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利用若干个凹条槽能够增加铜带条的散发面积,在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利用硅胶垫的配合能够方便铜带条进行快速有效吸热,从而能够增加铜带条的导热效率,同时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利用通孔能够将铜带条与待散热物体进行安装,不需要后续安装时候重新钻孔,使用便利性提升。

技术要求1.一种铜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为800M以下的铜带条,所述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所述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条的厚度为5CM,所述铜带条的宽度为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条单面上所开设的凹条槽数量共计10个,每个所述凹条槽的深度均为3CM,每个所述凹条槽的宽度为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3CM,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凹条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2MM,所述硅胶垫上等距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避让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铜带进行,包括如下步骤:S1:称重,采用型号为JGC-40的自动皮带称重机将收集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称重,并且将废铜材料和锌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S2:熔炼,采用型号为MJ-ZP-15kw的中频熔炼炉将配比后投入其中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高温炼制,熔化效率为400-650kg/小时,出炉铜水铸造温度1210~1260℃为连续铸造坯料;S3:化验,采用各种试剂,将熔炼过程中的送检铜块进行化验铜料成品纯度,铜料成品纯度控制在60.02—60.08之间;S4:割断,熔炼出来的完整铜条经过吊绳牵引,在专用割断台上放置平稳,再由割断轮锯切断,制得每块长高宽分别为100cm×10CM×10CM的铜块;S5:打磨,由铜条洗面机将割断后的铜块表面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磨平滑;S6:水洗Ⅰ,将打磨后的铜块放进水洗区,水洗区按照酸性的不同分为两种水池,浓度高的为6-8度,浓度低的则为3-5度;S7:加热,将经过水洗Ⅰ后的铜块采用罩式炉进行热处理;S8:轧制,将经过热处理的铜块在冷轧机上进行高精度成品轧制,轧制后的由铜块形成的铜带条厚度在5CM,且铜带条一面上等距形成凹条槽;S9:成品退火,采用气垫式连续退火炉将轧制后所形成的铜带条进行退火处理;S10:打孔,利用钻孔机在成型后的铜带条上进行等距开设通孔;S11:粘制,利用强力胶将预先制作的硅胶垫贴在铜带条另一面,且使得硅胶垫上的避让口与铜带条上的通孔相对齐连通;S12:包装和入库,将与硅胶垫粘固后的铜带条进行卷绕处理,并搬运入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频熔炼炉的进水温度小于40℃,其中的中频熔炼炉内部包含有搅拌器,用于对中频熔炼炉内的铜水进行快速搅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频熔炼炉每两个小时开炉一次,取出拇指大小的铜块用于送检化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铜块表面产生中红色斑块可以由水洗池的酸液洗去,而暗红色斑块则由水洗结构中自带的铁制细毛刷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铜带条采用卷绕机进行卷绕处理,卷绕机是型号为KTW-450的卧式环体缠绕包装机。

技术说明书一种铜带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铜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铜带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铜带利用本身导热散热性能好,可以充当散热器进行使用,从而能够辅助汽车水箱或者其他需要冷却的结构进行散热。

但是,现有的铜带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为单一的光滑铜带条,不能够将铜带条与硅胶垫结合,也不能够扩大铜带条与外置空气的接触面积,即散热效果不能提升。

技术内容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带及其生产工艺,旨在改善现有的铜带条散热效果不能提升的问题。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铜带,包括长度为800M以下的铜带条,所述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所述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铜带条的厚度为5CM,所述铜带条的宽度为10CM。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铜带条单面上所开设的凹条槽数量共计10个,每个所述凹条槽的深度均为3CM,每个所述凹条槽的宽度为0.5MM。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3CM,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凹条槽相连通。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2MM,所述硅胶垫上等距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避让口。

第二方面,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重,采用型号为JGC-40的自动皮带称重机将收集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称重,并且将废铜材料和锌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S2:熔炼,采用型号为MJ-ZP-15kw的中频熔炼炉将配比后投入其中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高温炼制,熔化效率为400-650kg/小时,出炉铜水铸造温度1210~1260℃为连续铸造坯料;S3:化验,采用各种试剂,将熔炼过程中的送检铜块进行化验铜料成品纯度,铜料成品纯度控制在60.02—60.08之间;S4:割断,熔炼出来的完整铜条经过吊绳牵引,在专用割断台上放置平稳,再由割断轮锯切断,制得每块长高宽分别为100cm×10CM×10CM的铜块;S5:打磨,由铜条洗面机将割断后的铜块表面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磨平滑;S6:水洗Ⅰ,将打磨后的铜块放进水洗区,水洗区按照酸性的不同分为两种水池,浓度高的为6-8度,浓度低的则为3-5度;S7:加热,将经过水洗Ⅰ后的铜块采用罩式炉进行热处理;S8:轧制,将经过热处理的铜块在冷轧机上进行高精度成品轧制,轧制后的由铜块形成的铜带条厚度在5CM,且铜带条一面上等距形成凹条槽;S9:成品退火,采用气垫式连续退火炉将轧制后所形成的铜带条进行退火处理;S10:打孔,利用钻孔机在成型后的铜带条上进行等距开设通孔;S11:粘制,利用强力胶将预先制作的硅胶垫贴在铜带条另一面,且使得硅胶垫上的避让口与铜带条上的通孔相对齐连通;S12:包装和入库,将与硅胶垫粘固后的铜带条进行卷绕处理,并搬运入库。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频熔炼炉的进水温度小于40℃,其中的中频熔炼炉内部包含有搅拌器,用于对中频熔炼炉内的铜水进行快速搅拌。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频熔炼炉每两个小时开炉一次,取出拇指大小的铜块用于送检化验。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中铜块表面产生中红色斑块可以由水洗池的酸液洗去,而暗红色斑块则由水洗结构中自带的铁制细毛刷除。

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中的铜带条采用卷绕机进行卷绕处理,卷绕机是型号为KTW-450的卧式环体缠绕包装机。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铜带及其生产工艺,使用时,将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利用若干个凹条槽能够增加铜带条的散发面积,在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利用硅胶垫的配合能够方便铜带条进行快速有效吸热,从而能够增加铜带条的导热效率,同时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利用通孔能够将铜带条与待散热物体进行安装,不需要后续安装时候重新钻孔,使用便利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铜带,包括长度为800M以下的铜带条,所述铜带条一面等距开设有凹条槽,所述铜带条上部等距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带条另一面粘固有硅胶垫。

所述铜带条的厚度为5CM,所述铜带条的宽度为10CM,所述铜带条单面上所开设的凹条槽数量共计10个,每个所述凹条槽的深度均为3CM,每个所述凹条槽的宽度为0.5MM,相邻所述通孔之间的间距为3CM,且每个所述通孔均与所述凹条槽相连通,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2MM,所述硅胶垫上等距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适配的避让口。

本技术另提供一种铜带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称重,采用型号为JGC-40的自动皮带称重机将收集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称重,并且将废铜材料和锌块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

S2:熔炼,采用型号为MJ-ZP-15kw的中频熔炼炉将配比后投入其中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高温炼制,熔化效率为550kg/小时,出炉铜水铸造温度1250℃为连续铸造坯料。

需要说明的是,中频熔炼炉采用大功率高效保温材料,提高熔化效率,防止高温氧化锌挥发,保证成本均匀,同时采用采用氧化锌收集装置环保无污染。

步骤S2中频熔炼炉的进水温度小于40℃,利用进水开度调节,避免气孔、缩孔等缺陷,其中的中频熔炼炉内部包含有搅拌器,用于对中频熔炼炉内的铜水进行快速搅拌,利用搅拌器能够使得熔炼炉内的废铜材料和锌块进行加速融化,增加熔炼效率。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中频熔炼炉每两个小时开炉一次,取出拇指大小的铜块用于送检化验。

S3:化验,采用各种试剂,将熔炼过程中的送检铜块进行化验铜料成品纯度,铜料成品纯度控制在60.02—60.08之间。

S4:割断,熔炼出来的完整铜条经过吊绳牵引,在专用割断台上放置平稳,再由割断轮锯切断,制得每块长高宽分别为100cm×10CM×10CM的铜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之前,即割断之前需要进行采用现有的气垫式连续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对退火状态下的铜条采用轮锯切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