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学原理介绍
• 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
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
Logo
一个劳动模范式的管理者 是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 角色的错位:造成管理的混乱
错位的常见表现: 高层:事必躬亲
中层:上推下压 基层:做到哪算哪
区别于管理者的责任: 倒挂金字塔 (海尔80/20原则)
基层管理者 First-line managers
操作者 Operatives
领导者挥挥手、管理者叉叉手、操 作者齐动手
• 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
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
• 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
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管理学原理
• 主讲:法文芳 • Tel:18678946487
Logo
本节课内容安排
1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2 管理学授课形式及考核成绩构成 3 管理学教材介绍 4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内容学习
Logo
1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 大范围: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Logo
管理者的领导责任: • 对分管部门或工作的运行效果负责 • 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行为负责 • 对分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
责
Logo
3、管理者的角色P21 (明茨伯格的研究理论)
基本角色一:人际角色; 基本角色二:信息角色; 基本角色三:决策角色
Logo
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
尽可能多的需求的目的。
Logo
问题透视:
A在合资公司作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 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见到老板, 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B有同样的想法,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 时间,算好何时进出电梯,希望遇到老总打个招 呼……
C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经历,弄清老总毕业的 学校,人际风格,关心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 单有分量的开场白,再算好时间去乘电梯……
我们将其称之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Logo
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具有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管理与 自然属性 生产关系、社会制度 相联系,具有社会属性。
Logo
社会属性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
什么样的人是管理者?管理者是干什么的?这 是一个组织搞好管理必须要明确的重要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 组织——
名词: 是有着共同目标的群体,其构成有着具 体的形式和特点。
动词: 是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安排去做 适当的事。
组织工作源于对合作的需要
Logo
3 领导——通过沟通协调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 并激励每个成员发挥个人力量
目前管理界非常流行的一个词:领导力 4 控制——保证既定目标不受外界干扰而偏离
人类活动的特点:
◇目的性 猪吃饱了就会美美的睡觉,人却有自己的追求!
◇依存性 谁能独自生活在桃花源?
◇知识性 人类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的积累、运用和传播。
管理的实践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Logo
管理的必要性(切实理解)
中国
资源短缺 科学技术 社会分工 组织目标 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
Logo
Logo
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
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 化的精神能力
Logo
附:各层次管理者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Logo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能力:
• 审时度势、独当一面的决策能力
●代表人(礼仪) ●领导者(责任) ●联络者(内外关 系)
Logo
信息角色:
决策角色:
●企业家(发现、利 ●监督者(获取信息) 用机会)
●传播者(分配)
●干扰应对者(应对 冲突)
●发言人(传递)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员工、客 户)
4、 管理者技能(罗伯特·卡茨)
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
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 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1、特征:
组织中的一种角色 履行管理的五大职能
和操作者的根本区别
拥有直接下属,负有直接指挥和协调他人工作的职责。
随着组织与工作性质的变化,管理者和操作者的 界限越来越模糊。如团队
Logo
辨别管理者
2、管理者的层次
Logo
高层管理者 Top managers
中层管理者 Middle managers
不久C争取到了更好的位置……
Logo
寓言讲述的道理: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于抓住机会,成功者创
造机会。
机会只给做好准备的人,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
已。
Logo
管理学的特点: • 社会性极强 • 实践性极强 • 综合性极强
Logo
管理学 是科学? 还是艺术?
Logo
2 管理学授课形式及考核成绩构成
授课形式:
以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 关的参考书籍与文章。
考核:
(1)平时成绩:30%(作业、考勤、课堂表现) (2)期末考试:70%(选择、判断、名词解释、 简答、计算、论述/案例分析)
Logo
3 管理学教材介绍
管理学 ----原理与方法 (第5版)
Logo
管理的定义: 周三多——P11(掌握)
管理——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 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 过程。
管理的实质:协调
Logo
[问题分析]头头们该不该出去吃喝玩乐?
答案:很难说,但万变不离其宗。
• 用公款请自己,是以权谋私。 • 为了吃喝玩乐放弃原则,是损公肥私。 • 为了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为组织的发展
赫伯特·西蒙(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
奖)——管理就是决策。 (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人人都是决策者!
Logo
斯蒂芬 P 罗宾斯——
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 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德鲁克——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Logo
管理的精髓:
1管理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目标)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高效率、好效果)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解决冲突:人、财、物)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手段、方法)
Logo
Logo
● 管理的社会属性 体现人与人的关系
基本含义:
▲ 管理具有目的性,其实质是“为谁管理”的问题; ▲ 管理活动的实施不可能脱离或超越特定的生产关系或特
定社会制度的既有框架; ▲ 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
之争始终是管理社会属性的基本体现。
Logo
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 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 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 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因此,
即它们都是为了实现本单位的既定目标, 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职能进行着任务、资源、职责、权力和 利益的分配,协调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管理学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
的原理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Logo
●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归纳法:
从典型到一般 的研究方法。
试验法:
寻找外加条件 与试验结果之间因 果关系的方法。
多渠道的信息网络 对环境敏锐的感知能力 分析决断能力
• 搭班子、带队伍的领导能力
善于分工协作
威信的树立
权利的正确运用
• 团结多数、协调一致的合作能力
良好的沟通
坚持原则
善于妥协
• 孜孜不倦、吐故纳新的学习能力
Logo
谦虚、善学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了解)P29
●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具有共同之点,
管 理 的 概 念:
大师们的观点: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管理是一门让人们
知道要做什么并以最好最经济的方式去做的 艺术。(强调效率)
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 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强调职能、 过程)
Logo
哈罗德孔茨——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 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强调软性的东西--环境)
国家、企业、家庭
• 专业范围:企业管理
技术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大车轮 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管理学是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 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Logo
何时需要管理?
Logo
问题透视:以下何为管理活动?
1 部队中班长与战士谈心。 2 企业中主审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3 钢琴家制定自己的联系计划。 4 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
管理信息系统、控制过程与方法
• 创新(19、20、21章)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
Logo
参考书目
• 《管理学原理》 • 杨文士等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 教育部推荐使用
教材
Logo
参考书目
1.杨文士等《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文昌等《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 3.徐国华等《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4.程延江 《管理学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5.聂正安《管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 6.林志扬《管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 7.约瑟夫M.普蒂《管理学精要·亚洲篇》机械工业出版社 8.李鹏等《一次读完25本管理学经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9.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 10.迈克尔·波特《完全竞争战略》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