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课程 纲要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课程 纲要
2
统计与概 率
综合与实 践
简单数据 统计过程
随机现象 发生的可 能性
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 统计表 平均数 条形统计图 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的大小
节约用水 实际测量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回顾达成、综合检验)
2 2 2 2 2
1 1 4 8课时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北京出版社。 2.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演示教具和学具。 3.北京实字课堂,北京教育资源网,房山区研训平台等。 4.数学文化:锥体堆粮、黄金比等。
补考采用动手实践与书面笔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动手操作可设 计一些简单的拼摆题,书面检测也设计一些基础题。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使用年级:五年级个单元,内容涉及数学课程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了整数乘除 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小数乘除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使知识形 成体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长正方形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方 法研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 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掌握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可能 性的大小。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以2-4人为单位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提前要 做好小组学习活动的培训,包括分工、组织形式、合作工具的研发等。 探究性学习:在图形与几何学习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测量
课程评价
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形成性、阶段性评价等 (一)课堂表现:
对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方法效果、小组合作学习 几方面的表现随堂作出定性评价,学期末综合每个学生的表现,按照优 秀、良好、合格等级进行量化(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合 格:60-79,不合格60分以下)并按30%计入总成绩。
具体标准:遵守课堂纪律;课堂活跃,积极举手、发言;小组合作 分工明确、开展充分的动手实践、动口交流、回顾与反思等活动。 (二)作业质量:
对学生个体课后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书面及 综合实践性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等及时反馈评价,综合每个学生的表现, 按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做出定性评价。学期末综合每个学生的表现, 按照等级进行量化并按30%计入总成绩。 (三)期末达标测试和总评:
课时安排:68
课程内容
课时
开学第一课
分享《课程纲要》
1课时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小数乘法
5
小数除法
5
解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图形与几 何
鸡兔同笼问题
1
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3
方程
7
探索规律 小数除法中的规律
1
图形的认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认 3
识
识
密铺
1
测量
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认 9
识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目标
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及小数混合运算; 会用“四舍五入 法”取积和商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 能应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估算, 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其特点进行变任何区分。 8.利用方格纸、割补、拼摆、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梯 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利用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 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9.在探索图形特征、图形面积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 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0、进一步认识统计表,会用较复杂的统计表整理数据,认识合计的具 体意义,经历较复杂统计表产生的过程,感受较复杂统计表在数据收 集、整理与分析中的价值。 11、进一步认识统计中的平均数,能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根据平 均数进行判断、预测与交流。 12、认识条形统计图,感受其在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中的价值。 13、借助生活实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在具体情 境中用字母表示数。 14、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能用字母表示。 15、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16、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17、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3、 在经历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 思想,发展数感,培养运算能力。
4、 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 5、养成回顾、检查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6、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 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 7、在观察、分类、比较的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 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根据
数与代数领域中小数乘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 突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迁移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 是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继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是培养空间观念 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领学生开展自 主、合作性学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采取纸笔考试和动手操作的方法测定学生是否达到要求。采用 100分制考核,按照4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学期末将课堂表现 (30%)、作业质量(30%)和期末达标检测成绩(40%)统计出总成 绩,再把总成绩划分为不同等次。100~90分为优,89~80为良,79~60分 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补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