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

浅议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

浅议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
摘要:中俄互为陆上最大的邻国,中俄关系的友好发展不仅对双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目前中俄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因、意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共同利益
纵观历史,虽然中国和当时的苏联由于种种原因,从结盟、对抗到相互隔绝、互不往来,经历了四十年的恩恩怨怨。

但至苏联解体、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那么,目前中俄关系友好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会是什么样子?本文将试着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

一、自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1】
目前,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一是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二是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解决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87年至2004年,中苏(俄)根据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的精神,进行了长期认真的谈判。

随着2004年10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最后签署,两国最终全部确定了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走向。

随后,两国又在2008年结束全部勘界工作,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相互没有也不会有领土要求。

这为中俄关系发展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三是,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中国坚定地支持俄打击恐怖主义及分裂势力,支持俄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也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四是,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根据中俄两国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有关协定,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军事信任措施,相互裁减军事力量,中
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五是,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为加强两国边境和地区合作,两国领导人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达成一致;七是,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两国在1997年4月建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为中俄民间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

两国人民往来频繁,留学生人员数量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在俄中国留学生约有18000人,在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有9000人。

在国家关系中,人同样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中俄两国越来越密切的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了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好感,加强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八是,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始终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

二、中俄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因
中俄关系能从破裂走向重新修好合作,并深具默契,从根本上来说是,两国抓住了外交的出发点,在建立外交中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牢牢抓住共同战略利益这个龙头,中苏之所以从同盟走向破裂和对抗,意识形态争斗是个重要原因。

【2】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但两国以史为鉴,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真正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寻求和扩大共同战略利益为中心来发展双边关系。

这使中俄关系有了正确和牢固的基础。

其次是能够准确定位双边关系,在全面合作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灵活性,中苏关系的历史教训说明,结盟和集团政治的做法不适合中俄两国。

基于此,中俄两国确定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遵守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

这种非结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又使两国各自在对外政策的选择上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为两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俄发展友好关系的意义
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

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
素。

四、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
虽然中俄两国的关系逐渐加强,然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中俄目前的亲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逼迫。

美国及北约的步步逼近迫使中俄两国互相靠近,两国都需要对方在政治及军事和经济能源上的互相帮助。

古训告诉我们“一山难容二虎”,半个世纪前的苏联和美国就是个教训,一旦美国及北约的压力不存在时,中俄的这种关系马上就会破裂,甚至走向对抗,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喜欢一个强大的邻国,有个强大的邻国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就会产生侵略。

历史上俄国侵略中国的事件比比皆是。

对此,我们要吸取教训,保持适度的警惕。

现在的国际局势对中俄不是很有利,已形成了北约、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对中国包围的一种大包围圈。

所以目前中俄只能互相依靠,走得更近了一步。

但是万一中美开战的话,俄罗斯就会想坐收渔翁之利,它最少要等到中国消耗怠尽时才会出手的。

所以目前中俄既相互依靠,又都在想方设法把美国的焦点引到对方身上,为自己找一个有利的位置。

谁把自己摆在最有利的位置,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相互利益不同时,中俄关系也会走向破裂。

因此,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我们既不能估计的过于乐观,又不能估计的过于悲观。

我们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同时,对于这样的关系的发展,我们也要时刻保持适度的警醒。

参考文献:
1.李辉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的演讲2010年4月22日
2.赵鸣文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1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