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免疫学题库(仅限借鉴)

临床免疫学题库(仅限借鉴)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关:A.单核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2.下列哪项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关系最大:A.B淋巴细胞B.T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补体E.干扰素3.有关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中哪项不正确:A.IgG可以通过胎盘B.母体IgM可进入胎儿血液中C.IgE与变态反应有关D.新生儿脐血中IgD含量极微E.SIgA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子4.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异性免疫成分:A.T细胞B.B细胞C.细胞因子D.免疫球蛋白E.补体系统5.T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不包括:A.T细胞亚群B.T细胞功能C.四唑氮蓝还原试验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E.外周血象和淋巴细胞计数6.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下列哪项有误:A.细胞免疫缺陷患者比体液体免疫缺陷者的感染更为严重B.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已知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和宫内感染两大因素C.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以细胞免疫缺陷病发生率最高D.体液缺陷病包括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和选择性Ig缺陷症E.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包括补体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7.免疫功能的检测与评估应除外:A.血沉检测B.补体检测C.T细胞功能检测D. B细胞功能检测E.吞噬细胞功能检测8.小儿免疫功能检测中的过筛实验项目应除外:A.NBT还原试验B.B细胞功能检测C.血清C3含量测定D.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E.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9.关于免疫缺陷病的论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由于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分子等构成成份缺陷所致B.抗感染能力低下C.免疫监测功能异常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E.可通过主动免疫来纠正10.女,10个月,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就诊,疑为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以下检查中哪一项最有助于诊断: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B细胞计数D.T细胞亚群E.血清IgG.IgM.IgA含量测定1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A.胸腺缺如B.肝脾肿大C.消瘦D.反复感染E.淋巴结肿大12.患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时最易感染下列哪类病原体:A.细菌B.病毒C.真菌D.原虫E.以上均易感13.联合免疫缺陷病时对下列哪些病菌易感:A.细菌B.病毒C.真菌D.细菌、病毒、真菌、原虫E.以上都不是14.提示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的主要临床特征:A.腹泻B.先天畸形C.体格发育迟缓D.反复和慢性感染E.皮疹15.关于选择性IgA缺陷症的描述中哪项不对:A.常伴自身免疫性疾病B.常伴过敏性疾病C.常伴有IgG亚类的缺陷D.常有家族倾向E.很少存活至壮年或老年16.细胞免疫缺陷是指:A.B细胞功能缺陷B.T细胞功能缺陷C.单核细胞功能缺陷D.粒细胞功能缺陷E.单个核细胞的功能缺陷17.关于DiGeorg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应除外:A.常有多处畸形B.胸腺发育不良C.血清Ig常明显降低D.对PHA增殖反应降低E.常在新生儿期反复发生难以纠正的低钙抽搐18.有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骨髓移植术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B.输血时应使用新鲜血C.禁忌接种活疫苗或活菌苗D.有细菌感染时,应选用强有力的杀菌剂E.可静滴丙种球蛋白以提高体液免疫力19.关于选择性IgA缺陷症,下列哪项治疗正确:A.可反复多次输新鲜血B.可反复多次输鲜血浆C.需定期肌注丙种球蛋白D.需定期静滴丙种球蛋白E.必要时输注患者的自身贮血20.有关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中,哪项有误:A.丙种球蛋白制剂的主要成份是IgGB.静滴丙种球蛋白优于肌注丙种球蛋白C.免疫球蛋白的替代疗法需要定期和终生应用D.静滴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有感染肝炎和艾滋病的危险E.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时应注意防止机体胶体渗透压增高21.下列哪项治疗不属于免疫重建:A.脐血干细胞移植B.胎儿胸腺移植C.外周血干细胞移植D.胎儿肝脏移植E.输注转移因子22.在对免疫缺陷病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中哪项有误:A.宜选用杀菌剂B.剂量大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C.疗程长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D.宜选用肌注途径给药E.尽早根据血培养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23.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中哪项有误:A.合并感染时选用适当抗生素B.联合免疫缺陷患者输冻存血浆C.细胞免疫缺陷者行胎儿胸腺移植D.选择性IgA缺陷者静注丙种球蛋白E.骨髓移植可用于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24.关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查项目中哪项描述有误:A.血清Ig含量的测定是判定B细胞功能最常用方法B.新生儿X线检查有胸腺影可除外细胞免疫缺陷C.植物血凝素试验提示细胞免疫功能D.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低于1.2×109/L提示T细胞缺陷E.白喉类毒素试验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25.7日龄新生儿,3天来反复抽搐,呼吸急促,胸部X线示新生儿肺炎,未见胸腺影,诊断为胸腺发育不全,抽搐的原因以哪种可能性最大:A.低镁血症B.化脓性脑膜炎C.缺血缺氧性脑病1B2A3B4E5C6C7A8B9E10E11D12A13D14D15E16B17C18B19E20D21E22D23D24E25D1.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分子等构成成分存在缺陷,免疫应答发生障碍,导致一种或多种的免疫功能缺陷病症。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抗体/体液免疫缺陷病。

3.凡伴有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都禁忌接种活疫苗或活菌苗,以防止发生严重疫(菌)苗性感染。

4.通常情况下,细胞免疫缺陷患儿的感染程度及其它临床问题比抗体免疫缺陷患者更重。

5.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转播迅速、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三、判断题1.补体系统是由20余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在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脐血中IgM和IgA均不能通过胎盘屏障,所以当它们的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均提示有宫内感染的可能性。

3.在给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输血时,强调需要对库血进行X线照射,其目的在于防止血液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

答案:1.错,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对。

3.错,其目的在于防止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四、名词解释1.SLE: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病与家族遗传、紫外线照射、体内雌激素水平、某些药物、食物及感染有关。

SLE的表现多种多样: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口腔粘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

SLE还常常侵犯胸膜、心包、心腔、肾脏,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SLE好发于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2.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指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胞浆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抗体。

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是很有价值的。

是血管炎患者的自身抗体,是诊断血管炎的一种特异性指标。

主要有两型:胞质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是中性粒细胞噬天青颗粒的两种主要成分。

3.Rituximab:利妥昔单抗(美罗华),适用于复发或化疗抵抗性B淋巴细胞型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病人,利妥昔单抗可使药物抵抗性的人体淋巴细胞对一些化疗药的细胞毒性敏感。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引发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

4.Tumor Marker:肿瘤标志物,通常是指肿瘤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或在肿瘤组织刺激下正常组织细胞功能/代谢异常产生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正常值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5.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是指一组以B细胞和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

病人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减少及体液和细胞免疫缺陷。

一些类型的SCID以B细胞和T细胞完全缺如为特征,而其他类型则可以是很少或没有T细胞,而B细数目相对正常。

于出生一年内发病,最终导致严重的细菌真菌等感染,甚至影响生命。

6.immunologic tolerance:免疫耐受,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无应答状态。

免疫耐受是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它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抑制状态是它不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如自身组织抗原可引起天然免疫耐受,非自身抗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耐受原。

7.adoptive immunotherapy:过继免疫疗法,肿瘤过继免疫疗法是将自身或异体的抗肿瘤效应细胞的前体细胞,在体外采用IL-2、抗CD3单抗,特异性多肽等激活剂进行诱导、激活和扩增,然后转输给肿瘤患者,提高患者抗肿瘤免疫力,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常见的有:①LAK细胞:用高浓度IL-2激活病人自体或正常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②TIL细胞:从切除的瘤组织或癌性胸腹水中分离淋巴细胞,体外经IL-2诱导激活和扩增③CD3AK细胞:用抗CD3单抗辅以小剂量IL-2激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④CTL细胞:用特异性多肽抗原体外诱导CTL克隆。

8.molecular mimicry:分子模拟,是指自身抗原与外来抗原具有相似的,甚至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当这种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可激活原始的针对自身抗原的静止的淋巴细胞的克隆,从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9.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病因,是一种在遗传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参与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

10.ANAs(Antinuclear antibodies):抗核抗体谱,细胞核各种成分的自身抗体的统称,包括抗核仁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

11.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受者组织之间的反应。

因此,GVHD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移植物必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宿主必须含有移植物中所没有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宿主对移植物来说是异己;宿主必须无力对移植物发动一个有效的免疫攻势。

GVHD是骨髓移植的主要障碍,也是骨髓移植后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GVHR:移植物抗宿主反应12.HVGD:宿主抗移植物病HVGR: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受者对供者组织器官产生的排斥反应。

受者体内致敏的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对移植物进行攻击,结果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此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13.Digeorge综合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所致原发性T细胞缺陷病,严重低钙和主动脉弓畸形。

14.tumor vaccine:肿瘤疫苗,含肿瘤抗原基因或肿瘤抗原肽的疫苗。

15.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癌变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类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