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具体内容⏹专题一城市设计概念⏹城市设计概念与地位;城市设计性质与任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学习的重要性.⏹专题二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基本理论.具体内容⏹专题三城市设计的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城市总体设计案例;⏹分区级城市设计案例;⏹历史地段保护城市设计;⏹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实际案例具体内容⏹专题四案例调研分析或小案例设计⏹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城市设计案例调研分析的方法专题一城市设计的概念本节主要内容1.1城市设计的理解1.2城市设计的概念(重点)1.3城市设计的任务1.4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1.5 与其他专业的关系(重点)1.1 城市设计的兴起1.2 城市设计的概念⏹关于城市设计的定义,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有很多权威性的阐述,下面是典型的例子: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城市设计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所作的构思,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研究对象:城市环境型体。

2.英国前皇家规划学会会长梯勃兹领导的小组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有关人们工作、生活、游憩以及随之受到关心和维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成区内的设计,是城市空间和景观,并与城市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结构不断变化过程相联系。

城市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3.《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中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设计。

4.美国著名学者凯文·林奇于1981年推出的城市设计理论巨著《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

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结构的交织。

”进而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的共存。

5.Team10的主要成员PeterSmithson⏹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提出“门阶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Doorstep)特别强调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微观层次。

⏹“城市规划的艺术必须重新定义—与功能主义的艺术分析方法相联系”。

⏹“建筑师—城市规划者”——“建筑师—城市设计者”,强调文脉的概念,拓宽了城市设计发展理论视野。

6.牛津大学的莫伦教授认为:城市设计是有关公共领域的物质形体的设计。

7.《城市设计》(E.D.培根)写到: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包括相关的要素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

8.美国的索斯沃斯《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定义: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分支,并且注重建设物的自身特点,注重使用者如何感知、评价和使用场所方面,同时,满足各使用者阶层的不同要求。

9.美国哈米德·肯瓦尼在《城市设计程序》中指出:城市设计活力:寻找制定政策性的框架及城市诸要素在空间角度的排列配置,并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建设。

10.徐恩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定义: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它是从整体出发,具体的对某一城市、某一地段、某一街道、某个中心、某个场所进行的综合设计。

11.日本的国吉直行在《横滨市的城市设计工作》中提到:城市设计是各种活动,尤其是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涉及到城市形成的那部分。

12.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建三先生认为:城市设计是建筑向城市的扩大,城市设计赋予城市更加丰富的空间概念,创造出空间秩序。

13.日本大谷幸夫认为:城市设计是控制城市的发展,以城市空间为设计对象。

14.美国城市设计家莫兰纳在《城市设计实践》书中提到: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组织结构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那一级设计。

15.我国的陈秉钊教授在北京城市设计学会研究中提到: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先,从城市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目的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

16.陈为邦总规划师在《积极开展城市设计,精心塑造城市形象》一文中写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进行的设计,对城市空间体型环境在美学艺术上的规划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认识人的位置——第一位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用地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

城市设计的设计范围:宏观层面:单系统设计,中观层面:对象是多层面、多类别的组合,而城市区段层面是典型的客体对象.微观层面:节点设计.1.3 城市设计的任务我国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对象:城市空间。

⏹目的:提高城市物质形态环境质量。

创造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人工环境。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

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使城市文脉得以继承、延续和发展。

⏹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与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和各项专项规划相衔接。

1 城市设计在各种有关环境专业之间占中心位置,且活动于各种专业机构之间。

城市设计把公共空间环境资源的创造和维护放在重要的位置。

2 重视环境使用者的不同选择。

3 设计者认识和理解社会公共的需求和期望。

4 城市设计是城市开发过程中进行的,必须运用行政和经济的步骤和方法来实现。

5 城市设计者是城市开发的操纵者、促进者、实现者。

1.4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是应用型的多学科综合领域使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把人与环境视为统一系统。

⏹具有:⏹地域性.⏹政策性.⏹创新性.1.5与其他专业的关系1.5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1.5.1.1城市设计就是城市规划主要主张:⏹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与城市规划基本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也是城市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城市设计无本质区别。

⏹赞成在城市规划中吸纳新的城市设计的思想、方法,贯穿在各层次的规划中,尤其详细规划。

⏹担心城市设计在我国法定规划程序中无法定地位。

1.5.1.2城市设计不是城市规划⏹主张分离---发展成为独立学科。

1.5.1.3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美国经验: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设计的工具。

⏹澳大利亚的经验:战略规划直接影响城市设计。

⏹我国:城市设计应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

在详细规划层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1.5.1.3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二者的关系:⏹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

⏹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形象。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同点:⏹在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

⏹特性: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学科特点上:多学科的交叉。

⏹在工作上: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合作。

⏹在成果形式上:图件和文本为主。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异点1.5.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二者的关系:⏹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

⏹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

1.5.2.1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环节⏹位置:确定建筑物本身的位置,确定建筑物在空间的角色和地位。

⏹容量:建设量和空间容量。

⏹高度:对地块建筑物的高度提出限度和建议,天际线,城市尺度。

⏹色调:建筑物的色彩、风格、格调等方面。

1.53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区别1 研究对象的不同:人与物⏹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史文脉连续。

⏹控规则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

2 形态维度的不同:⏹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

⏹控规: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

3 关系整合与要素分离⏹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

⏹控规是城市各子系统的分述罗列,而且偏重于各项子系统的分别研究。

4 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

⏹控规:注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其主要运作媒界是技术指标和工程问题,理性逻辑是其主要属性。

结论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

2、城市意象五要素⏹1)通道\道路(path)⏹2)边缘\边界(edge)⏹3)区域(district)⏹4)节点(node)⏹5)标志(landmark)道路(Path)2.1道路(Path)道路是行人或交通工具沿着它移动形成的路线,如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等。

⏹种类: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铁路线或河道。

⏹作用:意象中的主导元素。

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

主导因素——人们从事活动必须的。

2.2 边界(Edge)⏹边界是线性要素,是两个面的边界线。

⏹实例:如河岸线、铁路路基、开发区的边界、用地的边界、围墙等,是横向的参照。

⏹栅栏作用:渗透,分开。

⏹概念:分界线,是指不同区域的界限。

⏹分类:实——城墙、围墙、门及牌楼。

虚——柱子、围墙、门。

⏹边界设计:明显,实用。

举例分析⏹请举例说明你熟悉的边界。

⏹举例说明边界在设计时的重要性。

2.3区域(District)⏹区域是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具有共同特征,表现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道路和区域谁是主导地位,与特定的城市有关.⏹特征:1)自身的特征。

2)区域在整体某一方面具有特征。

3)区域的界面易识别。

4)区域的边界易识别,引人注意。

2.4节点(Node)⏹1)节点:地标,是视觉目标;⏹2) 是城市中的一些点,可是大型广场或延伸的线性空间; 也可是整个城市中心区。

从一个国家或国际范围看,一座城市也可看成是一个节点。

2.4 节点(Node)⏹概念: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区域的重点;⏹线的交叉点,连接点,或是终点;⏹或是人流汇聚点;⏹驻足点,交通线路中的休息站;⏹从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方向的交换处;⏹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或地铁站等运输起讫点;⏹可大到城市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

⏹特点:主题、特征和形成空间力场。

⏹节点是组成城市印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标志物或是控制整体空间环境的视觉中心。

⏹作用:1)标志作用。

2)强调作用。

2.4 节点(Node)⏹某些功能或物质特征的浓缩,比如街角的集散地或是一个围合广场。

某些集中节点成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其影响由此向外辐射,成为区域的象征,被称为核心。

⏹特征:⏹连接:节点与道路的概念相互关联,典型的连接指道路的汇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