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亳州市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亳州建设委员会

亳州市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亳州建设委员会

(用地布局规划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编辑:亳州市建设委员会
2011年度亳州市“芍花杯”奖工程初审公示 关于亳州南方博能燃气有限公司撬装式CNG加气站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公示 2011年度全市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中、初级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魏武大道绿化改造工程公示(图) 《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公告(图) 亳州市老城区主次干道路灯节能改造项目
(道路系统规划图) 五.绿化景观系统 南部新区通过“水系”和“绿化”做出文章,充分利用现有水网并加以改造完善,形成完整的河道水网 系统,并依托水网安排滨水绿网系统和社区配套设施,形成“水网、绿网与社区网紧密结合的生态网络骨架”, 建设“三 带”为主体的绿色开敞空间及其游憩绿地。将区外自然景观通过绿色“廊道”与楔形绿地渗入规划区,与区内绿化连通形成休 闲绿地系统,依托道路形成道路林荫绿化网络。
(绿地系统规划图) 六.用地规划布局 整合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用地,以“街区功能独立化,内部功能多样化”为用地组织原则,采用土地相对 独立使用和适度混合使用相结合的理念,根据现状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区段,实施街区的整体控制与引导。
规划地区总用地2491.65公顷,其中居住用地669.65公顷,占总用地的26.88%;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96.66公顷,占总用地 19.93%;工业用地211.12公顷,占总用地的8.47%。
“一心”为新区中心,是南部新区的公共设施集中的中心,以希夷大道和南一环路交叉口为中心的区域,集中了南部新区的 商业金融、商务公寓、文化休闲等重要设施。
三组团是以汤王大道和京九铁路为界,将规划地区分为三个组团,即西部工业组团、中部综合组团和东部综合组团。 “四轴”为沿希夷大道、世纪大道、古井大道和南一环路城市发展轴。希夷大道和世纪大道是从现状城区延伸出来的发展轴 线,也是联系规划区与城市的重要通道。 “四带”为沿东西向的凤尾沟、南北向的宋汤河、龙凤新河和京九铁路沿线绿化景观带。其中沿凤尾沟和凤新河主要为公共 绿地、街头绿带和滨水绿带,同时串联规划区的公园。京九铁路绿化景观带主要为生态防护绿带,通过成片的生态防护林带, 不仅有效阻隔铁路带来的噪音,同时也提高规划区的净化空气能力。
今天是 112年3月8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首 页 政务公开 建设动态 法律法规 全程代理 行政窗口 综合资讯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建设动态 >> 最新公告正文
亳州市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发布时间:2009-09-09 来源:建委 【 字 体 : 大 中 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地科学谋划亳州市城市发展,实施“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 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亳州市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予以公告,征求意见。请广大市民献 计献策,提出宝贵意见。
/structure/index.htm(亳州市建设委员会)
方案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次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药都大道以南,307省道以西,宋汤河以东,南二环以北,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4.9平方 公里。 二.规划定位 总体定位—亳州南部新城 现代之城:通过新区建筑空间组合、魏武大道和世纪大道以及科教功能区等设计,打造具有新兴产业空间,舒适的工作环境, 开放的公共场所,便捷的交通系统,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城。 生态之城:强调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以“和谐、节约”为主题构建生态社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模 式;生态化的交通模式与组织方式。 宜居之城:在对居住容量进行合理预测的基础之上,规划城南新城以中高档居住用地开发为主。逐步完善公建设施,通过街坊 社区的构想,药都特色营造,改善居住环境,融洽邻里关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彰显人文精神,使城南成为亳州至高品质的 宜居新城。 形象定位 新:新貌彰显。深入挖掘亳州城市特色,通过对空间活力的激扬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来呈现与老城遥相呼应的现代化新城景 观。 绿:绿色亳州。构筑生态网络,整合滨水空间,形成绿、水萦绕的生态亳州形象。 功能定位 南部新区将成为亳州市城区拉开框架、拓展空间的重要建设新区,其功能定位一方面有机延伸老城区的功能,另一方面积极拓 展新功能,使其成为亳州市南部新城区,主要发展工业、科教、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 三.规划结构 南部新区的空间结构确定为“一心、三组团、四轴、四带”。
2012-02-24 2012-02-15 2011-08-08 2011-03-04 2010-10-12 2010-03-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皖ICP备05010843
(功能结构规划图) 四.道路系统规划 本规划基本延续了上层次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专项规划所确定的路网格局,局部进行调整。道路网结构由主干道、次干道、支 路组成。整个规划地区道路网规划成较为规则方格网形式,主、次干道道路间距一般在400-700米左右,使道路能够发挥整体 效益,路网密度5.22公里/平方公里。
公告期限:2009年9月10日—10月10日。 信函:亳州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36800)注明南部新区字样 E—mail:bozhouguihua@ 联系人:王耀樟 (0558)5122730 详细请登录:/bbs/(亳州市政府,可建议留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