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课件


•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 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 帝城》等多首。
•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
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
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
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
崇高的地位。
8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 “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2] ,又 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 之称。
10
1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注释:群鸟高飞远去, 一片白云也飘走啦。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和我久久地相互看着永不满足的,
只有那站在对面的娴静的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厌:满足。
12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你答出来吗?
第一句划拉横线的“尽”,“闲”你体会到啦什么?
13
哈哈,我来告诉你。 我在“尽”,“闲” 中体会到啦一个字, 那就是“静”字。
小朋友们, 你答对啦了
吗?
14
15
16
17
18
19
20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 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 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 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9
21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应用了哪种修辞这两句诗应 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释:湖水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 谐,无风的洞庭湖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远望洞庭湖,就好像是白银盘里盛放着 一只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在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里的君山。
xiāng(相识)
6
7
•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 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 酒作诗,喜交友。
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
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
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
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
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
栩如生。

34
•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 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 “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 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 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 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 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 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 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 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 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 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 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 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 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 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 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 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 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 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 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 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 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 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 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 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32
【题解】
•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 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
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
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
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
1
2
tíng 亭 (亭子) tíng 庭(家庭) Tán 潭 (古潭 ) luó 螺(田螺)
ān 谙(谙达 )
3
近义词: 孤—独 旧—老 遥望—眺望
只有—唯独
4
反义词: 无—有 白—黑
好—坏 胜—败
5
jǐn(尽管)


jìn(尽力)
mó(磨刀)


mò(石磨)
huó(和面) hé(和气) hú(和了) xiàng(相片)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⑴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⑵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⑶ 江花──江边的花。 ⑷ 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31
• 【译文】 •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
久 • 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 • 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 • 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
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3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 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 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 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