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2.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 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 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 弦发声时的( B ) A.响度 C.音色 B.音调 D.振幅
3.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 声,是因为雷声的 (c) A.频率很高 B. 振幅很大 C. 响度很大 D. 音调很高
4.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 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B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例题2】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 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 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 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
解析: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 约是20次每秒到20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 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使从15 次每秒到50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 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 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
【例题1】一位女高音正在轻声为一 名放声歌唱的男低音伴唱,他们谁的音 调高?谁的响度大?
解析: 此题的目的是使同学们能正确区分乐音的 三要素. "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 指音调,因此女高音音调高,男低音音调 低."轻声"与"放声歌唱"则表明了声音响度 的大小,女高音响度小,男低音响度大.
二、从音调和响度的决定因素 上区分
用硬纸片在梳齿上缓慢划过,我们听到 的声音很沉闷;如果快速划过,我们听到 的声音就感觉很清脆。缓慢和快速改变了 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 所以声音的音调也听起来就有了高低之分。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 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用力敲桌子,听到声音大一些。 轻轻敲桌子,听到的声音则小一些。 用力敲和轻轻敲是改变了桌子的振动 幅度,也就是振幅,从而改变了声音 的大小。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例题3】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 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 件,这是为什么? 解析: 保养工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 的工作经验,凭借听敲打机车发出声音 的音调和音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就可以 较快的发现列车是否存在故障.
利用回声求解路程、时间和速 度等问题。 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 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三、特殊情况中的“高低” 和“大小”
日常用语里的“高”、“低”大部是指 音调,也有少部分指响度。比如著名歌 手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最后的高潮部 分,音调非常高,一般人是唱不上去的。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 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 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 细语”这里所说的“高”、“低”则是 指大小,就是声音的响度了。
=340m/s × 4s
S=710 m
对应训练
例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 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听到鸣笛的回声。 求此汽车的行驶速度。
对应训练
40m = V
x t
700m 70040=660m
t=S/v=1360m/340m/s=4s v=s/t=40m/4s=10m/s
本题中的“男低音”和“女高音”中 的“低”和“高”专指音调的高低。 由此可知“男声”音调低,“女声” 音调高。男低音放声唱歌说明响度大, 女高音只是为男低音伴唱,说明响度 小。所以答案是D。 通过本题还说明音调高的不一定 响度大,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例题练习: 1.夜深了,请把你电视机的 音量调小一些,这里是在调节声音 B 的( ) A.音调 C.音色 B.响度 D.以上都不是
我们都知道声音有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指声 音的品质,很容易分辨,但音调和 响度在区分上就有些难度。像蚊子 很小的“嗡嗡”的叫声却很刺耳, 而黄牛很大“哞哞”的叫声却很低 沉。这里就涉及了声音的音调和响 度这两个特征。那么怎样去辨别音 调和响度呢?
一、从概念上区分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有时也指 声音的粗细、清脆或沉闷等。生活 中一般用“高”、“低”来形容。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有时也指声 音的轻重等,生活中一般用“大”、 “小”来形容。
Company Logo
对应训练
例1、一个爬山运动员在山谷中对着山崖高喊一 声,4s后听到第一个回声,那么他离山崖有 多远?
解:声速是340m/s,单程时间是2s,所以 距离为:s=v×t=340m/s×2s=680 m
对应训练
例2、汽车以54km/h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 4s后听到了回声,求鸣笛时汽车到对面高山的距离。
例:在我国的一些俗语和成语中,有 很多都描写了声音的一些特征,比如我们 响度 经常说“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 音调 而“曲高和寡”指声音的_______。
注:“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很大, 几乎要把耳朵给震聋了,所以这里就 是指声音的响度。而“曲高和寡”是 指调很高,没有几个人能跟着一声唱, 所以这里就是指声音的音调。
5.人们常对一套音响设备评头论 足,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 要是指(C) A.音调和响度 C.音调和音色 色 B.响度与音色 D.音调、响度和音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 低 C.响度都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 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例:用力拔动琴弦和轻轻拔动琴弦是为 响度 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吹笛子时, 我们通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来改变笛声 音调 的__________。 用力拔动琴弦,用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大, 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笛子发声是靠空气 柱的振动,用手指堵住不同的孔后就改变 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空气振动的快 慢,达到了改变音调的目的。
对应训练
汽车的速度为54km/h,换算成m/s为: 54×1000m/3600s=15 m/s 15 m/s×4s=60m S S
2S - 60=340m/s × 4s S=710 m
解:(1)汽车的速度为54km/h,换算成m/s为: 54×1000m/3600s=15 m/s (2)4s后,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5 m/s×4s=60m (3)声速是340m/s,声传播的距离为:(2S- 60)m
填空题: 1.生活中常说“响鼓也得重槌敲” 响度 中的“响”是说声音的_________;在 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 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 音调 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2.声源发声时,声音的响度跟声源 振幅 振幅 振动的______有关3."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 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 音调 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 音色 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 不同.
解:(1)声音行驶的总路程为:700×2-40=1360m
(2)声速为340 m/s,
时间为;t=S/v=1360m/340m/s=4s 即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4s (3)汽车行驶的路程为40m,则汽车的行驶速度 为:v=s/t=40m/4s=1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是固定不 变的。但响度却发生变化。因为响度还 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坐在教室的前排和 后排的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就 不一样。前排可能觉得老师声音很响亮, 后面的学生则觉得可能稍小一些。我们 向远处的人喊话,常把双手做成喇叭型, 就是为了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 使响度增大。
例: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 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 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 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 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 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 音调高,响度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