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旧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实践
摘要:在改扩建项目中,对于利旧的部分,从资源利用的可行性、技术支持、经济可行性、升级配套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利旧改扩建项目与新建项目的工程管理方面的不同,执行相应的有效管理,形成适合利旧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体系。
关键词:改扩建项目;利旧;工程管理;技术配套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096-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以较高的速度进行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大幅的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传统工业企业,由于厂房和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已经无法在现有的城市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搬迁和利用旧设备,使其与新技术和新建企业实现配套使用,是很多工业企业面临的问题[1-3]。
利旧改扩建项目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节省固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储备,可缩短生产准备时间,使企业提前投产[2-4]。
在生产技术发展更新换代过程中,大量采用改造再利用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具有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3-6]。
1 利旧改扩建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1.1 改扩建的必要性钢铁工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目前,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全规模、高品质和多品种求生存,是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指导思想。
同时,钢铁企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产品的制造成本低、产品的性能卓越性和针对性以及产品交货期的长短上。
在利旧改扩建搬迁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原有设备是可以满足工艺操作条件而进行再利用的,从而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到更低的水平,以更短的升级改造期,以更短的交货期为不同的顾客提供所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1.2 利旧项目的特殊性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大幅的调整。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工业企业,在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同时,在综合成本限制的条件下,需要对其现有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利用,和新建生产线实现配套使用。
利旧的改扩建项目,从筹备初期就存在了与新建项目很大的特殊性。
2 利旧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管理难点
2.1 利旧设备相关资源的管理定点定位管理:拆除的旧设备根据图纸和合同要求进行统一的检验和登记,并记录储存位置,确保利旧设备完好无损,各种配件应统一进行拆除,同时做好书面移交记录和影像资料存档。
已拆除的利旧设备和拟不回收的设备及相关配件应分别存放在指定位置,拆除现场应及时整理,防止彼此混淆,
导致后期安装发生配件丢失或错配。
设备安装维护管理:施工安装设备完成加电后,进行本机测试问题出现较多,利旧设备几经搬迁转移周折,设备板件损坏或光口测试指标不能达标,造成建设过程中,责任无法界定,更换板件等部件可能会因定货周期而影响工程进度。
设备档案及资产管理:需要在工程建设开工前,制定规范该利旧设备资产管理办法,有效指导工程建设和工程验收。
建立利旧设备管理办法目前在于规范流程管理,减少旧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核对、调拨、安装、测试及再次验收时间,探讨缩短使用利旧设备的网络调整工程建设周期。
2.2 涉及利旧部分的技术支持的管理设计与设备的配套问题:在技术升级过程中,要考虑旧设备的功能实现。
要考虑新技术在旧设备配套应用中的稳定性,是否可以满足产品和质量的要求。
在已有设备技术条件下,新技术与设备功能契合程度是否可以实现预期的升级效果,是否可以避免设计和计划的缺陷或错误,比如因设计多次变更修改,使正常的施工安装秩序被打乱,实施计划与实施环境条件与理想的安装条件发生较大偏差。
标准与设备现状的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设计变更、标准修正等问题,造成已有设备不能同时达到多个设计要求,设备订制不按规范变更管理程序管理变更,使得设备管理无法形成闭环。
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问题:对于生产过程,技术的可行性、工艺的可靠性、工艺流程的合理性是设有标准和基准的,这些标准的
准确性和执行的完整性是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和产品生产成本
或工艺成本的。
因此,生产能力的协调与设备的配套、设备的可靠性与灵活性、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维修性、设备的经济性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是在设备管理及安装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3 利旧改扩建项目管理的控制对策
原则上,利旧改扩建项目要做到符合生产经营的要求、满足生产工艺实用和能力协调配套、符合设计规定,做到项目实施工作到位,避免误差和失误。
3.1 设计与技术配套方面: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合理确定技术档次,避免功能过剩,贯彻效用原则,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生产效率高的设备,使项目改造达到更合理优化的目标。
从工艺技术角度来进,是否可以进行利旧,需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相应的配套准备:3.1.1 新旧工艺的可靠配套性,对于改造后的技术和工艺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否可以实现配套工作,并具有技术稳定性;增加设计咨询单位,对设计院提供的设计进行审核前后工序及各工段设备能力是否配套,是否满足升级后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设备的寿命是否符合经济性要求等。
3.1.2 检验工艺流程是否合理。
在改扩建项目中通常所进行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程度会受到已有设备的技术水平限制,因此所产生的在材料、精度、技术条件等方面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最终是否能够满足新的产品品种开发和技术要求需要进一步检验。
3.1.3 检验利旧设备的应用是否可以保证其工艺对产品质量的
要求,主要通过和实际情况进行核实,分析其对产品的质量的影响;检查利旧所产生的工艺适应性,即考察项目所采用的工序是否与材料,工艺具有稳定的适应性和可调节性。
3.1.4 检验利旧部分对拟实现的技术水平的影响程度,即分析改造技术可以使项目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的提升幅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幅度。
3.2 施工与安装管理方面由于利旧改扩建项目,存在新设备新系统和旧设备的匹配问题,因此,在土建设计,工艺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环节进行仔细审核,设计的合理化及供货时间,土建施工质量及进度,安装质量及进度,调试进度等均是工作的重点。
利旧设备安装顺利与否,是影响整个项目能否按计划进度推进的关键点之一。
对此,需要保证在设计审核和利旧设备的准备期间仔细核查,保障其安装时,与其它配件相配合,设备功能可以实现,这也是利旧改扩建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
遵照现场管理办法实施现场管理,严格按项目目标进度,协调技术与施工,保障需要利旧的设备材料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保障项目整体的执行进度不发生较大的偏差。
3.3 利旧部分的资源管理在项目生效前,制定相关的项目现场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做到计划化、系统化、规范化。
3.3.1 合同及文件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做到每一个利旧设备资料均有自己的明确位置和文件档案。
在项目具体实施或有相关的利旧内容变动时,随时确定其实际情况,并记录其相关变动内容。
3.3.2 检验和储存管理:对于项目涉及的关键利旧设备,进行检验,并进行相关部件的检验和储存。
由于建设周期较长,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结语
目前,经济技术发展迅速导致设备技术和工艺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因此利旧改扩建项目如何合理分析利旧设备的综合应用的因素,并结合制度化的项目管理,合理的现场协作,是科学利旧改扩建项目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和兰.项目成本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1,9(6):17-23.
[2]荆云.浅谈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3,32(2):87- 89.
[3]蔡昱.浅谈降低项目物资成本的方法和途径[j].价值工程,2012,31(14):19-20.
[4]闫培科.新形式下之工程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2,31(27):112-113.
[5]攀明理.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设计管理的协调的重要性探讨[j].价值工程,2012,31(17):60-61.
[6]张心明,许世俊.加强施工现场的工艺管理[j].现代制造工程,200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