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制度1.doc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制度1.doc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制度1师范附小卫生工作制度一、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长:汪顺新副组长:姜民高志水宿传璋李春组员:董宜芝李洪涛栾红刘洪伟刘海霞孔凡悦刘秋芳工作小组:组长:姜民副组长:李洪涛栾红刘秋芳组员:董宜芝刘洪伟刘海霞孔凡悦张明洁李新华赵炜刘玉霞石秀华孙晶乔新民王本阳雷立云刘涛及全体班主任二、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章办事。

2.每学期(学年)卫生工作要有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汇报。

3.做好学生眼保健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指导、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4.积极做好门诊治疗工作,对急症病人的抢救处理要认真,转诊要及时。

学校应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药品对学生的外伤能及时处理。

5.搞好学生的每年体格检查,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建立学生病假、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6.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当地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转诊工作,严防扩散传染。

7.认真开展健康教育,上好健康教育课,向少年儿童传授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8.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每学期出4-5期黑板报或卫生保健教育专栏。

9.室内外卫生打扫工作做到每日两小扫,每周进行一次个人卫生检查,并及时评分,公布成绩,对卫生好的班级和部门要给予表扬、鼓励。

10.学校要健全晨检制度,坚持对住宿学生实行晨、晚查检制度,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应密切注意观察并及时送医院检查就医,同时通知家长和班主任。

11.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常剪指甲.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

12.抓好校园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吐痰,不乱扔纸屑、瓜皮、果壳。

学校卫生室规章制度1.把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放上议事日程,定时,定人,定内容,根据不同的季节,因时施教,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努力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

2.抓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努力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定时进行预防接种,做好每学年一次体格检查工作并做好慢性病,传染病的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卫生室药品采购,储存,发药记录工作。

3.加强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监管力度,严格杜绝食物中毒事件。

4.进一步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并做好检查,评比工作。

5.保证学生有足量饮水,督促做好饮水保洁工作,杜绝喝生水。

6.指导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每月开展一次红十字会员会务知识及紧急救护知识培训,每学期开展一次,红十字骨干会员评比活动。

7.满腔热情对待师生,提倡微笑服务,做到耐心询问病情,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处理病情,必要时及时送医院,并填写好处理情况登记表。

8.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沟通,疏导,让学生有说心里话的空间。

9.做好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根据季节变化,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出好黑板报及健康专栏宣传。

10.规范各类健康教育资料保管积累,包括"六病"检查,预防接种及各类体检结果。

卫生宣传制度1.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向师生进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健康教育、卫生知识、预防疾病、安全与卫生、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宣传。

2.每年三、九月份为视力保护宣传月,利用家长信、学校及班级板报搞好保护视力的宣传。

3.五月八日为世界红十字日,根据每年世界红十字日的主题进行会务知识及有针对性的宣传。

4.每年九·二○为全国爱牙日,要大力宣传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刷牙,人人刷牙、天天刷牙、早晚刷牙。

5.学校根据季节易发的常见病、传染病,每月要出一期板报,每两周进行一次卫生讲话。

6.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卫生知识讲座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录象片;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7.每年四月七日,为世界卫生日,根据每年的主题搞好主题宣传。

8.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9.定期做好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安全与卫生制度1.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工作和休息,不在校园内喧哗吵闹、聚赌。

2.爱护公物,不乱拿公家的东西,节约用水用电。

3.积极做好校园绿化、净化、美化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饮料罐、杂物,不乱倒污水、茶渣、不随地吐痰。

4.不乱倒垃圾,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垃圾屋里。

5.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得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不在校园内饲养家禽家畜。

7.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严防溺水、触电、车祸等事故。

8.不做危险活动,不玩危险游戏。

严禁学生爬墙、爬树、爬门、爬窗、滑梯,严禁学生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学生携带利器、玩具枪其他危险物品到学校玩耍。

9.注意交通安全。

不在公路上骑单车载人,不在马路两旁追逐、玩耍;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10.没有家长的同意或大人的带领,不到溪边、河边、游泳池里游泳。

11.注意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

做到不吃不洁食品,不在校外地摊上买食品。

12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密切跟踪接触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卫生健康检查制度一、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制度1.学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到校后由值日班委负责检查衣着穿戴、手脸、指甲、头发等个人卫生及健康情况。

2.发现学生有病情应及时向班主任或卫生保健教师报告。

二、班级卫生整洁制度。

1.教室布置应力求朴素、大方,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

2.课桌椅要排列整齐,保持清洁卫生,根据学生身主排定座位,近视或听力较弱的学生,座位可照顾排在前面。

3.学生座位实行左至右,每二周依次调换一次,坚持每天两次做好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

4.学生学习,书写时坐姿势要求端正,做到眼离书本一尺,手握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

5.按时下课,下课后不留在室内做作业,应到室外远望绿色物体或些不剧烈的活动,防止眼睛过度疲劳,保证谭间休息。

6.严禁随地吐痰,乱毛纸屑杂物,保持室内整洁卫生。

7.每天坚持打扫卫生,扫地时应先洒水,尽量减少尘埃飞扬,经常擦洗门窗、桌、椅,保持窗明几净。

8.每班应设针线包,随时缝钉钮扣,保持穿戴整洁,不要不穿拖鞋穿背心在教室上课。

三、环境卫生分片包干制度。

1.每学期开学时,德育、总务处协调同卫生人员负责划分班级卫生包干区,画好包干平面图,公布执行。

2.值日生每天上下午应清扫好包干区环境卫生。

3.地面保持清洁,没有纸屑、杂物、果皮和痰迹。

4.发现乱扔清洁,没有纸屑、杂物、果皮或随地痰者,值勤学生有责任劝阻,并责令打扫过道干净。

四、班级值日生制度。

1.班级值日生每天上午下午提前半小时到校,开教室门、窗,整理好课桌椅,清理教室及公共环境卫生。

2.负责检查班级卫生督促同学不乱扔纸屑、杂物、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有脏物就扫,保持环境清洁。

3.上下午放学后立即清理字纸篓、痰盂,打扫教室和包干区环境卫生,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地点(垃圾箱)内,关好教室门窗。

五、检查评比制度。

1.环境卫生检查。

(1)环境卫生由学校每天值日教师及值班学生进行检查,把检查结果评分列入日评比表,作为班级评比的一项内容。

(2)课间由值日教师检查班级学生自觉遵守卫生制度情况,发现室内或公共包干区不卫生的班级,立即通知班主任或班级值日班委组织打扫干净。

(3)下午超过检查时间,尚未搞好班内或环境卫生的班级,就列为不卫生的班级。

(4)发现有乱丢纸屑.杂物或随地吐痰的值勤督导员有责任劝阻。

责令其打扫干净,并可适当扣班级卫生分数。

2.清扫及检查时间要求教室.过道.校园包干区每天清扫三次,分别在早读前、中午、下午放学后清扫,由值日学生进行全校性的检查,检查后由值周老师.值日老师进行总结性检查打分、公布。

打分采用百分制。

3.检查评比标准及检查评比内容。

一是地面干净:无杂物、无纸屑。

二是门窗洁亮:无污点、无印迹。

三是墙壁与黑板:无脚印、无乱涂画。

四是天花板与灯管:无蛛网、无灰尘。

五是班级课桌椅:清洁,排列整齐、干净。

六是室外环境卫生区地面干净、无卫生死角、无水迹。

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制度1.学校要有防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把防近工作做为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三好学生条件之一。

2.学校每学期的家长会要有关于防近工作的相关内容。

3.每学期初、学期末要进行视力检查统计,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学生视力变化情况。

4.班主任要掌握学生视力动态,把防近的重点对象通知家长,并得到家长的配合。

5.卫生室要做到视力分档防治,有计划采取综合措施,使新发病例得到控制。

6.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缘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7.保证眼保健操时间,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做到“姿势端正,穴位准确”。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用烟卫生习惯。

8.学生看电视每周不超过二次,每次不超过50分钟,电视与眼距离要超过2米远。

9.保证学生课间有十分钟休息时间,学生课间休息时应当走出教室进行课外活动。

进行远眺或凝视,使眼内肌肉放松和休息。

10.对于能认真组织学生并保证做操质量的教师期末给予奖励。

在停电时要由当堂任课教师指导,卫生员领做。

抽查时有二次以上未按要求做操的,期末评估降一等。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一旦疫情发生,应随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反馈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转送)。

3.对教室、宿舍、办公室、图书馆、各种功能教室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定期消毒,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并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畅通。

4.学校要健全晨检制度,坚持对住宿学生实行晨晚查检制度,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应密切注意观察并及时送医院检查就医,同时通知家长和班主任。

5.教育学生爱清洁、讲卫生。

做到不吃不洁食品,不在校外地摊上买食品,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6.疑似传染病的病人经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休学住院治疗,待病愈后并凭医院证明方可回校上课。

7.强健康教育,培养卫生习惯,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8.认真学校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传染病预防接种。

9.密切跟踪接触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