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洛江中学生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稿预防艾滋病的最根本目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和性病、保护人类健康,艾滋病虽不可治,却可预防。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习惯,因而预防艾滋病毒感染是完全可能的。
对个人预防来讲要做到:(1)预防“性”传播。
(2)预防血液传播。
(3)预防母婴传播。
(4)不对艾滋病毒传染者的歧视行为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机体丧失免疫力状况下发生的一系列疾病。
艾滋病毒(HIV)体积很小,它直接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很多国家,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新瘟疫”二、艾滋病的主要症状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之间的潜伏期,可由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它的潜伏期主要看人体的免疫功能、体能和感染的途径、种类有关以及在感染病毒后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因素。
三、艾滋病的传播由于艾滋病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等体液中,它的传播条件必须有大量传染性活体病毒进入易感者体内,已经证实的3个传播途径为(1)性接触(2)血液(3)母婴研究证明,一般的日常生活不会感染艾滋病,比如:咳嗽、拥抱、礼节性接吻、游泳、一同进食共用饮具、浴盆、艾滋病的泪、唾液、汗液、尿液、粪便等只要其中不混有血液或类性物所含的毒量就很少。
四、艾滋病的预防据观测报道,全球累计感染HIV人数达5780万人,已有2千多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不可治,却是可以预防的。
要有效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来阻断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
对个人预防来说,要认识有关性病的基础上做到预防性传播,预防通过被污染的血液传播和有可能引起血液传播的途径,比如:理发、美容、改身、穿耳、修脚所用的刀具、针具、体育运动的外伤及打架斗殴的流血外伤,吸毒时共用注射针头,因为只需少量的血就能引起艾滋病毒的传播。
研究证明,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接触还会传播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行为。
有关水痘的相关知识一、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病毒感染易感者引起的一种以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
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潜伏再发表现为带状疱疹,该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对一般的消毒剂均敏感,比如8.4、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发病年龄以1-6岁较多,6个月以下婴儿少发病。
在临床上一旦感染水痘则不能入学、入托还需家长陪护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二、水痘是如何感染的我们说水痘感染给人,在流行病学上讲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我们说传染源只有病人,这包括患水痘的病人也包括带状疱疹患者,自发病开始一直到结痂完全干枯(不是脱落)均有传染性。
病毒经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如果是孕妇分娩前数日感染水痘病毒,可感染给胎儿。
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到达网状内皮系统继续复制的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液行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引发皮肤上皮细胞发生膨胀,细胞液化,组织液渗入成水疱,内含病毒,以后由于炎性细胞及组织残片增多,浆液由清澈渐变混浊。
继发感染后可变为脓疱。
疱疹下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和白细胞浸润。
使基底周围形成小红晕,由于病变表浅只涉及表皮,脱痂后不留下疤痕。
粘膜病变与皮肤病变相似,个别病例可有内脏损害如脑、肝、脾处可见坏死性病变。
患水痘后,病毒可潜伏于三叉神经节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如寒冷、创伤、放射治疗),潜伏期病毒可被激活,沿神经纤维向下扩散蔓延引起皮肤病变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
三、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我国目前尚没有详细的水痘流行病学资料,但水痘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在菲律宾1991年约有5万例,美国每年几乎有300万例水痘,95%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一般呈散发,集体儿童机构可以暴发。
四、水痘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2-21天。
平均14天。
该病起病急,幼儿症状常不明显,开始即见皮疹。
年长儿常有发热,可达39-40℃,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上呼吸道症状一般持续1-2日。
在起病当日或第2日出现皮肤损害,初起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很快变为水疱疹,直径0.3-0.8mm水滴状小水疱,其周围有红晕。
24小时内水疱液体变混浊,易于破损,疱疹持续3-4日而后结痂,痂盖于5-10日脱落,短期内留有浅疤。
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内分批出现,每批皮疹的发展均有以上的过程,因此,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
皮疹有瘙痒感。
主要见于驱干与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也就是靠近心脏的皮疹多远离心脏的皮疹少,为水痘发疹的特征之一。
皮疹数量不一,多为数十个,多可达数百个。
据统计水痘患者发生水泡疹的平均数量为200-300个、个别患者可多达500个。
皮疹愈多临床表现愈重。
通常粘膜水痘疹可发生于口腔、眼结合膜、外阴部等,破溃后可成浅溃疡,有明显疼痛,但可迅速愈合。
若疱疹发生在角膜,则对视力有潜在危险。
少数呈重型,见于体质虚弱幼小婴儿,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进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如风湿热或肾病患儿)患水痘时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
临床表现疱疹数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少数患儿发生恶性紫癜,多发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坏死性病变。
先天性水痘,发生在出生后5-10日内,是由于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病情常较严重,病死率可达20%。
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局部皮疹若被抓破,可继发化脓环菌感染引起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甚至发生败血症。
原发性水痘肺炎,多发生于出疹后2-6日,临床症状较重,X线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可持续6-12周。
极少见的是脑炎,多发于出疹后3-5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可有昏睡,惊厥。
存活者15%有永久性后遗症,如癫痫,智力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五、如何诊断: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全身症状轻,典型的水滴状疱疹,同时见有斑丘疹、水疱与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等,即可诊断。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正常。
3、水痘发病3日以内,取水疱液接种人胎羊膜细胞组织培养,常可分离出病毒,咽分泌物及血液也可分离出病毒,但阳性率较低。
4、自新鲜水痘底取材,刮片、瑞氏染色,可找到多核巨细胞与核内包涵体,可作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5、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在恢复期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6、但主要还是靠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做诊断。
六、如何预防?前面我们已说过水痘病毒对处界抵抗力弱,并且知道了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当你家里出现水痘病人时应该将患者隔离,至少须隔离至皮疹结痂或不少于发病后2周,陪护的家人或是与患者接触过的易感者也应至少医学观察21天,室内应通风,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用消毒液清洗患者的衣物、被褥,用过氧乙酸熏蒸、含氯消毒液雾化喷洒。
当然这一切都属于被动的作法,目前国内已有疫苗可以预防水痘的发生。
效果很好,反应也是很轻微的。
但疫苗价格也是相当的昂贵的,主要针对1岁以上儿童,小于13岁的儿童与13岁以上儿童用法不同,小于13岁的接种1次,大于13岁的接种2次,2次时间间隔6-10周也就是一个半月到2个半月。
,也可用于接触过患水痘的儿童的儿童,接触72小时内接种疫苗仍是非常有效的。
近期是水痘的高发季节,水痘的传染源主要是水痘患者,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病人所接触的物品。
潜伏期14至17天,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全部有传染性。
将患病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是预防水痘主要手段。
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在家中休息2至3周,直到结痂脱落后,持医院病愈证明方可上学。
3、加强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
、4,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密切注意观察其他学生变化,尤其与患病学生接触密切的嘱其在家饮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预防。
6、每天多饮白开水,绿豆汤等。
希望各班主任密切观察本班学生情况,出现学生发热等情况及时嘱其就医,并上报校医室。
七、治疗:一般护理:本病传染性很强,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起码至皮疹全部结痂。
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
病儿皮肤应注意清洁,由于皮肤瘙痒,防止抓伤,应剪短指甲,带手套。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对有皮肤破损者,可外涂10%龙胆紫;皮肤搔痒者,可涂2%石碳酸液或炉甘石洗剂等;若疱疹破裂,可涂搽新霉素软膏。
水痘应用阿司匹林者有增加瑞氏综合征的危险。
故一般不用水杨酸制剂,可选其它药物或物理降温。
皮肤有继发感染,或合并肺炎、败血症者,可分别选用磺胺或抗生素等。
若合并脑炎者,可按乙型脑炎治疗。
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一般禁用。
如水痘合并严重并发症,如脑炎右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应用激素,以减轻症状提高治愈率。
抗病毒药物:病毒唑(virazole, Ribavirin)口服,利巴韦林肌注或静滴,无环乌苷(Acyclovir):口服或静滴。
局部外治:若痘疹穿破流水,可用松花粉撒患处。
痘疹溃破,可用青黛膏(青黛60g, 煅石膏、滑石各120g, 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
研细末,和匀,用麻油调搽)。
吸烟的危害“控制吸烟,从受益、形成风气、造福后代”,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学博士关防平的题词,卫生部长陈敏章也提出了“控制吸烟功在当代,得泽千秋“的口号。
早在1993年,医学权威就提出空气中的烟草雾是“A”级致癌物,特别是肺癌被动吸烟也可以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冠心病等多种疾病。
让我们来仔细探讨吸烟有害的原因。
(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份烟草雾是“A”级致癌物在燃烧的烟草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及各种生物碱,胺类、腈类、醇类、酚类、烷烃、氮氧化物和重金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很广,给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1、尼古丁: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主要的成瘾源,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燥,不适、恶心、头痛、渴望吸一支烟以作补充。
一支香烟中含尼古丁1。
5-3mg,在燃烧的过程中约被人体吸收约20%,25%被烧时破坏,5%残留在烟头内,40-60 mg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人。
尼古丁可以引起胃痛、胃病。
尼古丁可以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
尼古丁损害支气管粘膜,引发气管炎。
尼古丁可毒害脑细胞,致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每支香烟在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20-30 mg,若许多吸烟者聚集在拥挤的房间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可达接近煤气中毒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