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内审检查表(按部门)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⑶在输出文件中已规定或引用、评价产品接收准则?
⑷输出文件能够满足采购、运作、需要?
⑸在输出文件中已规定与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
(如操作、贮存、维修和处置的要求)?
⑹已确保输出文件完整、准确、协调、统一、清晰?
10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1.对于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是否存在更改的情况?一般在合适发生更
4.公司是否有相应文件对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进行管理?
审核员:
部门负责人:
第 2 页,共 2 页
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内审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负责人:
审核方法
提供危险源因素调查与风险评价表与环境因素登记及评定表
2 7.1.6 组织的知识
1.本部门的知识主要包含哪些? 2.知识是如何进行存储和利用的?
如培训资料,个人经验等
3 7.3 意识
员工是否知悉公司的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质量目 标?危险源、环境影响等
提问通过什么方式去宣传、管理体系方针与目标
受审部门:
内审员:
审核日期:
参考文件:管理手册;体系标准;制造部体系流程以及相关工作指导
序号
标准条款与内容
要求
6.1 应对风险与机遇的措施 1.是否有识别本部门的风险与机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1 6.1.2 环境因素
2.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是否有进行登记?
6.1.2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3.本部门是否有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4 7.4 内外部沟通
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内外部沟通的?
现场提问
5
7.5 成文信息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本部门主要有哪些体系文件?文件是否有得到有效保持?
提供主要文件信息以及描述文件管理情况
6 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7 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1.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否存在?如存在,其设计、信息来源、开 发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2.在设计开发前,组织的市场调研活动是否充分、广泛并形成文件 (如市场调研报告)? 3.谁提出产品设计开发建议?谁决定产品设计开发?其决定的依据 是否充分、可靠? 4.产品设计开发策划结果是否形成文件(如设计开发计划)?所形 成文件是否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及应开展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动?是否明确了各有关部门、成员的职责、权限? 5.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接口是否明确、合理,并实施了 有效管理,确保了有效沟通? 6.参加设计和开发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是否具有工作所需 的充分的资源和信息? 7.7.设计和开发策划所形成的文件,是否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 及时予以更新,保持其适宜、有效性?
4.是否保存有更改的记录?
1.是否有保管顾客技术资料、样品、商标、知识产权、顾客信息
等?
2.部门是否对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识别、验证、保护和维
11 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护工作?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是否有丢失、损坏等现象,是否报知顾客或
外部供方,并进行记录?
9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1.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有哪些?这些文件是否得到事前确定?是
否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这些文件在发放、实
施前是否得到具有资格的人批准?
2.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文件,是否满足下列要求:
⑴每一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都有明确、齐全的文件?
⑵每一输出文件都能满足输入要求?
改?
2.更改的流程是什么?是否对更改情况进行了评审、验证和确认?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了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和交付带来 的影响?在更改实施前是否得到批准?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3.设计和开发更改是否对关联文件同步更改,以保持一致?更改信
息是否已传递到更改实施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
文件编号:Q/HC-T-R004
版本:A/0
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 符合 □不符合
第 1 页,共 2 页
序号
标准条款与内容
要求
审核方法
8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1.在形成设计开发的结果各阶段,设置了哪些评审点?各评审点的 评审内容是否明确和系统?各评审点采取了哪些适宜的评审方法? 2.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是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 3.评审未通过时,组织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 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计阶段? 4.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达到: ⑴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⑵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5.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果涉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是否设置验 证点?各验证点验证内容是否明确? 6.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验证是否在与实际使用的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情况相似的情况下进行?验证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已满 足规定要求?各验证点验证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有记录并予保持? 7.验证时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 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8.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内 容,是否围绕着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进行?设计确认是否在规定的 使用条件下进行?设计确认方式是否适宜? 9.对设计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已采取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 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10.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1.对应策划,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资料是否充分、适宜?是否有相 关记录? 2.对应策划、输入资料,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出资料有哪些?是否充 分?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是否有相应清单? 3.设计和开发输入文件是否包括下列项目: ⑴产品的适用性要求(如性能和功能等)? ⑵新产品预计产量、成本、价格目标、投资预算及新产品投放市场 要求提供2-3份项目资料,核实资料是否齐全 的目标? ⑶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有没有遗漏)? ⑷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⑸其他要求(如使用条件及限制、配套的材料、零件开发的材料、 工艺要求等)? 4.是否对输入的资料进行了评审,以确认资料内容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