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准则

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准则




针对失效形式:零件表面破坏 典型零部件:齿轮、轴承、链等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六、振动稳定性准则

共振:当机器的自振频率与周期性干扰力变化频 率相同或整数倍时,就会发生共振,此时振幅急 剧增大,导致零件破坏或机器工作条件失常等 振动稳定性:机器工作时振幅不能超过许可值
三、机械零件设计过程

零件设计时的共性: 受力分析、 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设计计算
工作原理、结构、 类型、应用场合

过程: 1、拟订零件的设计简图 2、确定载荷的大小及位置 3、选择材料 4、根据失效形式选用判定条件,设计出零件的主要参数 5、绘制零件工作图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七、耐热性准则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一、机械零件常见失效形式
失效: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不仅仅指 破坏 常见主要失效形式有: 断裂:如轴、齿轮轮齿发生断裂 表面点蚀:工作表面片状剥落 强度问题 塑性变形:零件发生永久性变形 过大弹性变形 刚度问题 表面破坏 耐磨性问题 过大振动和噪声、过热等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四、材料选择原则

使用要求:使用环境、载荷性质、结构、重要程度... 工艺要求:零件及其毛坯的形状、批量、加工方法... 经济要求:材料价格结合加工费用、材料利用率...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6-5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和标准化
一、工艺性
50 kN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三、强度准则

机械零件工作能力的最基本准则 强度:材料抵抗断裂或残余变形的能力 强度准则:工作应力≤许用应力 σ≤ [σ] 或 τ≤ [τ]
正应力: [ ]
lim S
lim S
极限应力
剪应力: [ ]

典型零部件:轴、蜗杆等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五、耐磨性准则

耐磨性:零件抗磨损的能力 磨损是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影响磨损的因素包括载荷的大小和性质、滑动速度、润滑 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 具体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冲 蚀磨损、微动磨损 耐磨性准则: P
针对失效形式:断裂、疲劳破坏、残余变形
典型零部件:轴、齿轮、 带轮等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四、刚度准则

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刚度准则:实际变形量≤许用变形量 倾角条件:θ≤[θ]
弯曲刚度:挠度条件: y ≤[y]
扭曲刚度:扭角条件:j ≤ [j]

针对失效形式:过大的弹性变形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二、热处理方法
1 2 3 4 5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热处理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热处理比较
1 退火

温度 保温
降低硬度、提高韧性、细化晶粒、 消除内应力
用于处理低中碳钢,代替低中碳钢 的退火。提高硬度,增加韧性, 易 于切削,减少应力


针对失效形式:高温引起的润滑不良、蠕变

典型零部件:蜗杆、齿轮、滑动轴承等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6-3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一、载荷
二、应力
三、极限应力
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一、载荷

载荷:作用于零件上的力或力矩 工作载荷:机器正常工作时所受的实际载荷
加热
退火(炉冷) 淬火 正火(空冷) 回火 时间
2 正火

3 淬火(蘸火)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但内应力增大,会发脆,应再回火
4 回火


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以获得零件所需的性能,提高韧性 低温回火:高强度、高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 中温回火:高弹性、硬度中等 高温回火:强度、塑性、韧性都较好(调质——淬火+高温回火)
机 械 零 件
通用 零件
联接件:螺栓、键、花键 支承件:轴、轴承
其它:联轴器、弹簧、机架
专用零件:水轮机叶片、活塞、曲轴,飞机螺旋桨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二、机械零件设计基本要求
1、满足功能要求,能够准确实现预定的功能 2、工作可靠,在预定的工作期限内不能失效 3、经济性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表面增硬,芯部韧 表面淬火法(火焰加热、感应加热…)
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氰化...)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三、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强度:

D
弹性极限: P
B
p
C S
E
抗拉强度: B
B
屈服强度: S(0.2)

有限寿命区 无限寿命区

rN
N
N0
r
N

各种材料的r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取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四、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lim [ ] S
lim [ ] S
许用应力
极限应力

许用应力:设计零件时 所依据的条件应力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结构笨重 安全系数↓→许用应力↑→不够安全

灰口铸铁
与材料性能有关
脆性材料取强度极限B(B)

B
玻璃钢
e
D
B p C S B E

塑性材料取屈服极限 S(S)
A
e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2 变应力下的极限应力

疲劳极限:依据防疲劳断裂的准 则确定 材料经过N0次应力循环不发生破 坏的应力最大值r(r)
这些标准在机械手册中可以查到,我们应学会查手册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6-5 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
一、公差

公差系列
等级:1-18级,1级最高。
常用4-13级,一般自由公差12-13级,加工件6-9级。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许用应力确定
1 查许用应力表

根据实践经验制成表格选取
2 部分系数法 S=S1S2S3

S1:计算载荷和应力准确性系数(1~1.5) S2:材料的均匀系数(铸铁:1.5~2.5,钢:1.2~1.5) S3:零件重要性系数(1~1.5)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五、机械零件现代设计方法


优化设计:
模拟设计:
CAD/CAM
有限元 优化与仿真结合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6-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
一、机械零件常见失效形式
二、工作能力准则 三、强度准则 四、刚度准则 五、耐磨性准则
六、振动稳定性准则

n
F

例如轴可能的失效形式:
断裂、塑性变形、过大弹性变形、共振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二、工作能力准则




工作能力:不失效条件下零件的安全工作限度 这个限度通常是以零件承受载荷的大小来表示,所以又 常称为“承载能力” 如: 吊钩最大起重量——50 kN 工作能力或承载能力——50 kN 工作能力准则:衡量零件工作能力的指标 对零件设计,针对其主要失效形式选择适 合的工作能力准则进行设计 具体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 则、振动稳定性准则、耐热性准则


名义载荷:理想工作条件下的载荷
计算载荷:作用于零件的实际载荷,考虑各种附加载荷

计算载荷=K ×名义载荷
载荷系数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二、应力


静应力:不随时间改变或变化缓慢的应力 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的应力 变应力:稳定变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不稳定变应 力(非周期性循环变应力)
A
e
硬度:




HBS:布氏硬度 硬度机压头为淬火钢球,不能测太硬的材料,一般HBS<450 HRC:洛氏硬度 120º 金刚石锥体,载荷150kgf,不能测硬、脆的薄层零件 HV:维氏硬度 136 º 金刚石四角锥体,载荷小,5-30kgf 三种硬度单位之比较: HV(维氏) ≈ HBS(布氏);HRC(洛氏)×10 ≈ HBS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第6章 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6-1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6-2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准则 6-3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6-4 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6-5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和标准化
基本要求: 掌握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掌握许用应力、安全系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及性能
r
t

max min m 2
min max
r 1 ~ 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
静应力


m
应力表达: +1( +1 ) 最大应力: max 最小应力: min 应力幅: a
t
平均应力: m
循环特征: r
max min m
对称循环变应力

应力表达: 1( 1 ) 最大应力: max 最小应力: min 应力幅: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