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药(原料)申报流程

新药(原料)申报流程


生产现场检查
国家局认证中心通知申请生产现场核查时,准备好一批工艺验பைடு நூலகம்规模用起始 物料,以迎接国家局认证中心的现场核查,核查同时抽取一批样品。
注:化药 3+6 类,原料直接报生产, 制剂要看具体品种:如果是口服固体制剂,制剂国家局临
床批件,做 18-24 例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做完临床,把临床部分提交,如果通过,制剂和原料
制剂实验室做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和生产三批中试规模制剂。 撰写中试记录。 6.中试规模做完 6 个月加速和长期试验以后,可到车间进行工艺验证。 7.若步骤较短或起始物料为关键起始物料,要提供起始物料的工艺流程图和过程 控制标准。 8.工艺验证三批需要分析中心全检,出具检验报告(上报资料需要)后入库,供 制剂做三批工艺验证。 9.若工艺验证三批原料扣除分析中心留样量和制剂工艺验证领取量,所剩余的原 料还能够满足动态核查时做三批制剂,则不需要再准备原料,仅仅备够生产三批 原料所用的起始物料即可;若剩余的原料量不能满足动态核查时做三批制剂,则 还要为制剂准备足够的原料,全检合格后入库,同时备够生产三批原料所用的起 工艺验证 始物料。 阶段 项目组需撰写原料工艺部分的 CTD 资料 3.2.S.2.2~3.2.S.2.6 部分,工艺验证批的 批记录,协同车间完成工艺验证方案和工艺验证报告。
③将小试记录,中试批生产记录和车间批生产记录等交给制剂实验室核对,
以迎接市局研制现场核查。
临床试验用原料 (跟需要做临床 或生物等效性试 验的制剂同时申
报时需要)
国家局收到申报资料后,经审查符合规定,发给《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的, 则需要提供一批原料,供生产临床用样品使用(可以用不过期、有剩余的工
艺验证原料)。
中试原料用途:原料的质量研究、稳定性考察;三批中试规模制剂;如资
料所需,还需提供部分原料做药效、药代、药理等相关实验。
工 艺 验 证 物料:厂家的发票、供货协议、起始物料的合成工艺(要不到所用溶剂也
批:(核查重
点)
可)、厂家检验报告。进厂后,经分析中心检验并出检验报告后,开领料单领
取。
中试原料稳定性考察 6 个月后,准备物料(准备同小试,也在研发初期一
左右原料(含 F、Cl、Br、I 等有机卤素需 2g)给制剂实验室做结构确证。
同时,给制剂实验室提供小试原料供制剂小试摸索。
中试
小试原料用途:结构确证;制剂小试摸索。 备齐物料、进厂后,经分析中心检验并出检验报告后,开领料单领取。 物
料要有发票、厂家检验报告,同时,索取厂家的起始物料的合成工艺(起始
现场核查。 原料+制剂获得临床批件后,生产一批原料,用于临床用制剂样品的试制。
报生产
阶段
准备的实验内容
工艺验证批 国家局核查
如果报生产工艺同报临床一致,直接生产三批工艺验证批样品(要求同报临 床工艺验证批),同时撰写 CTD 资料 3.2.S.2.2~3.2.S.2.6 部分。
如果报生产工艺同报临床不一致,需继续重复小试、中试三批、工艺验证三 批的流程,同时撰写 CTD 资料 3.2.S.2.2~3.2.S.2.6 部分。
考察,为小试和中试制剂提供原料。
①中试完成后,报计划购买三批工艺验证所用起始物料(也可以跟中试起始 物料一起购买)如果合成步骤较短,或起始物料结构复杂,要求供应商提供 起始物料的合成工艺流程图,标明每步反应所用到的溶剂。
上报资料撰写
②协调车间开领料单(物料进厂检验合格入库后),从仓库领取合格的起始物 料、溶剂。 ③在车间进行三批工艺验证样品的生产,同时协调车间填写批生产记录、工 艺验证方案和报告、工艺规程、设备使用记录、清场记录等。 ④完成的批生产记录、工艺验证方案和报告等交生产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核 对,不恰当之处及时修改。 ⑤生产出的三批产品送分析中心检验,出检验报告,检验合格后,办入库手 续入库。 ⑥三批工艺验证的原料用途:1、供市局抽样用(每批抽取检验用量的三倍, 抽三批)2、为制剂试验室提供三批工艺验证和三批生产现场核查用原料 3、 供分析中心稳定性研究用。如果由于生产设备的限制,三批工艺验证生产的 原料不能满足以上需要,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做 1 批或几批。 ①完成车间生产后,撰写 CTD 格式的上报资料,按照 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 写要求,完成 3.2.S.2.2~3.2.S.2.6 部分(具体参考 CTD 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及 2011 年药物研发与评价研讨班讲义) ②完成 CTD 格式的上报资料后交制剂实验室,另外将车间协助完成的工艺验 证方案和报告交给制剂实验室,作为上报资料。
工艺验证 3 批;
临床试验
——
生产 1 批原料,用于 临床用制剂样品的
试制。
化药 3+3 类 化药 4+4 类
不改处方:工艺验证 3 批;国家局生产现场
报生产
省局受理后,市局报生产研制现场核查,抽 3 批样品;批生产之前,国家局药品认证管 理中心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并抽取 1 批样品。
1批 改处方: 小试 4~6 批; 中试 3 批;
⑤一般要求所有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在小试阶段确定。
①小试合格后,报计划购买三批及以上中试所用起始物料(购买物料时计算 数量,不确定时与制剂实验室协商) ②开领料单(物料进厂检验合格入库后),从仓库领取合格的起始物料、溶剂 ③进行中试放大,同时填写批生产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
④得到的三批合格的中试产品送制剂试验室,进行后续的质量研究,稳定性
注:化药 6+6 类,原料仿制, 制剂要看具体品种:如果是口服固体制剂,制剂国家局临床批 件,做 18-24 例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做完临床,把临床部分提交,如果通过,制剂和原料一 起批生产。如果是注射剂,原料+制剂直接报生产,如果通过,直接批生产,(高风险注射剂 除外,高风险注射剂要做临床)。
注:国家局有因核查品种替加环素(化药 3+6 类)、恩替卡韦(化药 6+6 类) 省局生产现场核查完毕后,等申报资料和省所的检验报告汇总到审评中心后,国 家局认证中心择日进行一批样品的生产现场核查。
2.合成工艺或提取工艺要有过程控制,即中间体控制。
3.原料小试样品合格以后,需要做结构确证,结构确证样品需检验有关物质、残 留溶剂和水分等关键指标。样品量:1g(若含有机卤素 F、Cl、Br、I,则需要 2g), 项目组需提供样品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和溶解性等理化性质。撰写小试记 录, 4.小试完成以后可联系制剂实验室,根据制剂的规格和公司现有设备,确定中试 规模的批次量。中试规模的起始物料数量要足够,且有发票,日期合适。 中试阶段 5.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需要三批中试规模的样品,原料做完三批中试样品,送
批生产之前,国家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并抽取 1 批样品
(二) 化药 3+6 类新药申报程序
实验阶段
需要项目组完成的内容
小试 中试 工艺验证
①报计划购买小试所用起始物料 ②开领料单(物料进厂检验合格入库后),从仓库领取合格的起始物料、溶剂 ③进行小试摸索,同时如实规范书写小试试验记录(失败的批次也要写上) ④准备结构确证用样品(小试最后一批),送制剂实验室,要求提供样品详细 的精制方法、纯度(含量、有关物质等)、水分、批号,所有的谱图要求真实。
次备齐,也可分开备料),生产三批中试或车间规模的样品(具体批次量可跟
制剂实验室协商)进行工艺验证,其中需要的中间体(要建立中间体的内控
标准)、粗品检验按当天的时间真实检验,同时撰写相关记录(化药 8 号资料,
打印版批生产记录、工艺验证方案和报告、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
同时分析中心出检验报告(申报资料需要)。
工艺验证 3 批;
国家局生产现场 1 批
化药 3+6 类
报生产
省局受理后,市局报生产研制现场核查,抽 3 批样品;批生产之前,国家局药品认证管 理中心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并抽取 1 批样品
小试 4~6 批; 中试 3 批;
工艺验证 3 批; 国家局生产现场 1 批
化药 6+6 类
仿制药
小试 4~6 批;
CTD 资料包括: (1)工艺流程图:按合成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用溶剂。如 为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应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 所用反应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 (2)工艺描述:按工艺流程来描述工艺操作,以注册批为代表,列明各反应物 料的投料量及各步收率范围,明确关键生产步骤、关键工艺参数以及中间体的质 控指标。 (3)生产设备:提供主要和特殊设备的型号及技术参数。
物料合成工艺所用溶剂也可)。生产三批中试规模的样品(具体批次量可跟制
剂实验室协商),其中需要的中间体、粗品检验按当天的时间真实检验,同时
撰写相关记录(打印版批生产记录、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
中试工艺合格后,提供给制剂实验室做原料的质量研究、稳定性考察;
做三批中试规模的制剂,同时提供原料合成工艺做原料的溶剂残留。
★重点:起始物料所有证件;撰写 8 号资料;建立中间体内控标准;统计 工艺所需物料和溶剂用的厂家、执行标准。
工艺验证批原料用途:进行工艺验证(申报资料所需)、分析中心出检验
市局核查 临床试验
报告(申报资料所需)、制剂工艺验证、样品留样(核查所需)。 资料申报,省局受理后,5 日左右,市局进行药物研制情况及原料资料的
省局受理后,省局进行生产现场核查,原料
中试 3 批;
和制剂都要动态生产 3 批
工艺验证 3 批;
省局生产现场 3 批
(一) 化药 3+3 类(包括化药 4+4 类)新药申报程序
报临床:
阶段
准备的实验内容
备料 小试
备齐小试、中试、工艺验证所需物料(根据需要小试、中试、工艺验证可分 开备料),进厂后,经分析中心检验并出检验报告后,开领料单领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