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测试卷答案【篇一: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
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
2.人站在池边观察水底时,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__________,这是由于而造成的。
3有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镜子,现在要制造汽车观后镜需用4.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5. 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不同。
图1(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发现实像都是的。
7.男低音放声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的音调高,的响度大。
8.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不同。
白光照到黄色纸上,反射光的颜色是,其他颜色将被。
9.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若在底片上已有清晰的像,要想使底片上放大一些的清晰的像,应该使人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再调节暗箱长度,使底片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
10.灾难发生以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这是利用了来测距定位,同时也说明可以传声。
11. 把小鱼放入圆形鱼缸之后,看起来比原来,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12.人通过门缝观察外面景物,离门缝越近,看到的范围越,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注意:第13~22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3.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
听诊器能()a.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b. 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 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 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14.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则:()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 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看到15.助听器的主要作用()a.传导声音b. 修补人的耳部结构c.增大声音的响度d. 获得声音的立体效果17.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25. 以下措施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音的传播需要__ ____ 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1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d.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8.集邮爱好者在用放大镜鉴赏邮票时,邮票应位于透镜的 ( )a.两倍焦距外b.两倍焦距处c.一倍焦距外两倍焦距内d.一倍焦距内19如图2甲所示,拿球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乙中的哪一个?20.晶状体本身就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它的焦距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什么完成的()a.角膜b.睫状肌 c.瞳孔 d.虹膜2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物体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是()a. 8cmb. 15 cmc. 18cm d. 25cm22.如图3,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注意:第23~25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23.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c.太阳光在地球周围大气层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4.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反射的是()a.古代潜望术 b.冰透镜向日取火 c.潜望镜d.日食的成因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8分)26.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5中画出入射光线a0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27.图6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
在图6(a)、(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8.请在图7中画出近视眼看物体所成像的大致位置,并在像上标出与物体上a点相对应的像点a′.a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9. 如果太阳光发出的紫外线全部被臭氧层吸收,没有紫外线到达地面,会对人类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如果臭氧层出现“空洞”,又会造成什么危害?30. 同一音量,把录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小些?31.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仍能看到天上一轮红日,但周围的景象是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但不闪烁,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五、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32.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8所示。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系;(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该同学采用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图833.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_。
适当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像,这时测得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凸透镜焦距f的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34.你能用两种最简捷的方法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吗?说出你的两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35. 设计实验,比较以下材料(报纸、棉布、塑料袋、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步骤和实验现象。
3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凸起程度有关吗?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初二物理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振动,音色2.浅,光的折射3.凸,平面4.介质,真空5.响度,频率6.倒立,正立7.女,男8.黄色,吸收9.近些,远些10. 回声定位原理,海水11.大,凸透镜(放大镜)12.大,直线传播二、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共8分)26.(3分)法线;反射光线;角度各1分27.(2分)凸透镜;凹透镜各1分28.(3分)光路;箭头;像点各1分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9.答:容易缺钙甚至造成软骨病。
(1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使人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1分)会使人眼睛的视网膜受损,导致视力下降(1分)或白内障。
(1分)30. 答:录音机在室内时,发出的声音被门窗、玻璃、墙壁等阻挡反射回来,(2分)原声和回声和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听起来很响亮。
(1分)把录音机拿到室外,我们听到的几乎是原声而没有回声,所以听到的声音小些。
(1分)31.答:月球附近是真空状态,光不能发生散射,(1分)即周围空气中光线虽然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无法进入人眼,所以,周围一片漆黑。
(2分)因也不存在折射现象,所以星星也不闪烁。
(1分)五、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32.(6分)(1)到镜面距离(2)大小(3)不能,等效替代法33.(6分)光屏能接到蜡烛的像; u>2f ;照相机34.(6分)方法1:用手触摸透镜的表面,如果表面凸起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方法2:将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的白屏上能出现亮点的是凸透镜,出现较大圆光斑的为凹透镜。
35.(6分)器材:闹钟步骤:聆听闹钟走动的“滴答声”,记住声音的响度;分别用报纸、棉布、塑料袋、泡沫塑料将闹钟封住再听,比较声音的大小有何不同。
如果声音越小,说明隔音效果越好。
(其他做法如果正确也可以。
)【篇二:初二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穿旱冰鞋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2.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转笔刀转孔与铅笔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摩擦.3.把一只盛满水的杯子放在桌面的纸条上,尽快地抽动纸条,这时会看到杯子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杯子_______________.4.高速磁浮列车是20世纪的一项技术发明.它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当列车与轨道保持10mm间距在水平方向上悬浮运行时,在竖直方向上电磁力与列车的重力,此时轨道(选填“依然”或“不再”)受到压力的作用.5、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1500牛顿,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牛顿、方向是_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6.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b重20n.两个相同的力f=4n,同时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使它们在平面c上同步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间的摩擦力为n;第6题图b、c间的摩擦力为n.7.如图2所示,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已知f1f2.观察比较图(a)、(b)、(c)三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8.一名伞兵和他随身携带的装备质量共计100千克,当他竖直向下降落时,所受的合力为零,则这名伞兵(包括装备)受到的空气阻力为牛,方向. f1f2 9.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阻力小于重力且大小不变.若小球上升时受(a) (b) (c)图2 到的合力的大小为f1,下降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f2,则f1f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0.跳水运动员在从跳板上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跳板有向的施力物体是.同时,跳板对运动员有向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11.用20牛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牛,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二、选择题12.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阿基米德; b牛顿;c伽里略; d以上三个都不是.13.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而造成的是:()a 放在课室里的课桌,扫除时每个都搬动过,但都回到原处;b 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c 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d 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倒14.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a 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c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 火车没有受到阻力.15.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b 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16.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重为200牛顿的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是:()a、100牛;b、200牛c、300牛;d、零.17.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a 人在地面上行走;b 系鞋带或打绳结;c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d 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18.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19.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20.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则()a.在上升过程中,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较大c.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为零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2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水22.如图12-1所示,甲小车上放铁条,乙小车上放条形磁铁,将两车都放在玻璃板上,当条形磁铁与铁条靠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甲车向乙车靠近,乙车不动b.乙车向甲车靠近,甲车不动c.甲车、乙车相向运动,直到磁铁与铁条吸在一起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图3 23.以下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蓝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b.②③c. ③④d.②④24.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4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图4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a.fgb.f=gc.gf2gd.f=2g25.在下列四对力的合成中,合力不可能是10牛的是()a.2牛和12牛b.8牛和2牛c.5牛和4牛d.3牛和7牛26.如图5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图5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16牛,f2=20牛,如果实际上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则沿水平方向物体还应受到一个力,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20牛,方向水平向左b.16牛,方向水平向右c.4牛,方向水平向左d.4牛,方向水平向右27.如图6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c.只有当m1=m2时,甲、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28.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c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做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三、作图29.在图7中画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重100牛的木箱所受各力的示意图.30.在图8中画出关闭发动机后沿斜面下滑的汽车所受各力的示意图.图7 图8四、实验与探究31.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相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为什么要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3)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五、简答与计算32.甲同学说:“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着的物体才有惯性.”乙同学说:“物体没有力作用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没有惯性,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这两位同学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3.吊车吊着质量为2吨的物体,在下列的三种情况下,吊车给物体向上的拉力各是多少?(1)物体静止不动;(2)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3)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a b【篇三: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