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养殖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养殖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129·
临 床 兽 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 27卷 第2期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霍文堂
(河北省内丘县农业局,内丘 054200)
2.4 化脓性淋巴结炎型链球菌病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炎,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吞咽困难。

呼吸伴有咳嗽、流鼻液。

化脓性淋巴结化脓成熟,肿胀中央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病程一般3~5周。

3 诊断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再通过采集病料做实验室细菌培养便可确诊。

4 防治
4.1 预防措施
做好消毒,清除传染病要对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保持环境卫生、消除感染因素、经常打扫圈舍,保持清洁,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做好菌苗预防接种。

预防用疫苗最好选择相同血清型,菌苗最好用弱毒活菌苗,因为细胞免疫在抵抗猪链球菌病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4.2 治疗原则
首先通过做药敏试验,选择对猪链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如林可霉素,青霉素。

林可霉素肌肉注射1次量每1kg体重用量0.1~0.2 mL,1日1次,连用3~5日。

脑膜炎性链球菌病应用磺胺类药物,关节炎性链球菌病要用抗风湿和抗菌素联合应用,化脓性链球菌病的应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出脓汁,用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4.3 人员的防护
猪链球菌病感染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生猪饲养人员和屠宰加工人员是本病的易感人群,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要多注意个人防护,有外伤是应尽量避免接触病猪,注意不食用病死猪。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危害。

1 流行病学调查
链球菌属的细菌种类繁多,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猪的败血性和局灶性炎症及化脓淋巴结炎。

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型淋巴结性多见于中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5~11月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养猪密集区,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猪次之。

2 主要临床症状
因猪链球菌属细菌种类较多,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性、脑膜炎性、关节炎性和化脓性淋巴节炎4种形式。

2.1 急性败血症
急性败血型猪链球菌病发病急、传播快,急性败血症型多表现为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3°,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废绝、流鼻水、咳嗽、眼结膜潮红流泪、呼吸加快多数病猪往往头天晚上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经死亡,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背部和服下皮肤出现广泛性出血、潮红。

2.2 脑膜炎
脑膜炎链球菌性多见于70~90龄的小猪、病猪体温升高到40°~42.5°不食前肢爬行、四肢游泳状或昏睡等、有的后期出现呼吸困难死亡率很高。

2.3 关节炎
关节炎型链球菌病表现为肢体肢关节肿胀(主要表现在后肢)、疼痛有跛行,不愿走动,甚至不能起立,关节周围肿胀,关节腔内充满浓汁,充血,重者关节软骨坏死。

中国养殖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回顾
养殖行业与人口及社会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中国养殖业的发展之路,即是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前,国内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社会商品资源匮乏,人民消费能力较弱,仅能达到温饱程度,故此养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较小。

根据中国肉类协会的统计数据,1977年国内猪、牛、羊存栏总数分别只有29177.7万头、7039.8万头和16135.7万头,1978年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只有9公斤。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市场日趋活跃,企业发展迅速,物质短缺局面得到缓解,为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调控模式,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以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转变,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调控模式。

这一阶段我国的肉类生产逐步得到提高,产量增长较快,到199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达到2857万吨,10年间增长了126.58%。

不过,上世纪80年代肉类交易并未完全放开,直到1992年全国多数大中城市仍在继续实行肉类平价定量的供应方式。

进入新世纪(002280),养殖产品供应总量逐渐赶超社会实际消费量。

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生猪存栏总量已经达到46996万头,较1978年的30129万头增长了56%。

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850万吨,中国的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

不过,近几年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全行业进入淘汰整合的新阶段。

伴随着肉类消费的增长,中国养殖业也必将面临较大的规模增长,进而给中国饲料生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荷兰合作银行企业估计,未来中国肉类消费需求增长和饲料供应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全球肉类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其中美国、巴西等传统生产大国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并大量出口;中国的肉类消费增长较快,预计未来20年内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

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