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章 卤代烷烃、醇、胺及相关化合物章节要点及习题

第15章 卤代烷烃、醇、胺及相关化合物章节要点及习题

第15章卤代烷烃、醇、胺及相关化合物【章节要点】1 卤代烷烃卤素与sp3杂化的C原子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烷烃。

卤代烷烃的普通命名法用相应的烷作为母体,称为卤(代)某烷,或看做是烷基的卤代物。

英文名称是在基团名称之后,加上氟化物(fluoride)、氯化物(chloride)、溴化物(bromide)或碘化物(iodide)。

卤代烷烃也叫做烷基卤化物。

CHX3形式的化合物叫做卤仿。

得到卤代烷烃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一种是烷烃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的直接卤化,但是该反应易生成多种单取代产物。

若对反应条件不加控制,同时烷烃不过量,则会得到多取代产物。

亲核试剂带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能与另一个原子或离子形成新的共价键。

亲核取代反应即为一种亲核试剂取代另一亲核试剂的反应。

从相邻两个C原子上分别消去一个原子或基团叫做β-消除反应。

所有的亲核试剂都是碱,亲核取代反应与碱促进的β-消除反应是相互竞争的。

1亲核取代反应在亲核取代反应中,带负电荷的亲核试剂反应结束后变为中性;不带电子的亲核试剂反应结束后带正电荷,并紧接着发生去质子化过程。

S N2为双分子的一步反应,基团的离去与亲核试剂的进攻同时进行,并且两者都参与了决速步骤的过渡态。

S N1为单分子的两步反应。

首先卤素原子离去,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这步较慢,是决速步骤。

其次亲核试剂很快进攻底物,完成反应。

反应中,只有卤代烷烃参与了决速步骤的过渡态。

溶剂解是指在取代反应中,溶剂同时也是亲核试剂。

如果S N1反应发生在手性中心C上,得到的是消旋的混合产物。

亲核性是指在某一反应中,试剂反应的快慢程度大小。

S N1主要受电子效应影响,即碳正离子;S N2主要受空间位阻影响,即取代反应发生位置的空间拥挤情况。

离去基离去能力的大小与离去基负离子的稳定有有关。

强酸的共轭碱稳定性好,是最好的离去基。

质子溶剂含有-OH基团,它们与质子性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强,易于碳正离子的生成,易于进行S N1反应;非质子溶液不含有-OH基团,与强质子型分子或离子无相互作用,不易于碳正离子的生成,易于进行S N2反应。

2 -消除反应去卤化反应,是β-消除反应的一种,是指从相邻C原子上分别消去H原子和卤素原子。

β-消除反应的产物为多取代的稳定烯烃,遵循Zaitsev’s规则。

E1为两步反应:1)C-X键断裂,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2)消去H+,形成烯烃。

E2为一步反应,碱夺取H+和离去基的离去同时进行,得到烯烃。

3 醇1醇的官能团是一种与sp3杂化碳成键的羟基-OH。

根据羟基是否与伯碳、仲碳或叔碳相连,醇分为一级醇、二级醇或三级醇。

醇的IUPAC命名是选含羟基最长的链为主链,按碳原子数称为某醇,英文命名是用词尾ol 代替烷烃中词尾ane中的e。

醇的普通命名即在烷基后面加一个醇字。

醇是极性化合物,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与氧原子成键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由于分子间的氢键,醇的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

随着醇分子量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加,醇的沸点随之增加。

醇与水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因此醇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更溶于水。

醇的反应既然醇是水的衍生物,那么醇能够失去质子形成烷氧负离子或质子化生成鎓离子。

这些中间体可以进一步转化成烯烃、卤代烷、醛、酮、羧酸和酯。

4 胺根据氨上氢原子被烷基或芳基取代的数目,胺分为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

在脂肪胺中,烷基碳与氮成键;在芳香胺中,一个或多个芳基与氮成键。

杂环胺是指胺中氮原子构成环的一部分。

杂环芳香胺是指胺中氮原子是芳环的一部分。

胺的IUPAC命名法中,选含氮最长的碳链作为母体,称为某胺。

普通命名法可用胺字作为官能团,把它所含烃基的名称和数目写在前面,按简单到复杂先后列出,后面加上胺字。

胺是极性化合物,一级胺和二级胺存在分子间氢键。

由于N-H…H氢键比O-H…H氢键弱,所以胺沸点比分子量和结构类似的醇低。

所有类型的胺都可以与水形成氢键,因而,胺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更溶于水。

胺的反应胺是弱碱,胺的水溶液显碱性。

胺的碱离解常数用Kb表示。

通过考虑胺酸解离常数,我们一般同时讨论胺酸碱性质,胺的共轭酸的酸离解常数用Ka表示。

胺的酸解离常数和碱解离常数在25℃下,存在如下关系:pKa+pKb = 14.00。

【思考题及习题】15.1 命名下列化合物。

15.2 命名下列化合物(包括构型)。

15.3 画出下列化合物的键线式结构。

(a)3-溴丙烯(b)(R)-2-氯戊烷(c)内消旋-3,4-二溴己烷(d)反-3-异丙基-1-溴环己烷(e)1,2-二氯乙烷(f)溴代环丁烷15.4 下面哪个化合物是2°卤代烷烃?(a)异丁基氯(b)2-碘辛烷(c)反-4-甲基-1-氯环己烷15.5 不考虑立体化学,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并给产物命名。

215.6 按极性增加的顺序排列质子溶剂:H2O,CH3CH2OH,CH3OH。

15.7 按极性增加的顺序排列非质子溶剂:丙酮,戊烷,乙醚。

15.8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亲核性(a)H2O和OH-(b)CH3COO-和OH-(c)CH3SH和CH3S-15.9 关于卤代烷烃的S N2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卤代烷烃和亲核试剂都影响决速步骤的过渡态;(b)取代中心的构型翻转;(c)手性在反应前后不变;(d)反应性:3°>2°>1°>甲基;(e)亲核试剂必须含有一对未共用电子,且带负电荷;(f)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反应的速度越快。

15.10 写出下列化合物在乙醇中与乙醇钠的产物,假设发生的是E2反应,遵循Zaitsev’s规则,哪种产物是主产物?15.11 下列哪些卤代烷烃去卤化后得到的不是顺-和反-烯烃混合物?(a)2-氯戊烷(b)2-氯丁烷(c)氯代环己烷(d)异丁基氯15.12 推断下列产物的反应起始物,注意产率较高,且不会得到顺反式烯烃异构体。

15.13 碘甲烷在NaOH溶液中得到甲醇,通过的是S N2机理。

为什么不是S N1机理?15.14 2-溴甲烷与叔丁基钾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为什么只得到了少量的取代产物?15.15 2-碘丙烷与乙醇钠反应后的主要产物是什么?15.16 2-甲基-2-溴丙烷与NaOH反应,通过的是S N1、S N2、E1还是E2机理?15.17 完成下列S N2反应。

315.18 根据卤代烷烃结构、亲核试剂和溶剂,解释15.17题目中的反应为什么属于S N2。

15.19 在下面的反应中,有两个反应亲核位点可以被取代。

写出它们的产物,并指出哪个位点更易S N2反应。

15.20 关于卤代烷烃的S N1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卤代烷烃和亲核试剂都影响决速步骤的过渡态;(b)立体中心构型在反应前后保留;(c)立体中心构型在反应前后消失;(d)反应性:3°>2°>1°>甲基;(e)反应中心的空间位阻越大,反应的速度越慢;(f)亲核性强的试剂比亲核性弱的试剂更易发生S N1反应。

15.21 写出下列S N1反应的产物。

15.22 根据卤代烷烃结构、亲核试剂和溶剂,解释15.21题目中的反应为什么属于S N1。

15.23 比较下面的化合物在乙醇水溶液中的亲核取代反应快慢。

415.24 解释下列反应的机理。

15.25 题目15.24中,如果将反应条件80%水/20%乙醇变为40%水/60%乙醇,反应速度增加140倍,请解释原因。

15.26 S N2反应的过渡态里,反应中心的C是什么杂化?15.27 卤代烯烃,如乙烯基溴CH2=CHBr,既不发生S N1,也不发生S N2,请解释其原因。

15.28 选择合适的卤代烷烃和亲核试剂,合成以下化合物。

15.29 选择合适的卤代烷烃和亲核试剂,合成以下化合物。

15.30 以下的烯烃可以分别由哪些氯代烷与KOH反应得到?(注意:某些烯烃只能由一种氯代烷而来,某些可以由多种氯代烷而来。

)15.31 顺-4-氯-环己醇与乙醇钠/乙醇溶液反应,只得到反-1,4-二羟基环己烷(1)。

相同的反应条件,反-4-氯-环己醇却得到了3-羟基环己烯(2)和二环醚(3)的混合物。

(a)推断产物(1)的形成机理,并解释其构型;(b)推断产物(2)的形成机理;(c)为什么产物(3)只由反式起始物得到,而不能由顺式起始物得到?515.32 由下面的起始物怎样得到后面的产物?(注意:有些只要一步反应,有些需要两步或两步以上反应。

)15.33 写出下列化合物与1-碘丙烷反应的产物。

(a)NaOH (b)NaNH2(c)NaCN (d)NaOOCCH3(e)NaI (f)NaOC(CH3)315.34 Williamson醚合成法是指卤代烷烃与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反应合成醚的方法。

下面是两个合成叔丁基苄基醚的方法,一个的产率较好,另一个却很低。

哪一个的产率较高?另一个的产物应该是什么,为什么?15.35 推断下列反应的机理。

15.36 –OH的离去能力较弱,但下面的反应依然能顺利进行。

请推测反应机理,解释-OH如何克服其离去能力不强的缺点?15.37 (S)-2溴丁烷在NaBr/DMSO中,其光学活性消失。

请解释这个现象。

15.38 解释为什么苯酚负离子的亲核性比环己基氧负离子小?15.39 醚中O原子两边均为-OR,离去能力较弱。

环氧乙烷是一种环醚。

请解释为什么环氧乙烷与亲核试剂的反应性较强?615.40 由哪种烯烃和反应条件可以高产率的得到以下烷基卤化物?15.41 以下3种化合物中哪个的沸点最高,为什么?哪个的沸点最低,为什么?15.42 写出1-甲基环己醇(3o醇)与以下各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金属钠;(b) H2SO4,加热;(c) HBr,加热;(d) K2Cr2O7;(e) SOCl2;(f) PCC。

15.43 以下哪个化合物的水溶性更好,为什么?15.44. 将以下化合物按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a) CH3CH2OH (b) CH3CH3(c) CH3CH2CH3(d) CH3COOH15.45 以下每组化合物中,碱性较强的是哪个?15.46 下面的结构是吡哆胺(维生素B6)的分子结构:(a)吡哆胺中哪个N原子的碱性更强?(b)画出吡哆胺与等摩尔量的HCl加热生成的吡哆胺盐的分子结构。

15.47 假设有以下三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设计一个方案,通过它们相关的酸碱性,将其分离提纯。

715.48 下面这个反应最可能的反应机理是什么?画出反应中中间体的分子结构。

15.49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5.50 静脉麻醉剂异丙酚通过苯酚由以下4步合成,写出(1)至(3)步反应所需要的试剂。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