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一、正常贷款
v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
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v
二、关注贷款
v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
派生存款,也称作衍生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在吸 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资产业务而新创造出 来的存款。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应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 金率两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所提取的法定存款 准备金与原始存款的比率,它由中央银行确定。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票据到期值=10 000 x(1+6% /2)=10 300(元) v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其贴现天数应为144
天(185-41)或(30 +30 +31 +31+23-1) v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365 v =103 00 x 8% x 144/365=329.60(元) v 贴现额=10300-329.6=9970.4 (元)
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提取的超额准备金与所 吸收存款的比率。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二、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假设条件
1.假定商业银行只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那么也就意味着,超 额准备金(率)=0
2.假定银行客户将收入的一切款项都存入银行而不提起现金, 那也就意味着提现(率)或称现金漏损(率)=0(非现金结 算假定)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二、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降低交易费用 ➢ 金融市场交易成本高,如准入成本、佣金成本、信息收集成
本等。 ➢ 商业银行的出现可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克服信息非对称 ➢ 信息非对称是金融市场上的普遍现象。 ➢ 商业银行可以克服信息非对称。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三、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现代银行的 出现及特征
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高利贷银行的自我 转化;股份制银行
➢ 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 ➢ 我国最早的商业银行: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
现代商业银行的特征:
➢ 利率适当; ➢ 以工商企业和居民家庭为服务对象; ➢ 业务复杂; ➢ 具有存款创造能力; ➢ 以盈利极大化为经营目标
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与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相关的两对概念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 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因素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一、与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相关的两对 概念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一)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指的是商业银行以现金形式所吸收的存 款和中央银行为其所提供的贷款。它是商业银行存 款创造的基础。由此可见,原始存款未必是存款。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一)近代银行的产生及特征
近代银行的产生
➢ 货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早期银行 ➢ 世界上最早的近代银行: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中国
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45年英国人在广州开设的丽如银 行(东方银行)
近代银行的特征
➢ 高利贷银行; ➢ 主要服务于政府; ➢ 业务简单。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形式及其演变
商业银行的基本形式: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 商业银行形式的演变:职能分工型⇒全能型。标志:
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的颁布
•我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范围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2005年2月20日联 合公布并开始实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 管理办法》。按照规定,中国商业银行可直接出资设 立基金管理公司。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 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 即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或股东的股权比例,是确定所 有者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份额的基础,也是企业进
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资本公积:资本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增值. v 盈余公积: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构成:库存现金、存款准备 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同业存放 和托收未达款。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2、放款商业银行的放款业务是项重要的业务商业银行的 放款通常可分为信用放款和抵押放款两种。
商业银行的放款业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
➢ 违约风险
➢ 利率风险
贷款审查的“6C”原则 按照贷款质量进行分类 资产证券化
取的准备金.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⑵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 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 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债务组成
➢ 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 备和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2.负债
被动型负债:被动型负债指的是商业银行吸 收的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4.代理融通业务
代理融通业务是指银行在为客户收取应收账款 等业务活动中为其提供资金融通的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5.租赁业务
租赁业务是指由银行购买固定资产设备,出租给客 户使用收取租金的业务。
租赁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融资性租赁、操作性租赁。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4、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的形式不同,证券投资的范围不同。 从全能性银行角度讲,商业银行投资的目的是:
➢ 获得盈利; ➢ 增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 获得对企业的控制权。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完全凭 借其中介人的地位,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的 业务。
2.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是指银行收客户的委托,为其代为管理、 营运资金或财产等的业务。
银行的信托业务可分为个人信托和法人信托。 早期的信托业务主要是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在当
今社会,事务性的信托已成为银行信托业务的重要 内容。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3.承兑业务
承兑业务是指银行承诺为客户开出的商业汇票承担 付款保证的业务。
《巴塞尔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 资本两个部分,并规定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⑴核心资本(一级资本)
核心资本的构成:核心资本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 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 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核心资本包括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3、贴现
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期的票据, 为其融资的行为。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2004年3月23日,企业销售商品收到一张面 值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6个 月的商业汇票。5月2日,企业将上述票据到 银行贴现,银行贴现率为8%。假定在同一票 据交换区域,则票据贴现利息和贴现付款额?
3.假定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部分存款 准备金制度假定)
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v
三、次级贷款
v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
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v
四、可疑贷款
v
v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
金融控股公司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二)商业银行制度及其演变
商业银行的基本制度:单一银行制度和分支行制度 商业银行制度的演变:单一银行制度⇒分支行制度 演变的过程:银行持股公司制度(集团银行制)⇒
连锁银行制⇒代理行制度 演变的标志:1994年8月4日和9月13日,美国参众
两院分别通过了《里格—尼尔1994年银行跨州经营 和跨州设立分行之效率法案》,以此打破了银行经 营领域上的限制,鼓励跨州经营和平等竞争。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v 1.中国建设银行—CBC—“存不存?” 2.中国银行—BC—“不存。 ” 3.中国农业银行—ABC—“啊,不存。” 4.中国工商银行——ICBC —— “爱存不存。” 5.民生银行——CMSB ——“存吗?傻比” 6.招商银行——CMBC ——“存吗?白痴!” 7. 兴业银行——CIB ——“存一百” 8. 国家开发银行——CDB ——“存点吧! ” 9.“北京市商业银行——BCCB ——“白存存不?” 10.汇丰银行——HSBC ——“还是不存。”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 营管理
2020/12/11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商业银行形式与制度的演变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银行的产生及特征 商业银行的发展:现代银行的出现及其特征
常见的中间业务:结算业务、信托业务、承兑业务、 代理业务、租赁业务等
第五章商业银行及其经营管理
1.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与货币收付 有关的技术性业务。
商业银行可借助于票据、汇兑、信用证等方式来为 客户办理结算,发达国家已建立起电子资金划拨系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