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举例:质点(地球公转长途运行的火车,长跑运动员);非质点(自转的物体上的点,火车过桥,体操运动员)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上不存在)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典型题: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若质点运动了 1.75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第三节 运动运动的描述——速度 1.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X=X 2—X 1 2.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v=s/t速度是矢量,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快慢 3.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是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v=s/t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0 1 2 3 4 n-1 nt /s第3秒初第3秒(内) 第3秒末第n 秒5.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6.v=s/t 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V=(v1+v2)/2 前一半时间,后一半时间(v1v2是平均速度)V=2v1v2/(v1+v2) 前一半位移,后一半位移(v1v2是平均速度)V=(v0+v)/2 匀变速运动(v是初速度v 是末速度)典型题:1.试判断下面的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哪个是瞬时速度?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s末的速度是6 m/s2: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7秒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m/sB、9.6m/sC、10m/sD、10.2m/s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C.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B.12.5 m/sC.12 m/s m/s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时,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2.打点计时器的作用(1)测时间(2)测位移(3)研究纸带→研究物体运动3.如何利用纸带求速度。

(1)确定时间间隔T很重要。

每隔四个点(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时间间隔T=0.10S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V 1ΔV(2)正确确定位移相邻计数点的位移分别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3)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以该点为中间时刻那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4.速度图象描绘图象:各点的分布大致都落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没有实验误差的理想情况下,所描出的各点应全部落到这条直线上。

因此,画直线时,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这条直线上,其余均匀分布,去掉偏差太大的点。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 t —v 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 = Δv/Δt =(v t —v 0)/t2.如果物体开始时的速度是v 0,经时间t ,速度变为v ,则速度变化Δv= , 加速度a= 。

3. 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0 1 2 3t/sv/mV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你能由以上信息总结出ΔV 与加速度a 的方向之间的关系吗?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 (2)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 4.a 不由V 、△v 、Δt 决定,但a 的方向就是Δv 的方向 (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三者没有决定关系)5.变化量 = 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6.变化率 = 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典型题1.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E.位移一直增大。

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B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0~1s 内做 运动,加速度为 m/s 2;在1~3s 内,质点做 运动,加速度为 m/s 2;在3~4s 内质点做 运动,加速度为 m/s 2。

5.以5m/s 的速度做直线运动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在0.2s 的时间内变为5m/s 反向飞出,求足球被踢过程中的加速度.(定义正方向)tv.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列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可知( )A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也相同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3.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s-t 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3.4.右图表示物体走出去,停一停,走回来。

第 2 题图去时快,回时慢。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v-t 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2.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3.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 轴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4.右图表示物体正方向加速,正方向匀速,正方向减速 到静止,一直向前,无往复。

加速加速度大于减速加速度5.右图是火箭升空速度图像,何时离地面最高?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1.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基本公式:x=v 0t+at ²/2 2.速度:v t =v 0+at 3.v t ²—v 0²=2ax 4. v 平均=(v 0+v t )/2 推论:1)S 2—S 1 = S 3—S 2 = S 4—S 3 = …… = △S = aT ² 2)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之比: S 1:S 2:S 3:……:Sn=1:3:5:……:(2n —1)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t 1:t2:t3:……:tn=1:(√2—1):(√3—√2):……:(√n—√n—1)4)a=(Sm —Sn)/(m—n)T²(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5)V平均= Vt/26)匀减速到静止的运动可以倒过来看成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3.刹车问题:无论求末速度还是刹车位移,都要带实际的刹车时间。

典型题1.某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对2.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4.0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则刹车后6s末的速度、位移各是多少?3.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取负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取正值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取负值D.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均取正值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 = 24t - 1.5t 2,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B .8s C.16s D.24s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所示,则①前6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2 s~4 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③3 s末质点速度为零,且改变运动方向④2 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是4 m/s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如下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第五节第六节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