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一种单氯代邻二甲苯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邻二甲苯为原料,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路易士酸,碘或铁为催化剂,无需溶剂,以氯气直接氯代,催化剂的用量为邻二甲苯的0.001~1%,最佳的催化剂用量为0.01-0.05%,反应温度为-20-50℃,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0-40℃。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氯代邻二甲苯相关论文【标题】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苯选择性氯化【作者】吕宏飞张惠【关键词】邻二甲苯分子筛选择性氯化机理氯代邻二甲苯【刊名】石油化工2004-33-11【ISSN】1000-8144【机构】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首先对邻二甲苯的分子动力学直径进行估算,以NH4^+,Li^+,K^+改性的NaX,NaY,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邻二甲苯的选择性氯化,探讨选择性催化氯化的反应机理。
实验发现,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及其酸中心的种类和酸性强弱是影响氯化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
在80℃时,用氯气氯化邻二甲苯,Y型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对位选择性。
当以KY型分子筛为催化剂时,4-氯代邻二甲苯和3-氯代邻二甲苯的摩尔比可达1.6以上。
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氯气流量等因素对氯化选择性的影响。
【下载论文】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二甲苯选择性氯化【标题】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工业试验【作者】吕宏飞[1] 张春荣[1] 张惠[1] 梁泰硕[1] 刘文彬[2]【关键词】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氯代苯酐工业试验邻二甲苯氯化【刊名】化工进展2003-22-4【ISSN】1000-6613【机构】[1]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2]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哈尔滨150001【摘要】报道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各单氯代苯酐工艺。
邻二甲苯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和氯气反应得氯代混合物,从氯代产物精馏分离出质量分数超过99%的3—氯代邻二甲苯和4—氯代邻二甲苯混合物。
得到的单氯代邻二甲苯以乙酸为溶剂、在140—300℃、0.8—3.0MPa条件下,以钴锰溴体系为催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得单氯代邻苯二甲酸,然后脱水成酐,得单氯代苯酐混合物,精馏分离后得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
单程总收率不低于75%。
【下载论文】液相空气氧化法合成单氯代苯酐的工业试验【标题】氯代苯酐的合成【作者】谢威扬薛大伟等【关键词】氯代苯酐催化氯化氯代邻二甲苯合成【刊名】化工进展2001-20-10【ISSN】1000-6613【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摘要】介绍由邻二甲苯氯代,再经空气氯化及异构体分离合成氯代苯酐中试规模的合成路线。
氯化中采用现行商品苯酐氧化的固定床催化剂催化氧化,并采用45块理论塔板的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8%的3-氯代苯酐和4-氯代苯酐。
【下载论文】氯代苯酐的合成【标题】4-氯-1,2-二甲基苯的高选择氯代合成新方法【作者】钱建华张庆春刘琳邢锦娟龚树华【关键词】路易斯酸选择性对位氯化【刊名】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7-20-1【ISSN】1006-396X【机构】渤海大学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锦州121000【摘要】芳香族化合物的芳环选择性氯代,在经济和环保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采用一种新型的氯代体系——HCl-H2O2-CH3COOH体系,对邻二甲苯进行氯代。
相比于传统的路易斯酸一含硫催化荆体系和沸石催化氯化体系,有选择性高、产率高、操作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
反应温度为70℃,H2O2与邻二甲苯的物质的量比为5.0,HCl与邻二甲苯的物质的量比为4.0,反应时间为2h,反应过程中温度始终控制在90℃以内,在此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可达到99%以上,产品收率为96.9%,选择性为99%以上。
【下载论文】4-氯-1,2-二甲基苯的高选择氯代合成新方法制备方法:由邻二甲苯经苯环氯化而得。
将邻二甲苯和四氯化碳加入搪玻璃反应锅,加入熟铁丝作催化剂,于室温和微负压下开始通入氯气,控制温度在40℃以下,1h后取出熟铁丝,继续通氯,并将温度维持在70℃左右反应至终点,约需17h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合成的中试研究周兆良1,许青青1,阳永荣2(1.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化学与制药工程系,浙江衢州324000;2.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27)摘要:以苯酐为原料,水为介质,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钠盐,再向混合体系通氯气,亲电取代得纯度大于72%(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单钠盐。
然后经酸化、脱水、精馏。
中试规模制备了纯度大于98·5%(HPLC)的4-氯邻苯二甲酸酐。
探索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体系的pH4·5~5·5、水/苯酐质量比2·0~2·2、反应温度55~65℃、通氯速度30~50 L/min,反应时间180~220 min。
苯酐转化率84·4%,总收率50%~60%。
关键词:4-氯邻苯二甲酸酐;氯气;中试中图分类号:TQ0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20(2010)02-0081-044-氯邻苯二甲酸酐(4-chlorophthalic anhydride),又名4-氯代苯酐,具有较高的活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1],在医药、农药、塑料、染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以制取抗氧剂、抗肿瘤药物[2-4]、高纯度的染料中间体一氯代蒽醌[4-6];作为原料生产各种聚酰亚胺的路线,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和最经济的路线。
同时,4-氯邻苯二甲酸酐或4-氯邻苯二甲酸被广泛地用于酞菁颜料的改性剂,如在苯酐—尿素法生产铜酞菁的配方中加入质量分数10%~15%的4-氯邻苯二甲酸或用其钠盐来烘焙可以得到具有优良耐溶剂性、耐皂洗性、耐酸碱性和耐热稳定性的改性酞菁。
我国是酞菁蓝的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目前主要生产较低级牌号的铜酞菁,如颜基比为15∶1、15∶2铜酞菁牌号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后,通过加入少量的改性剂变成颜基比15∶3、15∶44铜酞菁,以2~3倍的价格返销我国。
为了提高我国铜酞菁产品质量和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改进4-氯代邻苯二甲酸及其酐的合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制备4-氯邻苯二甲酸酐的工艺路线目前,国内外已提出10多种制备4-氯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7-22],但是从工业角度出发的合成方法却极为少见。
笔者采用改进的次氯酸钠法,即以苯酐(PA)为原料、水为介质,先用氢氧化钠中和生成邻苯二甲酸单钠盐(PANa),再向混合体系通氯气,苯环亲电取代制得纯度大于72%(HPLC)4-氯邻苯二甲酸单钠盐(4-CPANa)。
然后通过酸化、脱水、精馏得纯度(HPLC)大于98·5%的4-氯邻苯二甲酸酐(4-CPA)。
反应式如式(1)。
本研究在充分小试基础上进行了中试规模的研究,较为全面地探索了反应体系pH、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4-氯邻苯二甲酸及其酐收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该技术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采用标准设备,收率较高,4-氯代苯酐/3-氯代苯酐比例高等优点。
通过产能100 t/a的中试装置生产的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半成品和成品均可作为商品出售,从用户返回的信息表明,产品的质量指标完全符合要求。
2试验部分实验主要原料:NaOH,工业固碱,质量分数≥97%,巨化集团;苯酐,工业一级,质量分数≥98%;液氯,钢瓶,巨化集团。
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尾气吸收釜中加入50 kg水和10 kg固碱,取样分析碱含量。
在反应釜中加入30·2kg苯酐和70 kg水,开动搅拌,加热至90~95℃,慢慢加入固碱14·5 kg,调pH为4·5~5·5。
降温到50℃,以30~50 L/min的速度通入氯气,随反应的进行,pH降低,逐渐添加质量分数30% NaOH维持反应体系的pH。
以每30 min分析一次尾气碱含量,换算成苯酐转化率来控制整个反应的时间。
当苯酐转化率达到84%~85%时,停止通氯气,继续保温反应1 h。
离心分离,干燥得产品。
HPLC分析:邻苯二甲酸钠(PANa) 15·5%(质量分数,下同),4-氯邻苯二甲酸钠(4-CPANa) 72%,3-氯邻苯二甲酸钠(3-CPANa) 0·5%,4,5-邻苯二甲酸钠(4,5-CPANa)10%,3,4-氯邻苯二甲酸钠(3,4-CPANa) 1·5%。
干燥后的产品用质量分数10%~25%的硫酸酸化,然后加溶剂二甲苯回流脱水,回流6~8 h到分水器不再有水流出,将二甲苯蒸出,当蒸完二甲苯后抽真空蒸出氯代苯酐,使与硫酸钠盐分离,将蒸出的氯代苯酐熔化后加到蒸馏塔中进行真空精馏。
本试验精馏塔高6 m、直径133 mm、塔釜200 L、精馏塔内丝网填料。
采用间歇精馏操作,先蒸出苯酐,然后蒸出4-氯苯酐(4-CPA),纯度99·0%(HPLC)。
反应过程中氯气用流量计控制,使通氯气速度恒定。
尾气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吸收,在反应过程中每30 min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分析尾气吸收液中碱的含量,折算出氯气反应的量,再换算出苯酐的转化率来监控整个反应的时间。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产物中3,4-氯代苯酐及各种二氯苯酐的含量。
色谱条件:Wakosil-Ⅱ5C18 HG色谱柱(250 mm×4·6 mm i.d.);SPD-6A检测器,流动相为去离子水1·65 L+无水硫酸钠6 g+甲醇1·35 L,加入磷酸调节pH至2·2;柱温39℃;流速1 mL/min。
3结果与讨论3·1反应体系pH的影响反应温度60℃、Cl242 L/min、反应时间200 min等操作条件不变,只通过改变pH考察反应体系的酸度对产品含量(质量分数)的影响,其结果见图2(图中数据均为3次实验平均值,下同)。
在酸性条件下Cl2易生成Cl+离子,Cl+离子作为亲电试剂进攻苯环引发卤代亲电取代反应。
但因苯酐和邻苯二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了增加溶解度,加入碱有利于氯气的溶解,增加反应速度。
从图2看出最适宜的pH为4·5~5·5。
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要不断用碱来中和反应生成的HCl,使体系pH保持在此范围。
3·2反应温度的影响邻苯二甲酸钠氯代反应是平行反应,随温度改变产品相对比例将会改变。
其他条件不变,考察了反应温度对产品含量的影响,其结果见图3。
从图3中看出,副产物4,5-二氯体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加,主产物4-一氯体的含量随温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60℃左右时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