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6.读诗歌《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翻译整首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五岭______,乌蒙______。
(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2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
(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到下面这幅图,我会想到古诗《______》。我还能背诵这首古诗,并完成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惊。
2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补充古诗。
______莺飞______,
拂堤______醉春烟。
______,
忙趁______放纸鸢。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高鼎写的《______》。诗中的“纸鸢”指的是______。这首诗描写了一幅______的风景图。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
10.请默写诗、文。
(1)老吾老,______;幼吾幼,______。
(2)______晒谷不用翻。
(3)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4)青籍笠,绿養衣,______。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23.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谁裁出,______似______。
(2)______莺飞______,拂提杨柳醉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
(4)小信成则______
2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无为在歧路,______。
(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
(6)王義之写字______。
(7)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11.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1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然后再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27.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
去买肉扫房子磨豆腐把面发糖瓜粘蒸馒头宰公鸡
二十三______二十四______二十五______二十六______
二十七______二十八______二十九______
28.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9.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3.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4.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8.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2.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 )鱼戏莲叶南
(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
①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景象。(填序号)
①人们捉鱼②鱼儿嬉戏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题”的意思是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______
(2)诗中描写动作的词有:______
(3)诗一种景色?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13.阅读《暮江吟》,回答问题。
暮江吟①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填序号)
①去②近③无
远——______有——______来——______
(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9.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______,______。
16.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人身在外乡有怎样的感受?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7.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
(①)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1)这首词写______的情景。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下片连用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明
②绿汀
③棹歌
④红粉
5.根据情境填一填。
(1)唐代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去山上游玩时,看到漫山的枫叶红似火,不由得写下“______,______”的诗句。
(2)秋天到了,荷叶已经残败,菊花虽然也凋谢了,但枝叶还依然在风中挺立着,这让我想起了诗句:“______,______。”
(3)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哥哥告诉我:“______,______。”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3)诗中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去干什么了?你觉得春天还可以干什么?
22.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中华姓氏上千种,
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
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
(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
(2)把下阕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