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年的模样鞭炮噼里啪啦响,饭菜满街满巷香;对联喜气洋洋贴,灯笼红红火火亮;年画上墙满屋美,老歌出口大家唱;衣服新新鲜鲜美,笑声家家户户淌。
(1)这首小诗描写的节日是()(2)这首小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______①放鞭炮②贴对联③划龙舟④挂灯笼⑤贴年画⑥吃水饺(3)过年的时候,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请写下来。
2. 读儿歌,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装个皮口袋。
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谜底:______。
(用拼音写出来)3. 请默写诗、文。
(1)老吾老,______;幼吾幼,______。
(2)______晒谷不用翻。
(3)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4)青籍笠,绿養衣,______。
(5)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______。
(6)王義之写字______。
(7)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②还:______(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所见【清】袁枚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
(用诗句来填)6. 课外阅读。
春光好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1)这首词写______的情景。
上片写在叶嫩花明的春光里,画船轻荡,鸳鸯戏浴,渔歌声声,给人以轻快明畅之感。
下片连用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两个“______”字,写尽春光骀荡之状。
后两句写人情,与上片“鸳鸯”呼应,突出“______”。
(2)解释词语。
①明②绿汀③棹歌④红粉7. 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②逶迤——______③磅礴——______④云崖——_____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
8. 课外拓展阅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9.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10. 根据古诗《题西林壁》,回答问题(1)默写《题西林壁》题西林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此诗的作者是______ 代______。
(3)题目中“题”的意思是______ 。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5)此诗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诗句是______ ,作者说明了______。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姓氏谣东方慕容和上官,诸葛司徒与欧阳。
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
不管你我姓什么,中华儿女是一家。
(1)用“______”画出歌谣中的复姓。
(2)“遍四方”的意思是()(3)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呢?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 方:______空蒙:______ 亦:______(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15. 《望洞庭》这首诗前两句诗总写洞庭湖风平浪静,明月高挂的夜景;后两句着重写洞庭湖的君山,诗人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白银盘”,把______比喻成“青螺”。
你还学过古诗《______》,给你印象最深的诗句是:“______”。
16.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17.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①)江南可采莲( )鱼戏莲叶西(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南(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①(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景象。
(填序号)①人们捉鱼②鱼儿嬉戏18. 下列不是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是()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9.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0. 按要求补充诗词及名言警句俗语。
(1)相对于春、秋、冬来说,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还不多。
其实,古诗词中的夏天还是挺好的。
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______,______;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
”(2)有些古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一种精神。
比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
《竹石》郑燮)又比如《石灰吟》(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
”(3)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积累的一些名言警句,可以励志一生。
比如普朗克(德)的“______,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还有,《离骚》中的“路更受其修远兮,______”又比如: “莫看______,要看______。
”名言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被迷惑,要透过表面现象来看事物本质。
当自己遭受挫折时,可以用阿斯图里(危地马拉)的“______,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来激励自己。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歇后语,从中感受到了祖国语文的生动有趣。
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偶尔使用它们,比如,我们在参赛前,其他同学会给我们送上一句“在赛场上,你们可以是“八仙过海——______’。
“看你们的啦!”于是,我们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鼓足劲儿走向赛场。
又比如,对着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的天空我们会幽默地说上一句:“这天气,真是______——说变就变。
”说完后,哈哈,笑一番。
21. 读诗歌《春晓》,回答问题。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2. 读诗歌《村居》,回答问题。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纸鸢:东风:(2)《村居》描写出了一幅______(季节)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______的图画,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3.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篮子手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