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第二讲 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第二讲 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设计阶段
进一步审查它形成的前提条件,详估经济、社会、自然、劳动力等因素
确定地域生产综合体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主要国民经济职能
确定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合理经济结构和各部门企业之间的比例以及需要 解决的特殊社会经济问题
基本建设阶段
建立建筑业基地和建筑机构
建筑施工 综合性的改造、扩展与完善阶段 主体部门的改造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新区开发和老区改造所采用的新的地域组织形式
定义:最早提出:巴朗斯基,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经济区形成的基 础和核心
科洛索夫斯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域内,根据地区的自然 条件、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有计划地)安置各企业, 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这样的一种各企业之间的经济结合(相互 制约的结合),就称为生产综合体 H.H.涅克拉索夫:生产综合体是在国家一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 动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专业化部门的空间结合,它具有统一的生产性 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共同的建筑基地和动力基地,是“某个或几个 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同(地区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之间的一种 卓有成效的结合”。强调了专门化部门企业的地位 特点:整体性、目的性、地域性、管理的特殊性 21
制定综合发展远景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监督规划和计划的实施 草拟加入该综合体的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建议 向国家计委提出综合体发展的有关建议,而且该机构未做出决定前国家 计委不能通过任何关于综合体的计划文件
21
7
(四)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组建过程
调查阶段
对可能成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地区进行较广泛的科学调查和研究 着重对它形成的自然经济前提条件进行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的评估
经验表明,建立积极的企业驱动力和灵敏的经济基础,是
尽快形成经济群落的必要途径 经济群落的演进,要靠主导产业的发展
主导产业把新的财富带进区域经济系统,不仅促进了本身的发展, 而且带动了支持性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基础的变化,
使经济群落向前演进,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1 14
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理论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21
1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一、区域产业组织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三、区域经济群落理论 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理论
21
2
一、区域产业组织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产业集聚区的理论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发展机制有两个: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 政府在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发展方面应该注意
核心的主导产业(出口导向生产者) 支持性产业或相关性产业(部件、原材料和支持性服务提供者) 灵敏的经济基础,包括人力、技术资源、金融设施、基础环境、 税收环境、自然
21
12
(三)经济群落的特征
积极的企业驱动力
企业类型的多样化
国际联系广泛性 企业灵活性大 企业间的关联程度高 供应渠道良好
主导产业的培育
加强孵化功能 注重人才培养
加强基础设施
21
3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实质和特点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形成 (三)专业性的管理委员会模式 (四)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组建过程 (五)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布局结构
21
4
(一)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实质和特点
21
新的支系部门工程建设
8
(五)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布局结构
地域生产综合体由专门化要素、辅助要素、服务要素组成
三大要素组成工业枢纽或地域工业中心,由六个圈层组成
21
9
三、区域经济群落理论
(一)经济群落的概念 (二)经济群落的组成 (三)经济群落的特征 (四)经济群落的形成与演进
5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形成
是在总结了前苏联工业化初期多项大型综合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
渐发展起来的
扎波罗热工程(1930~1934):由第聂伯水电站和冶金、煤炭化学等 方面的工业企业组成的综合体(综合化) 乌拉尔―库兹涅茨大型综合工程(1932~1936):乌拉尔铁矿区和西 西伯利亚库兹涅茨的大煤田从地域上合理地结合起来(联合化)
贝加尔沿岸综合工程(1934~1936):电力、冶金、生活、服务。除
综合化和联合化外,还提出了考虑生产废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服务体系(居住、文化机构、医院等)的建立
21 6
(三)专业性的管理委员会模式
专业委员会由企业、研究机构、地方领导、国家机关和所属加盟共和 国政府机关及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 西西伯利亚石油和天然气管理委员会 归口:国家计委 构成:各大型联合公司经理、各专业科研所所长、各总局局长、秋明 和托木斯克州党、政领导人、苏联国家计委、俄罗斯国家计委工作人 员 任务:
21
10
(一)经济群落的概念
该理论由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院(SRI)、 迈克尔· 波特等人提出 经济群落是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 互竞争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经济群落实质上是在一定区域内围绕区域主导产
业集聚而形成的综合性的经济实体
21
11
(二)经济群落的组成
经济群落由三部分组成
(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
(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类型
(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布局
(四)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
(五)高技术产业
(六)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演进机制
21
15
(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
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 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 起先导作用的高技术群
灵敏的经济基础
具有高适应能力的人力资源
易得技术
易于企业融资 先进的基础设施 税收环境优越
21
良好的自然资源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经济群落的形成与演进
经济群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形成所需时间较长
从发达国家早期形成的经济群落来看,其形成过程花了30~40年
的时间。因此,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群落还只是 一个目标,还未成为现实
国际上普遍认为高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