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用算盘表示数

二年级用算盘表示数

课题:用算盘表示数(一课时)(总第15课时)
日期:月日第周第节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算盘和算盘的结构,了解在算盘上表示数的方法,能说出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能在算盘上拨珠表示数,能说出算盘上数的组成并能读、写算盘上的数。

2.使学生通过用算盘表示数,感受记数工具的科学和方便,体会记数工具和数的表示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初步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与深厚,逐步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
掌握上珠以一作五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计数器。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拨珠引入
1.看珠读数。

出示计数器,说一说数位顺序。

教师拨数:400、324、1000、508。

指名读数,说出各数的组成;集体读数。

提问:计数器上百位上拨4个珠表示多少?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一千?
2.拨珠写数。

板书:五百、二百六十、六百二十五。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出相应的数。

集体交流:怎样拨?怎样写?
3.引入课题。

在表示数的时候,除了以前用过的小棒、计数器,还有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计算工具---算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4。

(1)认识算盘。

出示算盘,提问:小朋友们见过算盘吗?你知道算盘是谁发明的吗?我们来读一读“你知道吗”。

看看你带来的算盘,是七珠算盘还是五珠算盘?
出示教具算盘,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了解结构。

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梁、上珠、下珠。

(2)认识记数方法。

引导:算盘也要按数位记数,可以把最右边一档作为个位,按顺序接着是---(十位、百位、千位)。

指着算盘,集体说一说数位。

说明:在算盘上记数,要拨珠靠梁。

拨一个下珠表示1(教师在个位上拨一个下珠),再拨一个下珠表示2。

请小朋友们在个位上拨3个下珠。

提问:你拨出的表示几?再添一个下珠,现在表示几呢?
说明:接下来的5要用上珠表示,拨一个上珠表示5(教师在个位上拨一个上珠)。

追问:算盘上这一个上珠表示的是几?
学生操作,在个位上拨出5。

提问:你知道6怎样拨珠吗?同桌讨论,拨一拨。

交流:6要怎样拨珠?为什么这样拨?
接着拨珠:7、8、9。

教师在算盘上拨出3、8、5、7,学生说说各表示的是几。

学生在算盘上拨珠,从1拨到9。

追问:再数一个是多少?算盘上怎样拨?
(教师演示个位上去9向十位进1,表示10)
学生拨数:10、30、70;150、620。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集体交流。

(3)看算盘读数、写数。

出示例4里算盘上表示的数,指名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集体读数,在书上写数。

2.试一试。

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第1题,数数、拨数。

指名板演第2题;师生一起数数,学生独立拨数。

独立完成第3题。

3.回顾比较。

提问:算盘上表示数和计数器上表示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数位顺序相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计数器上一个珠表示1;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各数的组成,读一读。

交流,指名说组成,读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数;提问:第二个数为什么读九百?
集体读数,学生在书上写数。

交流: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3. “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数,集体读一读。

学生在算盘上拨数,一人板演,检查校对。

4.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书上写数。

5.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连一连,再说说每个数里的“3”各表示多少?
6. “想想做做”第6题。

小组活动,一人报数,其他人在算盘上拨数。

比一比,看谁拨得有对又快。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算盘上怎样表示数?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练习三(一课时)(总第16课时)
日期:月日第周第节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6~37页练习三第1~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拨数和写数、读数,能在算盘上正确地拨数、读数,能正确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能熟练地进行读数、写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含义,进一步培养数感;在探索规律和估计数量中,发展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和读写。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算盘。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千以内数的哪些内容?
2. 引入:今天我们主要练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二、数数和数的组成练习
1.用算盘拨数、数数。

出示算盘,复习数位顺序。

提问:算盘上1要怎样表示?(学生拨珠)5呢?(学生拨珠)
学生一边拨珠一边数数,从1到10。

拨数:从10数到100。

2.练习三第1题。

学生在算盘上拨数:四百零八,六百九十五,九百九十四。

指名拨数,集体检查。

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

指名拨,数数。

提问:数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练习二第2题。

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交流,明确508的十位上没有计数单位,所以应该写0占位。

4.练习三第3题。

学生在书上填空;交流。

提问:为什么40个十是400?一千里有多少个百?
小结: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5. 练习三第4题。

出示第一组题,想想可以怎样算。

学生做题;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三组题。

集体检查;订正。

三、千以内的数的读写练习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2个数:205和520。

说出数的组成。

提问:这个数怎样写?怎样读?
指名写一写,读一读。

提问:在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读数呢?
2.练习三第5题。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0——9的卡片。

(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个人摆数,另一个人读数,然后交换练习。

(2)指名说说读一个数的中间有0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0又应怎样读呢?
3. 练习三第6题。

学生在书上写数;两人板演。

集体检查,订正。

4.练习三第7题。

先找规律,再在书上填数。

交流;读一读每列数。

5.练习三第8题。

出示图,观察。

左边的杯子里有200粒黄豆,估一估,右边两个杯里大约各有多少粒?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6. 练习三第9题。

出示图,理解题意。

思考:用5个珠还可以表示哪些三位数?
小组交流,有序汇报。

教师板书交流的数。

7. 思考题。

用2、3、5这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先用3张卡片摆一摆。

在书上写数。

同桌交流,互相学习。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注意:最高位上的数字不能是0。

四、总结全课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