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颗粒级配2.细度模数3.合理砂率4.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5.粗骨料的最大粒径6.连续级配7.混凝土和易性8.混凝土坍落度9.固定用水量法则 10.混凝土强度等级11.环箍效应 12.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13.混凝土的徐变 14.混凝土的耐久性 15.混凝土的抗渗性 16.混凝土的碳化 17.碱骨料反应 18.混凝土外加剂 19.减水剂 20.早强剂21.引气剂 22.混凝土掺合料 23.基准配合比 24.混凝土强度保证率 25.混凝土的非破损检测 26.轻骨料混凝土填空题1.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作用,水泥浆在硬化前起作用,在硬化后起作用。
2.按混凝土表观密度的分类中,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又称为,普通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为左右,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小于。
3.对于泥和泥块的质量分数超标的砂,使用前应进行使其不超过泥的规定要求。
4.混凝土用砂当其含泥量较大时,将对混凝土产生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影响。
5.对砂进行质量评定时,必须用表示砂的粗细程度,用来表示砂颗粒级配的优劣。
6.骨料级配不良,将使配制的混凝土______ 较差和_______ 较低。
7.级配良好的骨料,其小,也较小。
使用这种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较好,用量较少,同时有利于硬化混凝土和的提高。
8.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者称为细集料,大于者称为粗集料。
9.集料级配的表征参数有、和。
10.普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有石和石两种,其中用石比用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但较差。
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选用石。
11.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对于混凝土实心板,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板厚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泵送混凝土中,最大粒径与输送管管径之比;对于高强混凝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12.粗骨料的颗粒级配有和两种。
13.混凝土常规测定和易性的方法为、。
14.采用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仅适合于石子最大粒径为_______mm 、坍落度为________mm 的混凝土拌合物。
15.配制混凝土需用________砂率,这样可以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________,或者在一定的情况下,_______最少。
16.混凝土的工作性可通过、和三个方面评价。
17.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黏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小,应在保持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________用量。
18.当混凝土拌合物有流浆出现,同时坍落度锥体有崩塌松散现象时,应保持_________不变,适当增加_________。
19.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妨碍_________、并能保证________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________的坍落度。
20.某工地浇筑混凝土构件,原计划采用机械振捣,后因设备出了故障,改用人工振实,这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________,用水量要__________,水泥用量_________,水灰比__________。
21.混凝土中裂缝起源的三种可能性是、、。
22.在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条件中,试件的、、和影响着其测试结果,前两项分别称为效应和效应。
23.混凝土的标准龄期是天,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式是,但此公式仅适用于。
24.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是 ,棱柱体强度的试件尺寸一般为 ,试件的标准养护温度为℃,相对湿度为。
25.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包括其、、和。
26.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和。
27.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和。
28.混凝土的抗渗性用表示,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关键是和。
29.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和。
30.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及。
还与混凝土中有关。
31.影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有、及。
32.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钢筋___________,使混凝土的_________ 及 __________降低。
33.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34.为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发生,混凝土中总碱量应小于。
35.钢筋锈蚀的发生是由于混凝土的及进入混凝土的的影响。
36.减水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和作用两方面。
37.聚羧酸类减水剂具有、、和等优点,是高性能减水剂。
38.水工工程中规定,有抗冻融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入适当的。
39.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有、、、。
40.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和三个过程。
41.混凝土的强度波动规律用统计量和表示。
42.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相同、相同以及和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43.混凝土非破损试验的常用方法有、和。
4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4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参数有、、。
46.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和等四项基本要求。
4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四个步骤完成。
4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由_________和 ________确定。
49.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普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根据及来确定。
50.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中的和性能影响很大。
51.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指标为。
52.掺粉煤灰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有、和三种。
53.轻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为和之和。
54.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可分为、和。
55.建筑砂浆是由、和水按适当比例拌合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56.建筑砂浆按使用的胶凝材料的不同分为、和混合砂浆。
57.砂浆的和易性包括和两个方面。
58.抹面砂浆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和。
59.水泥石灰混合砂浆中,石灰的作用是。
60.干拌砂浆的特点是;。
61.对于强度等级M5以上的砌筑砂浆,泥的质量分数应,对于强度等级M2.5的砂浆,砂的泥的质量分数应。
选择题1.集料中有害杂质包括。
A.含泥量和泥块含量B.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C.轻物质含量D.云母含量2.两种砂子,如果细度模数相同,则它们的级配_______。
A. 必然相同B. 必然不同C. 不一定相同D. 相同3.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_______的砂。
A. 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大B.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C. 总表面积大D. 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4.配制水泥混凝土宜优先选用_______。
A.Ⅰ区粗砂B. Ⅱ区中砂C. Ⅲ区细砂D. 细砂5.混凝土和易性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A.黏聚性B.保水性C.流动性D.塑性6.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mm的混凝土。
A.≤80B.≤60C.≤40D.≤207.对于坍落度小于的混凝土,宜采用维勃稠度法测定。
A.10mmB.15mmC.5mmD.20mm8.石子最大粒径越大,级配越好时,所拌制的混凝土应采用()的砂率;砂的细度模数较小时应采用()的砂率;水灰比较小时,应采用( )的砂率;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大时,应采用( )的砂率。
A.较小 B.较大9.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水泥浆数量B.单位用水量C.水灰比D.水泥用量10.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选择可依据()。
A.工程结构物的断面尺寸B.钢筋配置的疏密程度C.捣实的机械类型D.施工方法和施工水平11.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黏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A .适当加大砂率 B. 加水泥浆(W/C不变) C. 加大水泥用量 D. 加CaSO412.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A 0.35B 0.30C 0.54D 1.8613.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________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B. 小于最大水灰比C. 大于最大水灰比D.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14.测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A.70.7 mm×70.7mm×70.7mmB.100mm×100mm×100mmC.150mm×150mm×150mmD.120mm×120mm×120mm1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
A.15%B.10%C.5%D.3%16.用标准方法测得某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27Mpa ,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_______。
A. C30B. C 15C. C20D. C2517.混凝土的棱柱体强度fcp与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fcu二者的关系_________。
A.fcp>fcuB.fcp=fcuC.fcp< fcuD. fcp≤fcu18.提高混凝土强度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增大水灰比B.采用卵石C.提高养护温度D.注意保湿19.以下哪些水分的散失会引起混凝土的干缩()。
A.毛细孔水B.凝胶吸附水C.自由水D.分子间吸附水20.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包括()。
A.抗冻性B.抗渗性C.抗老化性D.抗侵蚀性E.抗碳化性F.钢筋锈蚀21.混凝土经碳化作用后,性能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可能产生细微裂缝B.抗压强度提高C.弹性模量增大D. PH值增大22.抗冻标号F50,其中50 表示_______。
A. 冻结温度-50 ℃B. 融化温度50℃C. 冻融循环次数50次D . 在 -15℃冻结50h23.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A. 钢筋表面刷油漆B. 钢筋表面用碱处理C.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D. 加入阻锈剂24.一般相对湿度为()时,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最快。
A.100%-75% B.75%-50% C.50%-25% D.25%-0%25.对大体积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
A. 徐变B. 干缩C. 湿涨D. 温度变形26.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包括()。
A.细度B.需水量比C.烧失量D.三氧化硫含量27.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后,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包括()A.提高强度B.增加流动性C.改善配合比D.节约水泥E.增加密实性F.增加含气量28. ()早强剂不宜用于含有碱活性骨料的混凝土中;()早强剂不得用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早强剂严禁用于与铝铁相接触的部位。
A.氯盐类早强剂B.三乙醇胺C.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早强剂D.含钠、钾离子的早强剂29.缓凝剂用于混凝土时,施工温度不宜在()以下。
A.0℃B.5℃C.10 ℃D.15 ℃30.外加剂掺量一般以()的质量百分比表示。
A.水泥 B水泥+砂石 C.水泥+矿物掺合料 D.水泥+砂石+矿物掺合料31.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A M剂B 硫酸钠C NaNO3D 引气剂32.干燥环境中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宜选择的水泥是( )。
A.矿渣水泥B. 普通水泥C. 粉煤灰水泥D.火山灰水泥33.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时宜选择的外加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