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选题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D. 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而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静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趋势,受静摩擦力的物体可以静止也可以运动;故A正确;滑动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如汽车的启动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使汽车运动,而不是阻碍汽车运动;故B正确;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故C错误;两物体之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两物体一定接触,且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作用,反之则不一定;故D正确。
考点:摩擦力【名师点睛】摩擦力的概念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摩擦力分为两种: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当只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叫静摩擦力。
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弹力的作用B.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直接测量C.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D. 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产生弹力的条件为: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故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弹力的作用,故A正确;天平直接测量质量,弹簧秤用来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其方向也总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与接触面相切,故C正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垂直接触面向下,故D错误。
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重力【名师点睛】产生弹力的条件为: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力的大小通过弹簧秤测量,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将力F 分解为F1,F2 两个分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F2和F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 由F 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C. 由F1,F2 求F 叫做力的合成D.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分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F1、F2是两个分力.故A错误;由F求F1或F2叫做力的分解,选项B正确;由F1,F2求F叫做力的合成,选项C正确;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选项D正确;故选BCD.考点:力的合成和分解二、选择题4. 如图所示,轻绳AB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在它下面悬挂一重为50N 的重物,分两种情况缓慢地拉起重物。
第一次,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于轻绳AB 的O 点;第二次用拴有光滑小环的绳子,且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也为50N。
绳子刚好断裂时,绳AB 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两者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θ1>θ2B. θ1=θ2C. θ1<θ2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绳子固定在O点,施加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绳子,受力如图,因为BO绳的拉力为50N,此时当AO绳的拉力为100N时,AO刚好被拉断,则绳AB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60°.第二次用拴有光滑小环的绳子,因为F1=F2=50N,当F=50N时受力如图,绳刚好断裂,此时绳AB上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60°.所以θ1=θ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点:物体的平衡5. 下列哪组力有可能为平衡力()①3N、4N、8N ②3N、5N、1N ③4N、7N、8N ④7N、9N、16NA. ①③B. ③④C. ①④D. ②④【答案】B②3N与5N合成最小2N,不可能为1N,故三力不可能平衡,故错误;③4N与7N合成最大11N,最小3N,可能为8N,故故三力可能平衡,故正确;④7N与9N合成最大16N,可以与第三个力平衡,故正确;故选B。
考点:力的平衡6. 如图所示,在一座寺庙门口吊着一口大钟,在大钟旁边并排吊着撞锤,吊撞锤的轻绳长为L,与吊撞锤的点等高且水平相距处有一固定的光滑定滑轮,一和尚将轻绳一端绕过定滑轮连在撞锤上,然后缓慢往下拉绳子另一端,使得撞锤提升竖直高度L/2 时突然松手,使撞锤自然的摆动下去撞击大钟,发出声音。
(重力加速度g)则A. 在撞锤上升过程中,和尚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B. 在撞锤上升过程中,撞锤吊绳上的拉力大小不变C. 突然松手时,撞锤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D. 突然松手时,撞锤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撞锤在缓慢上升,合力为零,因为两个拉力的方向始终在改变,根据共点力平衡知,和尚对绳子的拉力和吊绳对撞锤的拉力都在变化.故A、B错误.突然松手时,撞锤受吊绳的拉力和重力两个力作用,根据几何关系知,此时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度,受力如图,在此瞬间,在沿绳子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合力在垂直绳子方向,即F合=mgsin60°=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故D正确,C错误.故选D。
考点:物体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7. 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 块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7°。
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 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 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A. B. C. D.【答案】C【解析】以第1块石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第2块石块的弹力N1和第3块石块的弹力N2,如图,由平衡条件得,故选D.8. 关于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B. 只有在空中运动的物体才受重力C. 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不受重力D. 地球本身不受重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选项A错误;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如何,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选项BC错误;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故地球本身不受重力,选项D正确;故选D.考点:重力的产生9. 下面叙述均选自2008 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一段,存在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是跳水比赛中①、运动员从10 米高的跳台上跃入水中;②、运动员从水底迅速浮出水面。
举重比赛中③、运动员艰难的挺举起110kg 的杠铃;④、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向前走了两步停下。
马术比赛中⑤、运动员骑马迅速冲上山坡;⑥运动员骑马在水平跑道上冲过终点后减速。
()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⑥②③D. ⑤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克服重力做功即重力做负功;①、运动员从10米高的跳台上跃入水中,重力做正功,故此选项错误;②、运动员从水底迅速浮出水面,重力做负功,此选项正确。
③举重比赛中、运动员艰难的挺举起110kg的杠铃,此时杠铃的重力做负功,此选项正确;④、运动员举起杠铃后向前走了两步停下,此过程中重力不做功,此选项错误。
⑤马术比赛中、运动员骑马迅速冲上山坡,此过程中重力做负功,此选项正确;⑥运动员骑马在水平跑道上冲过终点后减速,此过程中重力不做功,此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功10.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块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 ,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3 m .开始时,用手托住A ,使O 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 静止不动.将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B.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C. 小球A 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 小球A 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mgL=mv2,在最低点,有F-mg=m,解得F=3mg.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重力的下滑分量为F x=(4m)gsin30°=2mg,故静摩擦力先减小,当拉力大于2mg后反向变大.故A正确.对物体B和斜面体整体受力分析,由于A球向左下方拉物体B 和斜面体整体,故一定受到地面对其向右的静摩擦力.故B正确.重力的功率P=mgv y;由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竖直分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小球A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小球A摆下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功率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物体的几何中心C. 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 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不能说就是重力,选项A错误;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选项B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把乙推倒,甲对乙有力,乙对甲也有力,选项C错误;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例如磁力和电场力,选项D正确;故选D.考点:重力;力12.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4μ mgB. 3μ mgC. 2μ mgD. μ m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Q物块,设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力为T;木块Q与P间的滑动摩擦力f=μ•mg ①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T="f" ②则得T=μmg对木块P受力分析,P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Q对P向左的摩擦力f,地面对P体向左的摩擦力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f+f′+T" ③地面对P物体向左的摩擦力f′=μ×2mg ④由①~④式可以解得F=4μmg,故选A.考点:物体的平衡;摩擦力13.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它的速度、重力势能、位移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中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图中曲线均为抛物线、规定抛出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出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物体的动能与高度的关系式.根据重力势能的公式得出其表达式,再选择图象.以抛出点为零势能点,不计空气阻力,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v是t的线性函数,故A正确;以抛出点为零势能,重力势能恒为正,,与t成二次函数关系,故B正确;位移的大小为:,所以x随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故C正确;竖直上抛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向下为正,所以,故D错误.14.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