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第七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 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并从美国 走向世界,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也成为世界公认的
物流概念。1964年,日本也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
1965年,日本在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 语,简称为“物流”。
物流
现代物流 信息流是知识 和行情的传递 载体
信息流
商流 商品所有权在不 同的所有者之间 转移的过程。
商物分离的概念
商 物 分 离
物流
商流
产地
顾客
产地
顾客
经销商
经销商
1. 物流中的物既包括有形实体产品,也包括无形 的服务; 2. 物品从起始点向最终点的动静结合的流动过程; 3. 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追求正确的时间、以正 确的数量、用正确的价格、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 到正确地方的正确客户手中; 4. 存在对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计划、实施、 协调与控制。
7.1.2物流的发展
物流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分为五个阶段: 工场物流; 设施物流; 企业物流; 供应链物流; 全球物流 ;
1. 2.
3.
4. 5.
1. 2.
3.
4. 5.
6.
工场物流是单一工作站的物流; 设施物流是指一个设施内的工作站之间物资流动, 设施物流更一般是指物料处理; 企业物流; 供应链物流是指企业之间的物资,信息和资金的 流动; 全球物流是跨国间的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 是国际上供应商的供应商通过核心企业与客户的 客户的连接。; 下一代物流----共同物流,在所有供应链伙伴上 的连接、实时优化和沟通的物流模式 ;
电子物流技术
BAR CODE(条形码)
GPS(全球卫星定位)和GIS(地理信息系统) EOS (电子订货系统)
RF(射频技术)
49
首先,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以及多样化决定了配送 的复杂化。 其次,制造业和营销业中的即时管理法、快速反应战 略、连续补充战略等技术的应用,引进了以时间为基本条 件的物流服务,要求人们做到在库存、运输和生产、销售 之间进行严格协调与控制,以使存货量能够降低到最低限 度,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于安全库存的物流战略。 最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 现代物流的发展。
2.现代物流的定义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8月1日颁布实施的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
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
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本书采纳我国国家标准对物 流的定义。
物流是一种实体流 通活动的行为,是 过程。
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生产物流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零售商
供应物流
废弃物流
销售物流
回收物流
销售物流 消费者
2、从物流服务的对象角度可以划分社会物流与企
业物流 ;
3、从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角度可以划分为国际 (全球)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4、从物流活动的主体可划分为第一方、第二方、 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
1941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对军火等 进行战时供应时,首先采取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 全面管理。
后勤工程(Logistics ngineering) 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后勤分配(Logisticsistribution)
2.电子商务物流和物流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物流是指在实现电子商务特定过程的时间和 空间范围内,由所需位移的商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 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设施等若干相互制 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业的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和EDI等现代信息传 递和处理工具,以物流过程的信息流管理为起点,进行低 成本网络营销,同时大规模集成物流中的所有供应链环节, 向客户提供物流全过程的信息跟踪服务,从而在大幅度降 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使物流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及时响应, 使企业零库存成为可能。
7.1.4 物流功能要素
1.运输
运输是对商品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
重点 难点
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和航空运输和管道 运输等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 企业的运输部门担负的责任重大,具体作业包括选择
合适的运输公司、与运输公司就运输费率进行谈判、运出
货物后对货物进行跟踪、当发生问题时向运输服务商进行 索赔等。
7.2.1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1.把物流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未来的
电子商务
实业: 制造业(弱化、柔化) 物流业(强化) 虚业:信息业 (强化)
43
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
订单 信 息 查 询
Internet
息产 发品 布信 订单
客 户
物流配送
供 应 商
银 行
44
2.对物流需求的新变化 (1) 消费者的地区分布分散化 (2) 销售的商品标准化 (3) 物流服务需求多功能化和社会化

第一代物流是人工物流; 第二代物流是机械物流;

第三代物流是自动化物流:由自动存储系统
(AS/RS)、自动引导车(AGV)电子扫描器和条
形码是自动化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第四代物流是集成物流:它强调中央控制下各个自 动化物流设备的协同性,中在控制通常由主计算机
实现;

第五代物流是智能型物流:在生产计划做出以后,
(2) 搬运系统分为: 人工搬运系统、机械搬运系统、自动搬运系 统。
重点 难点
5.流通加工 (1)分选加工 (2)精制加工 (3)分装加工
重点 难点
6.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对与商品数量、质量、作业管 理相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订货、发货和货款支付 相关的商流、资金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等,使 物流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7.2.3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 2.物流网络化 3.物流自动化 4.物流智能化 5.物流柔性化
1.物流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1935年提出:“物流是销售
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 包括服务过程。”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包 括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使用的是“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一词,即实体配送。
47
5. 对物流环节的影响
(1)
(2)
实现物流网络的实时控制 传统物流——商流为中心 电子物流——信息流为中心 以整体物流进行的实时控制 传统供应链——“推动”战略 电子供应链——“拉出”战略
48
6. 对物流技术的影响
硬件环境(材料、机械、设施)
传统物流技术
软件技术(计划、运用、评价)
EDI(电子数据交换)

第一方物流由卖方、生产者或供应方组织的物流 活动;
第二方物流由买方、销售者组织的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 去完成,它是企业物流外包的产物;


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的集成者;
7.1.4物流功能要素 1.运输 2.储存 3.包装 4.搬运 5.流通加工 6.信息
重点 难点
45
3.对物流服务空间的拓展 (增值性的物流服务)
(1) (2) (3) (4) 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使人“变懒”) 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加快流通) 降低成本的服务(第三利润源泉 延伸服务(供应链集成)
46
4. 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
60年代,更便宜——成本 80年代,更好——质量 90年代,更快—— 更快
7.2.2 电子商务物流及管理的概念
1.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和传统物流管理相比,无论是在深度广 度上都有差别。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 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 领导与控制。 20世纪末,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使得物流企业的外 界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物流活动在管理方法、 技术应用、信息处理等方面也产生了新的变革。 首先,产品的多品种、小批量以及多样化决定了配送的复 杂化。
自动生成物料和人力需求,查看存货单和购货单,
规划并完成物流 ;
7.1.2物流的分类
1、从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可以划分为宏观物
流和微观物流 ;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活动,从社会再
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研究的主要特
点是综合性和全局性。如国民经济的流、全球物流;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 具体的物流活动。如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 流、回收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 等;
项目七 电子商务物流
7.1.1 物流的基本概念
1.物流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发展
1915年,美国市场学者阿奇· 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
问题》一书中提出了物流的概念,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
书中指出:“物流是创造不同需求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 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铁路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
水运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重点 难点
2.储存 在物流中,运输承担了改变商品空间状态的重任,
物流的另一重任改变商品时间状态是由储存来承担的。
库存是储存的静态形式。 库存主要分为基本库存和安全库存。 基本库存是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库存。
重点 难点
3.包装 (1)包装的功能 包装具有保护商品、提高物流效率和传递信息三种功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