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入学测试第一组一、单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自刭陷阱脖颈杀一儆百B.梦魇严然(俨然)衍变奄奄一息C.褅造(缔造)孝悌谛听瓜熟蒂落D.椒兰跌跤暗礁侥勇善战(骁勇善战)2、下列四组词语中,构词上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B )A.人民成果B.高贵姥姥C.咖啡葡萄D.昔日沉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巴西、新西兰和沙特三个队还各有两场比赛,中国队能否出线进军西班牙将取决于他们的三场比赛的结果而定。
B.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和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抄袭的不良学风。
C.评价文学作品语言,不在于看它用了多少华美的词句,还在于它的词句是否贴切,是否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D.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中国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明朝嘉靖年间,文坛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桐城派。
(唐宋派)B.“三言”是凌濛初(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C.《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
全书的背景安置在北宋末年,但它所描绘的世俗人情,所反映的则是清代(明代)的社会现实。
D.《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奇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5、现代文学中“新月派”主要从事的文学创作体裁是( A )A.新诗B.小说C.散文D.戏剧6、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当代作家陆文夫的创作号称“小巷文学”。
B.苏童的代表作有《红粉》、《米》、《妻妾成群》等。
C.闻一多提出的诗歌的“三美”是指节奏的美、绘画的美、音乐的美。
D.周作人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美文方面,他的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
7、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袁枚提倡的是( D )A. 神韵说B. 本色说C. 肌理说D. 性灵说8、乔伊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 )A.《尤利西斯》B.《都柏林人》(乔伊斯)C.《为芬尼根守灵》D.《青年艺术家的肖像》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清代戏剧家洪昇和孔尚任号称“南洪北孔”,他们的代表剧作分别是《长生殿》、《桃花扇》。
B.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创作了大量的慢词。
C.“元曲四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D.明代长篇通俗小说“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10、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B )A.李白的诗歌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杜甫的诗歌则具有豪放飘逸的特点。
(相反)B.南宋词人姜夔词作的风格是“清空”、“骚雅”。
C.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是“以诗为词”。
(苏轼的)D.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分别是《牡丹亭》、《会真记》、《紫钗记》、《南柯记》。
(《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1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C )A.《庄子》B.《孟子》C.《论语》D.《左传》1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B )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1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D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1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B)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15.所谓伶官是指(D )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C.著名优伶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二、阅读以下文字,完成有关问题。
(共15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走”的含义是( C )(3分)A.走路B.散步C.急跑D.行走17、“卒获有所闻”中“卒”的含义是( A )(3分)A.终于B.士兵C.死亡D.仓猝18、“右备容臭”中“臭”的含义是( D )(3分)A.臭味B.浊气C.发臭D.香料19、“当余之从师也”中“之”的意思是( B )(3分)A.到……去B.结构助词,无实意。
C.的D.宾语前置标志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C )(3分)A.本文描写了作者年轻时艰难求学的经历。
B.文章意在为后辈年轻人树立学习的榜样C.作者在文中表达了通过读书博取富贵荣华的愿望。
D.文章有很多细节之处的描写。
第二组一、单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针砭时弊阴谋鬼计川流不息汗流浃背B.面面俱到黄梁美梦莫衷一是饮鸩止渴C.梳妆打扮坚如磐石按部就班揠苗助长D.手头宽余怨天尤人苦心孤诣竭泽而渔2、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C )A.语言B.质量C.笔直D.眉目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B )A.我国明代时期长篇小说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
B.词在我国宋代最为繁荣,因此有“宋词”一说。
宋词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南宋时期的柳永和李清照。
C.在唐时期由元稹和白居易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因此两人被称为“元白”。
D.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这重要的地位,西汉和东汉时期的赋风格不同,西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政论赋,东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抒情赋。
4、下列名句的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D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其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A.辛弃疾王勃王维张若虚B.陶渊明王维王勃张若虚C.辛弃疾王维张若虚王勃D.陶渊明王勃张若虚王维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唐代“传奇”、宋代“话本”都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明清时代的小说更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
B.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
词是配乐歌唱的,其音乐曲调的名称就是词牌,如《青玉案》、《沁园春》、《咏梅》(词题)、《水调歌头》等。
C.元明清三代小说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吴承恩的《西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D.我国的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的是唐朝以前的诗歌。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6、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高老头》——司汤达(巴尔扎克)——法国——长篇小说B.《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苏联(俄国)——短篇小说C.《项链》——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D.《堂·吉诃德》——赛万提斯——西班牙——短篇小说(长篇)7、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六国论》——苏轼(苏洵)——宋朝——史论B.《劝学》——荀况——汉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
)——议论文C.《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诗歌D.《废都》——贾平凹——近代(当代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怀念狼》、《秦腔》、《高兴》等)——小说8、颈联是指律诗中的(C )A.第一、二句B.第三、四句C.第五、六句D.第七、八句9、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A.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注意、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其代表作为《城堡人》(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
小说主人翁K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
谁知堡内层层机构,没有人知道这项聘任,K遇上重重的阻挠,只好孤军奋战,和官僚权贵不懈地进行斗争,直到最后他始终没有进入城堡,也无法见到城堡最高当局。
)、《乡村医生》等。
B.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C.《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力作,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歌颂了人的伟大力量,海明威因此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千纸鹤》等。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 )A.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散文集)B.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钱钟书)C.哥德是德国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者,其主要作品有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等。
D.《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包括《伊利亚特》和《奥赛罗》两个部分。
(《奥德赛》)11.《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C)A.司马迁B.司马谈C.司马光D.司马炎12.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A)A.演讲稿B.社论C.文艺评论D.抒情散文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D )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陈情表》D.《五代史伶官传序》14.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B )A.《语丝》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D.《创造》周刊15.《选择与安排》选自(C)A.《西方美学史》B.《诗论》C.《谈文学》D.《文艺心理学》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每题3分,共15分)王长(读“掌”声)年,闽人。
自少有胆勇,渔海上。
嘉靖己未,倭薄(逼近)会(福建省会福州)城大掠,长年为贼得,挟(带上)入舟。
舟中贼五十余人,同执者男妇十余人,财物珍奇甚众。
长年既被执,时时阳(佯)为好语媚(献媚)贼,酋长亲信之;又业已入舟,则尽解诸执者缚,不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