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精彩试题(1)

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B )A 《庄子》B 《论语》C 《孟子》 D《韩非子》2.《季氏将伐颛臾》中“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 C )A 历史事实B 现实事例C 名人名言D 比喻3.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C )A《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D 《战国策》4.《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下列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B )A 且在邦域之中矣B 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 虎兕出于柙5.《伯克段于鄢》选自( D )A《国语》 B 《史记》 C 《战国策》 D 《左传》6. 《伯克段于鄢》的主要人物是( A )A庄公 B 武公 C姜氏 D 共叔段7.《伯克段于鄢》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的意思是( C )A 迅速B 急忙C 屡次 D竭力8. 孟子和孔子同属( A )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法家学派D 名家学派9.“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B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 D《秋水》10.使《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B )A五十步笑百步 B 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C 如何养生丧死无憾D 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11.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B )A 孔子和孟子B 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12. 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B )A无限的B有限的 C巨大的 D 重要的1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A 庄子 B河伯C若 D河伯与若1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B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15.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C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16.《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 )A 向B 左丘明C 司马迁 D战国史官17. 《》选自( C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左传》18.《》一文中孔子认为“”、“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C )A 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建设C所有制形式 D 精神文明建设19.《史记》是一部( B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 国别体断代史20. 《将军列传》选自( C )A《国语》 B《战国策》 C《史记》 D《左传》21.我国古代首先指出“仁者爱人”的是:AA孔子 B孟子 C墨子D荀子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BA孔子B孟子 C庄子 D老子23.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句中“可宝者多”的意思是:DA认为是珍宝的多B宝贵的多 C珍宝的多 D宝贵之物很多24.《论语·季氏将代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中“何以伐为”意思是:BA如何讨伐他们B为什么要打(他们)呢?C怎样讨伐呢? D怎么攻打呢?25.《战国策·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威后,书未发”,句中“书未发”意思是:DA书本未发出B信未发出 C信未到D信未启封26.《旧中国策·威后问齐使》:“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句中“不业”意思是:DA不做事B没完成C 不正经地干活D不使他出仕以成就功业。

27.《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也”意思是:CA是兵士B是武力 C是兵器 D 是武士28.《庄子·秋水》:“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句中“莫己若者”意思是:DA没有自己的事 B没有象自己的C跟自己无关D没有人比得上自己29.韩愈《答翊书》:“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

”句中“遗乎今”意思是:CA被现在的人忘记了B忘记现在的情况C赠送给现在的人D放弃现代的研究30.主创新,强调“惟言之务去”的唐代作家是:CA白居易B柳宗元C韩愈 D 杜甫31.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CA鲁迅 B郭沫若 C 茅盾D闻一多32.宗臣在明代作家派别中属于:DA“台阁体”派 B“前七子” C唐宋派D“后七子”33.柳宗元《种树郭驼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而卒以祸。

”“烦其令”在这里的意义是:DA讨厌他的命令 B麻烦他的命令 C增多他的命令D使其命令繁多34.柳宗元《种树郭驼传》文:“虽曰忧这,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几句中“不我若”的意思是:CA不跟我一样B不像我C不如我 D 不跟我35.《左传·伯克段于鄢》文:“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几句中“无生民心”的意思:CA不要发生在人民心里B没有引起人民多心C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 D 没有人民关心36.《左传·伯克段于鄢》文:“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赞,请以遗之。

’”。

几句中“食舍肉”的意思是:D A吃家里的肉 B吃屋里的肉C食物里没有肉 D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37.《史记·将军列传》文:“广从递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几句中“尝从行”的意思是:CA曾经跟着我B我曾经跟着他C曾经跟随皇帝出行D曾经跟随广出行38.韩愈《中丞传后序》文:“不追议此,而贵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肩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文中“设淫辞”的意思是:DA制造淫乱的谣言 B说些淫秽的话C污蔑人家淫亵D制造盛大失实的邪说二、填空题莲叶何田田1.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 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9.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1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7.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词语解释题1.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答:错2. 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答:区分、区别3.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答:不只是4. 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答:天数,此处指规律5. 百姓乐用..。

答:乐意为国效力6. 何其..衰也。

答:怎么、这么7.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答:联盟8.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

答:假使、假令9.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答:不能10.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答:由于11. 谨.庠序之教答:办好12. 望洋..向若而叹曰答:仰视的样子13.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答:稀少14.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答:显著15.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答:连,包括。

16. 不义不暱.,厚将崩。

答:不要和他亲热、亲昵17. 弃城而逆.遁。

答:退走18.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答:勉励19.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答:请20.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奏瑟2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答:按2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秋水》)答:这里是用着语气助词23.志乎古,必遗.乎今,整形诚乐而悲之。

(韩愈《答翊书》)答:弃2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答:普天25.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答:因而26.恺以(珊瑚树)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以后27.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自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卿。

”(义庆《石崇与王恺争豪》)答:不值得发怒28.袭人固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答:放肆(曹雪芹《宝玉挨打》)29.“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打扰30.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脱下,略动一动,宝玉便咬着呀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下来了。

(曹雪芹《宝玉挨打》)答:汉服的衬衣31.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柳永《八声甘州》)答:长期停留3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清照《声声慢》)答:怎么,怎样33.夜来幽梦..忽还乡。

(苏轼《江城子》)答:清冷的梦境34.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答:高楼上的栏杆3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全人家,古道亚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黄昏归巢的乌鸦36.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答:烤肉37.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关山月》)答:按节拍3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答:如此四、阅读理解(一)阅读《》中的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请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答:现在广大无私的时代已经消失,天下的一切都变为私有。

2.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答: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二)阅读《前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一段: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请回答:1. 作者是谁?苏轼2.作者是从哪三个角度描写箫声的?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箫声的音调之哀怨悲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运用通感手法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用对偶、夸手法写出了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答: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