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落叶松春季造林的具体时间应造林。
3、以下树种既可作防护林的树种又可作经济林的树种是。
4、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7、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8、是最耐干旱的。
9、K对策种比R对策种的繁殖速度。
1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11、在大兴安岭地区的水分条件比较充足,所以多采用整地。
12、在下列因子中,因子是林木生长发育的直接生态因子。
13、落叶松是树种。
14、是最不耐盐碱,而耐旱。
15、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
16、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17、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18、云杉比油松。
19、下列树种最不适合在干旱阳坡造林的是。
20、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21、混交多用于立地条件差的地方。
22、油松裸根苗在内蒙古的主要造林季节是。
23、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
24、落叶松是树种。
25、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有密切关系。
26、幼苗除草松土的年限,一般应进行到为止。
27、云杉比油松。
28、是最耐干旱的。
29、的树种,造林时密度小一些。
30、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
31、在有水土流失的干旱山地和黄土丘陵的陡坡应采用整地方法。
32、在华北石质山区,因子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再分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33、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要求,而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34、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其造林密度应首先根据来决定。
35、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时,应采用。
36、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
37、造林整地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整地。
38、油松植苗造林时最好采用为材料。
39、是最耐盐碱,也耐旱。
二、多项选择1、下列为高等植物的有。
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4、下列属于影响引种成功的环境条件的有。
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7、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8、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针叶树有。
9、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10、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11、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12、群落演替学说中影响力较大的两个顶极学说主要是。
13、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
14、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15、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16、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17、下列树种常作为经济林的树种有。
18、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19、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20、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21、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22、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23、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24、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25、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26、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括等步骤。
27、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28、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29、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可以采用。
30、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31、下列为高等植物有。
32、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直接生态因子。
33、生态金字塔类型一般有。
34、根据林相的不同,森林可以分为。
35、在确定杂交亲本时一般应考虑的问题有。
36、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D、考虑亲本杂交可配性的大小37、造林地立地条件划分方法主要有。
38、根据造林材料的不同,造林方法通常分为。
3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树有。
40、根据环境状况的不同我们把造林地划分为。
41、在造林六项基本技术措施中,以和来保证林木有良好生长环境。
42、内蒙古石质山地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4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主要有。
44、杨树和油松混交,最好采用。
45、下列造林地不宜进行整地的有。
46、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造林灌木树种。
47、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原始体植物,它包括。
48、在造林地诸环境因子中是林木生长的直接生态因子。
49、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混交类型。
50、茎的结构分为等三部分。
51、光合作用的四大要素包括。
52、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
53、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
54、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等三类。
55、旱生演替一般包括等阶段。
56、森林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等。
57、针叶树等开花结实过程长的用材树种,都采用爬上树去授粉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包58、括等步骤。
59、内蒙古地区造林的主要阔叶乔木有。
60、黄土丘陵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通常是。
61、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小时,可以采用。
62、下列树种中是我区重要的用材林树种。
三、判断题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区,其中个区又划分了亚区。
()2、两个树种的生态习性矛盾较大时,最好采用株间混交或行间混交。
()3、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纯林。
()4、植苗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落叶树落叶封冻前进行。
()6、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8、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9、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10、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
()1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12、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13、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林木出现高低不齐,粗细不匀的现象,称为林木分化。
()14、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15、营造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1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17、一般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宜密植,耐荫而初期生长慢的宜稀植;干形通直且自然整枝良好的宜密植。
()18、营造水土保持林多采用正方形配置。
()19、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三类。
()20、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21、双名法用两个拉丁词命名植物,第一个拉丁词为植物的属名,第二个拉丁词为此植物种名。
双命名的植物名称为“学名”,完整的学名末尾需要附定名人。
()22、培育速生用材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2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樟子松比油松耐寒。
()24、直播造林法是保证造林成功的最可靠方法。
()25、秋季植苗造林最好在土壤封冻后进行。
()26、花通常分为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部分。
()27、对于大多数树种,密度越大,林分平均直径越大。
()28、油松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29、在原来生长过森林的迹地上造林,称为人工造林()30、混交林中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
()31、种植点配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中三角形配置适合于营造水土保持林。
()32、土壤化学性质包括土壤pH值、养分、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附和交换、土壤胶体等。
()33、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土壤沿纬度或经度有规律的分布特性。
()34、根据树种对水分要求不同,可将树木分为旱生树种、湿生树种、中生树种。
()35、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包括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四部分。
()36、从整个生物圈看,根据贮存库的性质不同把物质循环分为气态循环和沉积循环两大类。
()37、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膜是细胞质外围的一层薄膜。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环绕着细胞核外围的胶体溶液。
细胞核一般呈圆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四部分组成。
()38、有丝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分裂方式。
()39、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40、年我国完成的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级,其中一级区(地区)个,二级区(林区)个,三级区(省级区)个。
()41、全国林业区划,共划分为个地区,个林区。
()42、培育防护林时最好营造混交林。
()43、大青山上造林整地多采用水平构或鱼鳞坑整地。
()44、柠条多采用播种的方法进行造林。
()45、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划分时通常采用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
()46、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不如对直径生长的作用大。
()47、生态系统中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生物量和能量都呈递减的趋势,一般生态效率小于或等于%,称为十分之一法则或%定律。
()48、杨树截干造林可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49、在原来没有生长过森林的土地上造林,称为人工更新。
()50、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
()51、封山封沙是我国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重要的途径。
()52、我国的林种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等大类。
()53、营造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这个目标上。
()54、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最大防护效益)。
()55、适地适树最主要的途径是选择,改造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56、营造薪炭林常常营造混交林。
()57、树皮属于分生组织。
()58、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起苗前要浇足水,起苗后也要认真保护苗木的根系。
()59、沙棘是有根瘤菌的树种,所以有较好的改良土壤的作用。
()60、全面整地是造林上常用的整地方式。
()61、茎尖、根尖属于分生组织。
()62、肉质果实成熟后变甜,是因为果实内的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
()63、油松和樟子松都是耐干旱瘠薄的树种,但油松比樟子松耐寒。
()64、油松在我区飞播尚未获得成功。
()65、在内蒙古干旱地区最好采用秋季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