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造林更新工试题含答案

造林更新工试题含答案

造林更新工试卷(理论卷1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可能有1至4个正确答案,选错一个不得分,少选一个正确答案扣1分)1、造林(更新)工是从事( abc )幼林抚育作业的工种。

A整地、B造林、C补植、D采伐。

2、按起源分,森林分为(ac)两大类。

A人工林、B集约林、C天然林、D天然次生林3、森林的三大效益是(ac d )。

A社会效益、B集体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

4、森林的生态效益有(abcd )等。

A保持水土,B涵养水源,C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

5、森林的经济效益分(ab )两大类。

A直接经济效益、B间接经济效益、C木材、D果药6、森林的社会效益有(abcd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等。

A旅游休养的最佳场所, B重要的教学基地,C科研基地, D文艺创作的源泉。

7、森林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abc )等。

A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所带来的损失减少,B绿地所带来的财富增值,C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D公园旅游收入。

8、选择造林树种时,应考虑经济建设对造林树种的要求,同时必须贯彻( d )的原则,还要考虑( abc ) 等问题.A树苗的来源是否充足、B造林技术、C造林成本、D适地适树。

9、确定造林树种的原则有(bcd )。

A适地适树、B造林目的、C、市场需求、D因树因地制宜10、用材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 )。

A速生性、B丰产性、C优质性、D早实性。

11、经济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产量高、质量好、B、用途广、价值大、C、生长快、收益早、D抗性强、收获期长。

12、防火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生长快、郁闭早B、常绿、根系发达C、含树脂少,不易燃烧D 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

13、薪炭林树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bcd )。

A、速生、生物量大;B、繁殖容易、萌蘖力强;C、可劈性好、D易燃、火旺14、我国林种的划分有用材林,(abd )和特用林。

A、薪炭林B、经济林C、丰产林D防护林。

15、用材林是以生产( ab )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竹林、疏林。

A、木材B、竹材C、燃料D水果。

16、在中国,组成用材林的优势树种为针叶树的有云杉、冷杉、华山松、樟子松、油松、云南松、(abc )等。

A、马尾松、B、落叶松、C、杉木、D泡桐。

17、在中国,组成用材林的优势树种为阔叶树的有樟木、水曲柳、女贞、栎类、桦木、桉树、泓森槐、(bcd )等。

A、柏木、B、杨树、C、拟赤杨、D楠木。

18、防火树种有海桐、夹竹桃、(ac )等。

A、木荷B、杉木C、法国冬青D樟树。

19、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 a )和造林地的(c )相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A、生物学特性B、速生特性C、立地条件D气候条件。

20、适地适树的标准是能顺利成活、能正常生长、(ad )。

A、稳定性较强B、生长特快C、死亡率高D不出现”小老树”。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有选乡土树种和(bcd )A、选进口树种B、选经济价值高的树种C、选有特殊性用途的珍贵树种D引入优良树种。

22、适地适树的途径(abd )。

A、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B、改树适地;C、良种壮苗D改地适树。

23、合理造林密度的意义有(abcd )。

A、可以促使幼林及早郁闭,B、保证林木产量高、质量好C、能增强森林的防护作用,D能降低造林成本。

24、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是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ab )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

A、林种、B、造林树种、C、立地条件、D气候条件。

25、确定造林密度时,喜光树种宜(a ),耐荫树种宜(b )。

A、稀B、密C、大、D小。

26、确定造林密度时,速生树种宜(a ),慢生树种宜(b );A、稀B、密C、大、D小。

27、确定造林密度时,干形通直树种宜(),干形弯曲树种宜();A、稀B、密C、大、D小。

28、确定造林密度时,分枝小、自然整枝良好的树种宜(),分枝大、自然整枝不好的树种宜();A、稀B、密C、大、D小。

29、确定造林密度时,树冠宽阔树种宜(a ),树冠狭窄树种宜( b )。

A、稀B、密C、大、D小。

30、确定造林密度时,根系庞大的树种宜(a ),根系紧凑的树种宜(b )。

A、稀B、密C、大、D小。

31、培育大径材时,造林密度宜(a ),或先密后稀;A、稀B、密C、大、D小。

32、培育中小径材造林密度宜( b )。

A、稀B、密C、大、D小。

33、果用经济林密度宜( a )。

A、稀B、密C、大、D小。

34、叶用经济林造林密度要求(b )。

A、稀B、密C、大、D小。

35、防护林造林密度宜(b )。

A、稀B、密C、大、D小。

36、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造林密度应(d );A、稀B、密C、大、D小。

37、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段,造林密度应(c );A、稀B、密C、大、D小。

38、降水较多的地方可适当(b )植,降水较少的地方应(a )植。

A、稀B、密C、大、D小。

39、在开展人工造林时,造林密度如何确定和所采用的栽培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栽培技术细致,林木生长速度快,不用( a )。

A、密植B、稀植C、大D小。

40、种植点配置是指种植点或播种点在造林地上的(ab )。

A、间距B、排列方式C、株距D行距。

41、种植点配置的意义:在造林及林木生长前期,对林木的光照、(ab )利用及中间关系有一定的影响。

A、水分、B、养分C、肥料、D微生物。

42、配置原则:考虑树种的(a ),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A、生物学特性B、阳光C、气候D山场条件。

43、造林种植点正方形配置时,(ab )相等,树冠发育均匀。

适用于平地或缓坡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

A、株距B、行距C、上下、D左右。

44、造林种植点长方形配置时,行距(c )株距,行内早郁闭。

山地上长方形配置时,种植行的方向应与等高线一致;风沙地区,行的方向应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所谓。

45、三角形配置又叫品字形配置,行距小于或株距,相邻的种植点相互错开;有利于树冠均匀发育和发挥防护作用,对光照的利用最充分,适合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最适合于平地和不进行间伐的(ab )和( d )等。

A、经济林,B、果树林,C、用材林,D园林绿化。

46、群状配置也称簇式配置,一般在(ab )营造、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造林时应用;迹地更新及低价值林分改造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防护林、B、风景林、C、经济林、D用材林。

47、吉安市乡土树种有杉木、油茶、樟树、(ac )等。

A、马尾松B、湿地松C木荷、D落叶松。

48、吉安市常用的防火树种有( d )。

A、云杉B井冈蜜柚C、杉木D木荷。

49、吉安常用的用材林树种有(ac )。

A、杉木B、油茶C、马尾松D杨梅。

5 0、江西省常用的果树有(abc )。

A、板栗B、桔柑C、蜜柚D苹果。

51、江西乡土树种中有以下(ab )针叶树。

A、杉树B、马尾松C、湿地松D樟树。

52、江西乡土树种中有以下(abd )阔叶树。

A、枫香B、木荷C、落叶松D樟树。

53、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ad )的数量。

以株(穴)/公顷表示。

A、栽植点B、植被C、留置树木D或播种穴。

54、吉安市最近几年大力推广的果树有(d )。

A、遂川金桔B、杨梅C、苹果D井冈蜜柚。

55、油茶为江西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 c ),居全国第二位。

A、广西B、福建C、湖南D湖北。

56、造林更新工(高级)应具备(acd )等知识水平。

A具备高中毕业或技校毕业文化知识水平。

B、专科以上毕业文化知识水平。

C、掌握造林学基本理论和《造林技术规程》。

D、掌握森林生态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态环境与造林(更新)作业的关系。

57、造林更新工(高级)技能要求包括(abcd )等。

A、根据造林(更新)规划设计(包括工程造林)组织实施,必要时还能配合设计人员补充、完善规划设计。

B、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

C 、能开展容器育苗造林。

D、组织树木引种驯化等科学试(实)验。

58、森林资源,包括(abc )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A、森林B、林木C、林地D农田。

5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森林,包括(a )和(b )。

A、乔木林B、竹林C、疏林D灌木林。

60、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abc )、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A、灌木林地、B、疏林地、C、采伐迹地、D菜园地。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30分)1、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优先留给经济价值较高、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

(对)2、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安排适应性较广的树种。

(对)3、适应性较广的树种仍不能种植的造林地,安排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对)4、同一树种经营目的不同时,应分配不同的造林地。

(对)5、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对)6、种植点的配置是指在一定造林密度的基础上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形式。

(对)7、密度对树冠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密度越大,平均冠幅越小。

密度较高的林分冠幅生长较早衰。

(对)8、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对)9、密度对胸径的作用随林龄而增加。

10、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与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有关,与冠幅、叶量的影响相一致。

(对)11、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与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有关,与冠幅、叶量的影响不一致。

(错)12、较耐阴的树种、侧枝粗壮、顶端优势弱的树种,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没促进高生长的作用。

(错)13、不同立地条件,特别是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可能使林木对密度有不同的反映,过稀时杂草的竞争作用使树木生长受阻,过密时树木之间对水分的竞争使树木生长更快。

(错)14、在湿润的地方密度对高生长作用很明显。

(错)15、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林木所处的密度范围。

喜光速生树种,高密度抑制高生长,但在造林初期,适当减小密度可以促进高生长。

(错)16、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作用,要比其他指标的影响作用小。

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很大。

(错)17、密度对材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树干上节疤多少(密度大,节疤大),其次是树干尖削度(密度大形数高,尖削度大)。

(错)18、造林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与对胸径生长的影响是完全一致的。

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错)19、培育大径材时,造林密度宜大,或先密后稀。

(错)20、果用经济林密度宜小;叶用经济林要求稀植。

(错)造林更新工试卷技能题(技能题100分)三、技能题(初级工、中级工1、2、3、4题;高级工1、2、3、5题,1、2、3题22分,4、5题3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