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已知乙酸中的氧都是18O,则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中含有18O的物质是()A.只有乙酸B.只有乙酸乙酯C.乙酸、乙酸乙酯、水D.乙酸乙酯、乙醇、水2.皮肤上若不慎沾有少量的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稀NaOH溶液洗B.用酒精洗C.用70℃热水洗D.冷水冲洗3.实验室中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为除去所得的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饱和碳酸钠溶液C.饱和NaOH溶液D.浓硫酸4.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B.醛的官能团是—COHC.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2n O的通式D.甲醛、乙醛、丙醛均无同分异构体5.下列对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B.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需要消耗8 mol NaOHC.与稀硫酸共热时,生成两种有机物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6.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浅红色B.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C.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用水洗涤D.向少量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7.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图结构的化合物,现有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的是()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9.下列物质以任意比混合,只要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变的是()A.乙醛和乙酸乙酯B.甲酸和乙酸C.甲醛和乙醛D.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10.某同学在做苯酚的性质实验时,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结果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他思考了一下,又继续在反应混合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他发现()A.溶液中仍无沉淀B.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D.溶液呈橙色11.实验室中用乙酸和乙醇制备乙酸乙酯,为除去所得的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饱和碳酸钠溶液C.饱和NaOH溶液D.浓硫酸12.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3.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A.丙醛B.乙醛C.丁醛D.甲醛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乙酸和乙酸乙酯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一定条件下,苯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15.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A. H2B. CH3CH2OH(气)C. CO2D. CO和H2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共55分)16.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图甲的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加热回流一段时间,然后换成图乙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冷凝水从(a或b)进,图乙中B装置的名称为;(2)图甲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沸石,目的是;(3)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则试剂a是,分离方法I是,分离方法II是,产物E是。

17.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中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正确操作是;(2)若实验中用含18O的乙醇与乙酸作用,该反应得化学方程式是:;(3)步骤③中,要用小火加热,其原因是;(4)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6)为充分利用反应物,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图中甲、乙两个装置(乙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提取烧瓶中的产物),你认为合理的是。

18.已知下列数据:如图a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1)当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到较多液体时,停止加热,取下小试管B,充分振荡,静置.振荡前后的实验现象(填选项)。

A.上层液体变薄 B.下层液体红色变浅或变为无色 C.有气体产生 D.有果香味(2)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乙酸的混合物,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分离(图b):①试剂1最好选用;②操作1是,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③试剂2最好选用;④操作2是;⑤操作3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为图(图c)中(填a、b、c、d)所示,在该操作中,除蒸馏烧瓶、温度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收集乙酸的适宜温度是。

19.关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即酯化反应的实质问题,争议较多。

科学家们认为乙酸与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有下列两种途径:途径Ⅰ:途径Ⅱ:根据课本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结论说明什么情况下反应按途径Ⅰ进行,什么情况下反应按途径Ⅱ进行。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18O18OH+H16OCH2CH3CH3C18O16OCH2CH3+H218O;根据反应分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含有18O的物质有CH3C18O18OH、CH3C18O16OCH2CH3、H218O三种物质,故选C。

2.【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会腐蚀皮肤,故A错误;B.苯酚不溶于水,但易溶在酒精中,可以用酒精洗去,故B正确;C.温度过高,会烫伤皮肤,故C错误;D.苯酚不溶于水,难易除去沾有的苯酚,故D错误。

3.【答案】B【解析】A、饱和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中和乙酸,故A错误;B、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乙酸,通过降低了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B正确;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故C错误;D、浓硫酸呈酸性,不能中和乙酸,故D错误。

4.【答案】C【解析】甲基跟醛基相连构成乙醛,醛的官能团是—CHO;甲醛、乙醛无同分异构体,而丙醛的同分异构体为丙酮。

5.【答案】C【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A项正确;该有机物中含5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另外还有1个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又生成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1 mol该有机物可中和8 mol NaOH,B项正确;与稀硫酸共热时,该有机物分解,生成的是同一种物质,C项错误;由题中结构简式可得到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D 项正确。

6.【答案】D【解析】A.苯酚酸性太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浅红色,故A错误;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焰色反应,溶液变成紫色,没有生成沉淀,故B错误;C.苯酚难溶于水,应用酒精洗涤,故C错误;D.苯酚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不溶于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D正确。

7.【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CHO两种官能团,试剂①和②均能与上述两种官能团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而试剂③④只与—CHO发生反应,不与碳碳双键发生反应。

8.【答案】D【解析】要确定有机物是否为羧酸,关键看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羧基。

9.【答案】A【解析】题中信息为混合物总质量一定时,完全燃烧后生成CO2的质量也不变,说明几种物质中碳元素含量相同,乙醛与乙酸乙酯实验式相同,含碳量相同。

10.【答案】A【解析】将少量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由于苯酚和稀溴水之间混合没有现象,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色的苯酚钠溶液,然后氢氧化钠和溴水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的无色水溶液,仍然没有现象。

11.【答案】B【解析】A、饱和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中和乙酸,故A错误;B、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中和乙酸,通过降低了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故B正确;C、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故C错误;D、浓硫酸呈酸性,不能中和乙酸,故D错误。

12.【答案】B【解析】A、乙酸属于一元羧酸,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A正确;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只有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则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而苯中的化学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殊的化学键,故D正确。

13.【答案】A【解析】n(Ag)==0.2mol,醛基和银的关系﹣CHO~2Ag,则n(﹣CHO)=0.1mol,即饱和一元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点燃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H2O)==0.3mol,所以氢原子数目为6,分子式为:C3H6O,为丙醛,故选A。

14.【答案】D【解析】A、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烃由碳、氢元素组成,则烃属于碳氢化合物,故A 正确;B、乙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C、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故C正确;D、一定条件下,苯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苯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

15.【答案】B【解析】图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a处放的是氧化铜,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金属铜生成,b处是硫酸铜白色粉末,b处变蓝是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c处得到液体是易液化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会变为液体,所以X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易液化的气体,A.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H2+CuO Cu+H2O生成铜和水,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但c处得不到液体,故A错误;B.乙醇和氧化铜反应CH3CH2OH+CuO CH3CHO+Cu+H2O,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乙醛的沸点20.8度,所以c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得到液体是易液化的乙醛,符合题意,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a处不会有红棕色物质生成,故C错误;D.CO和H2都能和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低温下容易变固体,所以c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得不到液体,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