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麦肯锡-战略财务管理体系

麦肯锡-战略财务管理体系


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
• 将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与一线
工作小组和雇员的日常运作活 动联系起来
• 指导战略,资源配置及经营运
作的决策
• 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和针对公司
管理者及各工作单位的透明的 业绩评估方法
• 推动公司业绩的迅速发展
价值管理将股东与管理者及一线工作小组 联系起来
经营价值驱动 因素,例如 • 生产周期时间 驱动因素 • 销售收入 • 单位成本 • 废品率 • 劳动生产率
我们是否 达到预定 的质量 标准
我们是否正在实现 内部设定的标准
价值管理在公司各层级均可奏效
组织单位 公司总部 角色 • 设计公司战略以使整个公司价值最大化 • 评估企业投资/资产剥离的决策(如:合并、收购及 资产出售等)
经营单位总 经理
• 量化并比较不同经营单位战略方案的价值 • 分析并决定最好的战略方案
优秀的核心 经营程序
严格的内 控程序
今天将讨论的内容围绕财务管理,分别归属于 不同的层次
说明
• 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战略思想
清晰的 远景目标 及战略
• 条理清晰的财务组织模式
合理的组织结 构及决策体系
有效的管理程序
• 指导业务单元发展方向的规划程序 • 指导业务单元日常经营活动的经营预算计划程序 • 建立业绩至上企业文化的人才考核激励程序 • 保证交易安全的客户资信管理程序 • 保证资金安全和被有效利用的资金管理程序
经营单位 经济利润 (EP)
长期加总
折现现金 流量值
股东价值
公司各级 用来制订 目标和衡 量业绩
用于衡量各 业务的短期 总体效益
评估、比较 战略:用于 衡量/权衡 长期性项目
评估股价增 长及股息支 付(RTS)
公司/企业的市场价值
折现现金流量 定义: 从投资者的角度, 根据资本市场信息 或企业内部信息, 对某一个企业今后 的经营业绩,用折 现现金流量的方法 所做的综合判断
• 指引公司发展方向,指导下属业务单元经营发展及
有效的管理程序
促进业务单元业绩改善的战略规划及经营预算计划 程序 • 确保所需管理资源及后备力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完 善的激励机制
优秀的核心 经营程序
严格的内 控程序
• 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专业技能及程序 • 确保公司经营安全,规避风险的内控程序
今天将讨论的内容围绕财务管理,分别归属于不同的层次
投资资本回报
20% -

投资资本
Y100
差幅
5% 经营单位3 经营单位2 经营单位1
债务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 成本 15% X
经营单位3 经营单位2 经营单位1
+ 股权成本
12%
经济利润
Y5
18%
营运资本
Y20
投资资本
Y100
+ 固定资产
Y80
经济利润与折现现金流量相辅相成
经济利润 • 与价值管理的框架相一致 • 未来全部经济利润的现值与折现现金流量值相等 • 年度总体业务绩效的衡量手段,并且是具有激励性的经 营方案的潜在基础 • 受一系列经营运作中的价值驱动因素的影响
股权成本 百分比
15% 15 15
530
权重=15%
33% 33%
资料来源:年度报告;麦肯锡分析
尽管仍有缺陷,以价值为基础的衡量方 法是更好的管理工具
衡量标准 • 资产回报率(ROA) • 投资资本回报 (ROIC) • 差幅* • 经济利润 优点 • 注重资本集中度 • 容易计算 • 有效的管理工具 缺点 • 忽略了资本投资者所期待 的回报(WACC) • 难以对风险不同的行业进 行比较 • 只能衡量一年的情况,不 能反映多年的现金流量
资料来源:年度报告
该集团实际上在破坏价值
投资资本回报 百分比 差幅 百分比 4.3 10% 6.6 债务成本 百分比 4%
5.0

4
经济利润 人民币亿元 9.9 X -5.3 12.0
-2.6
-1.0
资本成本 百分比 7.6 5.7%
权重=85% 7.6
67% 67%
投资资本 人民币亿元 461 230
企业
>

物质方面 的投资 生产 营销 销售 回报 • 收入 • 现金流量 最高管理层
资本
研究 开发
资本投资者 • 股东 • 债权人
回报 • 利息支付 • 股息支付 • 股票价格 上涨
该集团的投资资本回报较低
利、税前利润 人民币亿元
43
税后营业净利润 人民币亿元 35 23 23 25 29 税项 人民币亿元 6 2
优秀的核心 经营程序
严格的内 控程序
观点
为什么关注价值?
中国的公司必须转向价值创造的心态, 从而吸引并有效地配置资本
什么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
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 工具,它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 深入到公司一线员工中去
该观念如何用于中国?
中国企业无论拥有怎样的所有制结构, 无论是否是上市公司,都可以逐步设计 并引入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
各网点
各层级的业绩指标举例:一家欧洲领先银 行的零售“微市场”管理
战略议题/目标 关键管理问题 微市场活动是否盈利 微市场 运作是否 有盈利 资产负债中的数字是否 在按计划增长 我们是否在减少客户间的 交叉补贴 我们是否 在微市场 中建立可 持久发展 的业务 微市场 运作 是否 有效率 我们是否正在实现足够的 市场渗透率 相应管理信息 收入和支出 成本/收入比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 资本/负债增长 毛利率分析 各客户群盈利能力情况 根据数量和价值的总体市场分析 交叉销售对比 客户盈亏分析 竞争对手活动分析 包括增 长趋势 实际与预 算之比
折现现金 流量
• 与价值管理的框架相一致 • 接近股东价值 • 用于企业价值评估、战略决择以及长期性的*投资决策
* 或任何单独一个时期
关键业绩指标将一线工作小组与经营单位的 经济利润即价值联系起来
关键业绩指标
财务业绩衡量标准 • 销售队伍生产率
• 设备利用率 • 生产周期时间 • 交货成本/时间 • 应收/应付款变化 • 产出率 股本成本 债务成本 资本结构 营运资本 固定资产 其它净资产 投资资本 加权平均资 本成本率 经营单 位经济 利润 经营利润 资本利用率 投资资本 回报率
说明
• 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战略思想
清晰的 远景目标 及战略
• 条理清晰的财务组织模式
合理的组织结 构及决策体系
有效的管理程序
• 指导业务单元发展方向的规划程序 • 指导业务单元日常经营活动的经营预算计划程序 • 建立业绩至上企业文化的人才考核激励程序 • 保证交易安全的客户资信管理程序 • 保证资金安全和被有效利用的资金管理程序
185 138 101
17 18
净利润 人民币亿元
年递增率 =26%
27
1993
1994
1995
1993
1994
1995
资料来源:年度报告

然而,传统的企业业绩衡量方法并不完善
缺陷 • 不能提供财务业绩方面的信息 • 可能会产生误导;在亏损的情况下增加产量和市 场份额反而会破坏价值
衡量标准 • 产量 • 市场份额
销售收入 人民币亿元 185 138 101
投资资本回报
百分比
10% 5.0 6.6
8
经营成本 人民币亿元 142 109 76
营运资本 人民币亿元 16 2 + -2 固定资产和其它 营业资产 人民币亿元 463 514 228
1993 1994 1995 投资资本 人民币亿元
461 530
230
微市场 运作 是否 增创了 持久的 价值
我们的销售流程是否在 增创价值
客户如何使用分销系统 我们是否在有效率地运作 客户是否对银行的服务 水平感到满意
销售管理层的总结汇报(个人和业务) 本地营销方案的有效性
各网点成本情况 各网点的业务量(包括ATM机) 销售效率总结 资源效率总结 零售业务销售质量信息总结 业务质量信息总结 柜台人员服务质量信息总结 各网点的排队时间分布 ATM机的可获取程度 误差率
员工争取的重点潜在客户的数量(结合销售信息)
各分行 是否 以较低 的成本 提供 有效 的服务
根据预算的可控成本 各网点 平均所持现金 现金回流的频率 现金短缺程度和”误差“ 客户收益和损失 客户满意度的衡量标准 平均、最大的排队次数和时间
是否达 到了 业绩标准
对信件、电话等的反应时间 误差率
长期数据保存的质量
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流动
企业 工业
愿意提供资本为公司成长融资
并创造就业机会
金融
但期望获得高于投资成本或 大于其它投资机会的回报 服务业
资本提供者 • 股东 –国家,省级 或地方政府 –雇员 –机构 –私人投资者 • 债权人 –银行 –机构
中国某集团似乎在创造价值
销售收入 人民币亿元 年递增率 =35%
• 单位产品成本
• 劳动生产率 • 废品率
各层级的业绩指标举例:一家欧洲领先银行 的分行零售业务
战略议题/目标 关键管理问题 员工是否在富有 成效地工作 分行的 人员编制 是否有效 长期雇员成本 是否在控制中 支持性员工是否争取 了足够的重点潜在客户 分行成本是否 在预算之内 我们是否 在有效率 地使用 资源 是否最大程度地 优化了现金平衡 我们是否在 控制“运作”亏损 是否保持了 客户服务标准 分行是否在积极地 达到标准 相应管理信息 预估业务量和人员需求量(各项职能) 预估量和实际人员数量的对比 将实际的小时数分解为全职、兼职、随叫随到和加班 使用的员工为所需员工的% 每笔业务的人工费成本 网点中 的各工 作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