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州数码防火墙讲解PPT-7-网络地址转换
神州数码防火墙讲解PPT-7-网络地址转换
ethernet 0/1 IP: 202.1.1.1 Untrust
IP包1应答报文 源IP:202.1.1.2 IP:202.1.1.1 目的
Server IP: 202.1.1.2
NAT转换过程(DNAT)
IP包1 源IP:202.1.1.2 IP:10.1.1.2 目的
IP包1 源IP:202.1.1.2 IP:202.1.1.1 目的
dynamicip
dynamicport 即PAT。多个源地址将被转换成指定IP地址条目中的一个 地址。如果不使用sticky,地址条目中的第一个地址将会 首先被使用,当第一个地址的端口资源被用尽,第二个地 址将会被使用。如果使用了sticky,每一个源IP产生的所 有会话将被映射到同一个固定的IP地址。
配置目的NAT(WebUI)
防火墙>NAT>目的NAT NAT规则基于VRouter创建并生效
→ → → →
访问发起IP 目的虚拟IP 访问服务
服务器真实ip
配置DNAT(CLI)
在NAT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
dnatrule [id id] [before id | after id | top] from src-address to dst-address [service service-name] trans-to trans-to-address [port port] [load-balance [ping-track]] [log]
ethernet 0/0
10.1.1.1
Trust
ethernet 0/1 IP: 202.1.1.1 Untrust
PC IP: 202.1.1. 2
Server
10.1.1.2 服务器 应答报文 源IP: 10 .1.1.2 IP: 目的 202.1.1.2 IP包1应答报文 源IP:202.1.1.1 IP:202.1.1.2 目的
议程:网络地址转换
• NAT的概念 • 源NAT • 目的NAT
NAT匹配顺序与相关策略
NAT规则
• NAT分为源NAT和目的NAT,源NAT由多条源NAT规则组成目 的NAT由多条目的NAT规则组成。当定义多条NAT规则时需 要根据需求移动NAT规则位置。 • NAT规则匹配顺序 每一条NAT都有唯一一个ID号。流量进入防火墙时,防火 墙对NAT规则进行顺序查找,然后按照查找到的相匹配的 第一条规则对流量的源IP做NAT转换。但是,ID的大小顺序 并不是规则匹配顺序。使用show snat/dnat命令列出的规 则顺序才是规则匹配顺序。用户可以移动已有的NAT规则 从而改变规则的排列顺序。
NAT转换过程(SNAT)
IP包1 源IP:10.1.1.2 IP:202.1.1.2 目的
IP包1 源IP:202.1.1.1 IP:202.1.1.2 目的
ethernet 0/0 IP: 10.1.1.1 Trust PC IP: 10.1.1.2 IP包1应答报文 源IP:202.1.1.2 IP:10.1AT
目的NAT
• NAT匹配顺序及相关策略
目的NAT
• DNAT(目的NAT规则)
转换目的IP地址,通常是将受防火墙保护的内部服务器(如WWW服 务器或者SMTP服务器)的IP地址转换成公网IP地址。 主要应用:通过IP映射或者端口映射对外发布服务器 根据工作模式分为以下两种: · VIP(端口映射) -该模式为一对多的映射,将公网某一IP的不同端口,映射到内网不 同IP的不同端口,解决公网IP有限时多个服务器需对外发布的需求 · MIP(IP映射) -该模式为一对一的映射,端口一一对应不做转换,通常用于公网IP 足够时服务器的对外发布。
调整NAT规则
• 通过WebUI调整NAT规则位置,在NAT规则编辑页面:
•
编辑NAT规则顺序
• 调整规则的排列顺序,在NAT配置模式下使用以命令:
snatrule move id {before id | after id| top | bottom} dnatrule move id {before id | after id| top | bottom}
议程:网络地址转换
• NAT的概念
源NAT
• 目的NAT • NAT匹配顺序及相关策略
源NAT
• SNAT(源NAT) 转换源IP地址,从而隐藏内部IP地址或者分享IP有限的IP地 址。根据工作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模式 static 描述 静态源NAT转换即一对一的转换。该模式要求被转换到的 地址条目(trans-to-address)包含的IP地址数与流 量的源地址的地址条目(src-address)包含的IP地址 数相同。 动态源NAT转换即多对多的转换。该模式将源地址转换到 指定的IP地址。每一个源地址会被映射到一个唯一的IP地 址做转换,直到指定地址全部被占用。
• 删除规则,在NAT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
no snatrule id id
no dnatrule id id
配置访问策略(WebUI)
防火墙>策略
•
→
服务器对应公网地址
检查NAT配置
• 显示NAT配置信息: show snat [id] show snat rescource show dnat [id]
配置源NAT(WebUI)
防火墙>NAT>源NAT NAT规则基于VRouter创建并生效
配置源NAT(CLI)
• 在NAT配置模式下,使用以下命令:
snatrule [id id] [before id | after id | top] from src-address to dst-address [eif egress-interface] trans-to {addressbook trans-to-address | eif-ip} mode {static | dynamicip | dynamicport [sticky]} [log] – id id – 为SNAT规则指定ID号。 – before id | after id | top – 指定规则所在的位置 – from src-address to dst-address [eif egress-interface] – 指定该规则中 流量应符合的条件。 – eif egress-interface - 指定流量的出接口。 – addressbook trans-to-address | eif-ip – 指定NAT转换地址。mode {static | dynamicip | dynamicport [sticky]} – 指定转换模式。DCFOS 支持三种转换模式:static、dynamicip和dynamicport。
网络地址转换
章节目标
• 通过完成此章节课程,您将可以:
- 熟悉多种NAT应用的环境 - 掌握源NAT的配置及应用 - 掌握目的NAT的配置应用 - 掌握NAT与相关策略的配置
议程:网络地址转换
NAT的概念
• 源NAT • 目的NAT • NAT匹配顺序及相关策略
议程:网络地址转换
• 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简称为NAT 是将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当IP数 据包通过路由器或者防火墙时,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会把IP 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或者目的IP地址进行转换。在实际应 用中,NAT主要用于私有网络访问外部网络或外部网络访 问私有网络的情况。 • RFC1918规定的三类私有地址如下: A类:10.0.0.0 - 10.255.255.255(10.0.0.0/8) B类:172.16.0.0 - 172.31.255.255(172.16.0.0/12) C类:192.168.0.0 - 192.168.255.255(192.168.0.0/16)
小结
※ 在本章中讲述了以下内容: • NAT的分类 • 源NAT和目的NAT的应用
问题
• 1、通常配置内网用户上网采用哪种NAT方式? • 2、基于端口的DNAT有何优势? • 3、对外发布服务器时,访问策略目的IP如何配置?
THANKS!